专栏名称: 互联网新鲜事
聚焦互联网最潮资讯、爆料秘闻、深度干货,有种、有料、有视角的互联网原创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2024年汽车整车出口640.7万辆#, ... ·  9 小时前  
电脑吧评测室  ·  【2025年2月】2月装机走向与推荐(市场分 ... ·  昨天  
电脑吧评测室  ·  【2025年2月】2月装机走向与推荐(市场分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新鲜事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高颜值高智商、17岁出书、25岁造计算机,全世界程序员都奉她为女神!

互联网新鲜事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8-08 20:06

正文

最热乎的都在这儿




近日,一份关于“编程行业男女有别”的文件,在硅谷科技巨头谷歌公司内部流传。


这份由一位不知名的男性软件工程师撰写的约3300字、题为“谷歌的意识形态回音室”(Google’s Ideological Echo Chamber)的文件显示:


男女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决定了在编程上女性的效率要低于男性,并认为公司不应该积极地去提高员工的多样性。

讲真,

看到这样的新闻,

鲜姐有句粗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性别歧视的都是辣鸡。。。



而且这位满嘴跑火车的家伙,

可能不知道,

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就是个女人!



鲜姐找了一大圈,

好不容易才发现这位祖师娘的照片,

毕竟她出生距今已经有200多年了,

在那个久远的年代,

相机和自拍还没有流行。

不过这个颜值绝对是女神级的,

而且她的故事更是无比精彩。

她的名字叫做——

艾达·洛夫莱斯



她出身名门贵族,

原本有一个很诗意的姓氏——拜伦,

没错,

她就是英国著名诗人,

拜伦的亲生女儿。



不过她爹在文坛里叱咤风云,

艾达却并没有继承到他的文艺细胞,

而是拥有了另一重身份:

程序员的祖师娘!

那么她是怎么摘走这个头衔的,

一起来扒一扒~~



1815年拜伦的宝贝千金出生,

这是他唯一一个婚生子女,

因为拜伦是个浪子,

私生子女给早已经满地跑了。。。

为了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拜伦亲自给她取名为奥古斯塔,

与古罗马伟大皇帝重名,

并昵称其为艾达(Ada)。



然而出身显赫的艾达,

却并没有快乐的童年,

出生一个月自己的父母离异,

她跟着母亲回到了老家,

父亲也离开了居住的庄园,

艾达成了母亲发泄对父亲恨意的对象,

8岁的时候父亲病故她毫不知情,

14岁那年,

又因为身患麻疹而半身不遂。

直到20岁生日的时候,

艾达才第一次见到父亲拜伦的画像。



不过在这样凄惨环境中长大的她,

并没有并没有怨天尤人,

而是在生病时苦心专研数学理论,

而且因为害怕女儿走上拜伦的老路,

艾达的母亲可谓费尽心思,

当艾达展现出危险的诗人倾向后,

母亲就命令她远离诗歌和文学,

并强迫她接受数学和逻辑学习。

开发出了强大的数理能力!



不过有些叛逆的她,

并未完全放弃诗人的理想,

有一封信写给母亲的信里她倔强的写道:

“就算你不能给我诗,

我也可以学习到诗一样的科学。”

就这样虽然身有不便,

但并未阻挡到她想要飞翔的心。

例如在埃达12岁的这年,

她开始思考人怎么样可以飞起来。

为了开发飞行器,

她先是着手研究如何构建一双翅膀:

她通过观察鸟类的解剖图,

以确定机翼和机身之间的正确比例。

然后她又考察了不同的机翼材质:

纸张、丝绸、麻线,甚至是羽毛。

她还在飞行器上加装了指南针,

最后她甚至考虑和蒸汽结合实现飞行!



然而母亲严厉的斥责她是在空想!

最终埃达只能放下了对飞行的执念,

回归到了数学的学习中去。

不过,

她将研究发现整理成《飞行学》一书。

这也成了有关人类飞行器历史,

最早期的研究资料。



这一年,

这位理工天才少女,

才刚满17岁!

也是在这一年,

母亲安排她见到了人生中的理论导师,

——玛丽·萨默维尔

19世纪时一位著名的女性工程师

数学家以及逻辑学家。

玛丽对这位聪明绝顶的学生极其满意,

将她当做自己女儿一般对待。

她们无所不谈,

在她的熏陶之下,

数学的思想影响了艾达整个人生。

也正是在此时,

艾达迸发出了对于机械工程的热情,

开始研究当时各种精密机器,

在一次与玛丽老师的聊天中,

艾达第一次听说了

巴贝奇与他的“差分机”。


1833年6月,

在一次展览上

艾达第一次见到了查尔斯·巴贝奇,

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机械工程师,

也第一次见到了他的天才发明

——差分机。



这体型庞大的神奇机器,

重四吨,以蒸汽为动力,

驱动着25000多个齿轮组成的精密系统,

并利用齿轮间的啮合、旋转、平移

等方式进行数字运算。

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旨意,

自动处理不同函数的计算过程。

也是人类最早期的计算机。



初次见到差分机,

艾达就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

这种匪夷所思的东西是个笑话,

但埃达真切感觉到这个机器的伟大之处。

两周后,

她和母亲一起拜访了巴贝奇的工作室。

亲眼见到差分机那一刻,

她被它的工作原理深深吸引,

也对分析机的设计产生极大兴趣。

尽管巴贝奇不愿承认,

但全世界唯一能理解他的创造的人,

确实只有眼前这个小女孩。

从此他们成为了莫逆之交,

他们的友谊因此延续了18年。

后来巴贝奇称她为“数字的附魔师”!



两人熟识之后,

艾达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跟巴贝奇一起,

设计一台更先进的分析机!

不过彼时的艾达已经为人母,

但是她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在孩子身上,

惹来了不少非议,

好在1840年,

她25岁的时候,

第三个人理解了她和巴贝奇的研究工作

数学家——闵那布利

艾达主动将他们几个人

关于分析机的谈话翻译成英文

里面还加入了自己的很多新见解

将只有245页的原稿

翻译成了542页的著作!

据说当时数学家法拉第看到她起草的论文,

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文中不仅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重要性,

还预见了分析机的未来:

可以绘画、纺织、演奏音乐等。

正是这次“翻译”让巴贝奇深受鼓舞,

还接受了艾达的建议,

将分析机从十进制改成二进制。

艾达还为分析机编出了程序,

包括了三角函数、级数相乘、

伯努利数计算的程序等,

这些都只需要用打孔卡片便能实现。

这段程序被公认为,

世界上第一段计算机程序,

而她也当之无愧成了码农之母!

直到今天,

一些顶级程序猿还把她奉为女神。



不过红颜薄命,

或许是从小活的太压抑,

或者是遗传了自己的父亲,

艾达后来染上了一些恶习,

酗酒、吸毒、赌马,

最终她患了子宫癌,

仅36岁就不幸离世,

与她父亲拜伦同岁。

哈克诺圣玛丽亚·抹大拉教堂,

根据她的遗愿,

她被安葬在哈克诺圣玛丽亚·抹大拉教堂,

与父亲一起长眠。


直到100年后,

人们才发现她的翻译笔记,


她曾预言:


“这种新式机器,在进一步发展后,未来可以用来排版、编曲,或是各种更复杂的用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