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每日1悟】孔子的“失信”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9-05-29 07:08

正文

【每日1悟】


每日1悟

《论语·颜渊》中有这么一句话:

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这句话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由来。

但是就是教育我们言而有信的孔子,自己却公然失信于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的时候,在陈国生活了三年,孔子和弟子也没什么作为,恰逢当时晋魏两国相争,经常攻打陈国。于是孔子带领弟子们离开了陈国,前往卫国。


但是到达卫国蒲地的时候,不巧卫国当地发生了叛乱,卫国的逃亡大臣害怕孔子去卫国威胁自己的权利,于是下令不准孔子入城。叛军们只知道孔子的大名,不知道长什么样。为了摆脱叛军的纠缠,孔子一行人只好向天发誓不去卫国。
可就是在刚离开蒲地,孔子马上命令弟子直奔卫国首都帝丘。弟子子贡就问:“盟约难道可以撕毁吗?”孔子脸上一点羞愧的样子都没有,笑嘻嘻地说:“我是被逼着宣誓的,那些话我都不信,神怎么可能信呢?”说完一行人就奔着卫国去了。

其实孔子的行为并不是失信而是一种变通。

这就好比一个歹徒拿刀架在了你的脖子上,要你做什么事,你都会答应,但是你心里并不愿意。

而遵守诺言的真正定义应该是你心甘情愿地答应对方的要求,并努力完成。


一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