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档,被《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彻底“点燃”了。
仅上映4天,截至发稿,《哪吒2》的票房就达到21亿。据猫眼的最新预测,它的最终票房能达到67亿,超过五年前《哪吒1》创造的50亿票房成绩。
我们从官方海量的物料信息中抽丝剥茧,发现了这15个让“哪吒”爆红的细节,与你分享(以下内容有剧透)。
01.
整部电影花费五年多的时间打磨,总共一千九百多个特效镜头、一万多个特效元素、角色数量达到第一部的3倍……震撼人心的特效场景背后,是《哪吒2》带领国产动画电影工业化再上一个台阶的证明。
02.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导演饺子带着4000多名制作人员死磕到底,仅一个铁锁链的特效镜头就花费大量的时间。
这个铁锁链镜头是电影的重头戏之一,导演饺子希望成千上万的妖族在交战时,他们身上的锁链随之甩动,不仅要乱中有序,还要具有摇曳的美感。
所有的特效人员都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任务,他们不得不集中在一起,解决质感、数量、穿帮的问题,耗时1年多才完成这个镜头。
03.
在影片最后的“洪流大战”里,人物数量多达2亿,而这个镜头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
因为饺子希望这场大战能呈现三维立体的效果,人物要冲击到一起,“类似于两个鸟群的战斗”。
细心的观众还能在洪流中看到红色的血雾,可以说是用凡人的想象力来呈现“神仙打架”。
04.
电影中的“穿心咒”源自哪吒“削肉剔骨”的神话传说情节,导演希望这惨烈的一幕能体现出哪吒挣脱枷锁的意境。
为了让撕裂更真实,让观众一眼就能感受到哪吒的疼痛,制作团队选择用上千根刺扎在人物身上。
当撕裂时,每根刺的轨迹都不一样,撕裂后的碎肉达到600多块,每块碎肉都需要单独制作动画。最终影片呈现的10秒镜头,背后亦是长达一年的制作。
05.
影片中有一场人与妖大战的戏,看似随便画的背景板小兵在“划水”,实则是在和鲨鱼怪僵持对峙,而这些小兵又为核心人物殷夫人的出场作了铺垫,每一处细节都环环相扣。
06.
在海底妖族大军出场时,章鱼怪、鲨鱼怪因为身份是将军,制作团队结合他们各自的生物特点,制作了不同的华丽铠甲。
但因为在海底炼狱被囚禁多年,所以铠甲上的鳞片也锈迹斑斑,布料也破破烂烂。
如果放大主角之一的敖丙图片,你甚至还能看到他的衣服上有整齐的缝纫线。对人物造型设计的考究足以可见制作团队的诚意。
07.
《哪吒2》中,呆萌可爱的新角色土拨鼠出场,特效组制作了上千只土拨鼠,每一只都形色各异,就连毛发都清晰可见。
08.
制作团队将中式美学贯彻到底,最突出的就是处处可见的中式传统撞色。
例如哪吒和无量仙翁在玉虚宝库中,用了帝释青和朱砂红的撞色;哪吒“考编”闯关前去捉拿申公豹父亲申正道时的镜头,就用了天青和波绿的撞色;还有哪吒在莲花中重塑肉身时,用了桃夭和琥珀黄的撞色等等。
09.
电影结束后,片尾列出了许多的国内特效制作公司。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在制作《哪吒2》时,他们曾寄希望于找一些国际特效团队来帮助完成重点镜头,但外包出去之后才发现,效果并不理想。
哪怕是一些国外顶级的视效制作团队,也可能是通过一些三流的人员来完成项目。所以导演最后决定还是把这些镜头收回来,请国内的团队用心打磨,最后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10.
在电影制作的五年时间里,哪吒一直在和各大国产动画电影联动,包括《姜子牙》《大圣归来》等影片。对此网友调侃称,“原来哪吒五年里有在好好打工”。
11.
谈及《哪吒3》的计划,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从事动画事业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为了赚快钱。所以《哪吒3》不会为了赶时间而降低质量。”他坦言,自己从未给作品设定严格的时间节点,“重要的是把故事讲好,把画面做到极致。”
12.
在人物形象上,《哪吒2》中的“大哪吒”也进行了升级,因为他的戏份变多,对表情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于是制作团队重新设计,升级了人物的脸型五官。
13.
在《哪吒1》中,申公豹有句台词——“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到了《哪吒2》中,有不少观众看到申公豹弟弟惨死的一幕时,误以为是申公豹屠杀了整个陈塘关的百姓。有网友评论称:这一刻和五年前的那句台词完美闭环了。
14.
相比第一部,《哪吒2》的主题立意也要更加深刻:
《哪吒1》是强调反抗魔丸的宿命,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最经典的就是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台词;
《哪吒2》反抗的是不公的世界规则以及地位等级体系。这个体系把仙、妖、魔、人分为三六九等,仙有着最高地位,制定着世界的规则。哪吒一开始也服从于这套规则,直到仙族屠城、杀戮的真面目暴露,哪吒摆脱束缚后涅槃觉醒,并试图去改变这一切,与海底的龙族和妖族奋起反抗。
15.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海底炼狱镇压百万妖兽的锁妖柱(镇妖柱),已经初现定海神针(金箍棒)的形状,就连战斗力极强的龙族也被它束缚。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哪吒与孙悟空的跨时空联动,中国神话宇宙将再次延展开来。
编辑 | 十一 主编 | 孙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