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先讲一个「软件赚钱」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软件是由代码组成的
而这些代码就像一个做菜秘方
“远古”时代,计算机刚出生
家家户户在家做饭
邻里之间关系融洽,心无芥蒂
各家做菜的秘方(
源代码
)都是自由公开的
此时的世界,一片纯洁
后来,一些精明的生意人看到商机
开起饭馆来,叫商业软件公司
他们雇佣一批厨艺高手(程序员),研制各类菜肴
一道道菜就是他们研发出来的一个个软件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拿手的几道菜和独家秘方
他们把这些独家秘方注册成知识产权
只向食客提供「
成品菜
」,并不告诉他们做菜的秘方
所以,直到现在
商业软件不公开源代码,是行业规则
他们怎么向食客收费呢?
卖一个菜,收一个菜钱
即按产品或项目收费
95%的软件公司,都是这种赚钱模式
与此同时呢
市面上还有一个吃货俱乐部
这就是「开源社区」
里面
聚集了各类高手,有厨师、
食客、美食家...
因为
社区里做菜秘方,全部是公开的
↓
大家可以毫无顾忌地尽情地享用开放的代码
同时也会贡献自己的研究成果
有时候,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
(Project)
一起出谋划策,切磋技艺
人多力量大
一些吊炸天的创新技术往往先从社区中冒出来
所以,社区的“创新菜”是一绝
每个人混社区,目的不一样
有的人,研究菜品
是为了自己吃,比如客户自研自用
有的人,研究菜品
是为了做成更绝色的美味,再次
出售给食客
社区虽好,但是也有问题
参与研究菜谱的人太多,组织松散
结果造成菜谱良莠不齐
最终做出的菜质量也不好保证
整出很多垃圾菜
食客们吃了很不爽,逐渐对开源菜失去信心
混迹社区的厨子们,觉得生意不好做
索性拿着社区的标准菜谱,上门给食客做定制菜
除了做菜,洗完、刷锅、清油烟机的脏活累活都干
美其名曰,随需而动
生存虽然没问题,但是生意做不大
此时
一家叫红帽的公司浮现江湖了
他家打造了一个爆品菜,叫“Linux企业版”
▼
如同宫保鸡丁一样,这个菜持续10多年,经久不衰
但是,他们收费模式与众不同
他怎么收费呢?
订阅模式
卖一个菜,按年收费
16年前
99%的人觉得这种赚钱模式不靠谱
几乎不可能挣钱
你家软件产品的代码都是公开了,
谁还买你的菜?!
客户自己搞搞就行了,你靠什么挣钱啊?!
但红帽就是不信邪
他们“傻帽般”地坚持了三件事
①
坚持只卖
100%
「
纯开源
」
产品
②
坚持
「
订阅
」
的收费模式
③
坚持在
「
上游社区
」
持续投入
时光回到2017,回头看看
红帽实现了连续61个季度营收的增长
成为
全球首个20亿美元营收的开源公司
红帽创造的这套“不挣钱的”商业模式
为啥还能活到今天?还能强劲增长?
特大妹发现,
这么多年下来
红帽修炼了自己一套独特运转系统
从散乱的“社区项目”➜到有人买单的“产品”
这过程,像
过滤
纯净水一般,层层净化
红帽把这套净化流程玩得贼溜
在过去十多年间,红帽从销售企业Linux操作系统
扩展到现在的存储、中间件、虚拟化、云计算领域
统统都是靠这个流程,来实现红帽产品化
▼
对于开源的概念,直到现在还有质疑
从一名理想主义者转变成为了实用主义者
红帽业绩可以说明一切
①
持续61个季度营收增长
上个财年,红帽
大中华区
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61季度,指截止到2017年5月31日
②
大单在变多
说明客户更加接受开源
上一个财年
280个百万美金订单
35个5百万美金订单
7个2千万
美金订单
1个1亿美金订单
③
未来不是停滞!而是一路高歌!
2018年红帽潜在市场达到$690亿美金
所以一切,成于开源
红帽如何理解“开源” ?
①
开源是一种开发模式,而不是一种商业模式
可以开源,但不意味着免费
②
从骨子里相信
开源开发模式是更快速促进创新的最佳模式
③
特别能摆正好自己位置
处理好三者关系:客户、合作伙伴、社区贡献者
矢志成为企业与社区之间的桥梁
还想开一家红帽这样的公司,能成功吗?
几乎没有可能
社区的领导力、号召力这种软性沉淀
和完善的开放生态系统
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妥的
开源公司九死一生,红帽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