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零部件全部采用国产产品。
据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17日下午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
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
中国海军从此进入双航母时代。
据海军新闻发言人,“山东舰”立足国内自主设计建造,重点解决了航母总体设计、船体建造、主动力装备国产化研制等问题,提高了综合作战效能和综合保障水平。
据央视网报道,“山东舰”的上千万个零部件全部采用国产产品,实现了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和自主配套。
2、“山东舰”相对“辽宁舰”性能全面提升,舰载机搭载数提升50%;
航母编队将包含多型舰船。
航母从设计到形成初始战斗力流程包括设计阶段、平台建造阶段、设备舾装阶段、海上试验、服役部队、训练阶段、形成初始战斗力。山东舰2013年开工建造,2016年航母接舰官兵开始进驻,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8年5月13日首次出海试验,本周正式交付海军。战斗力方面,据央视网报道,与“辽宁舰”相比,“山东舰”进行了多项优化,性能实现了全面的提升,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舰载机数量的变化,“山东舰”可以搭载36架国产歼-15战斗机,而“辽宁舰”只有24架,从作战能力上来看直接提升了50%。另据人民网报道,未来我国航母编队将包含驱逐舰、战略核潜艇、常规潜艇、护卫舰、综合补给舰等舰船装备。我们认为,随着国产航母入列并逐渐形成战斗力,将带动舰载机及舰船等装备需求持续提升。
3、军队建设持续加速,新装备有望不断加速列装,看好军工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
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横向国际对比,我国国防费水平偏低,将继续保持适度稳定增长。纵向对比,我国装备费占国防费比例由 2010 年的 33.2% 提升至 2017 年的 41.1% 。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军费的适度稳定增长和一流军队建设持续推进,新装备有望不断加速列装,行业维持高景气度的确定性强。从2019年前三季度看,国防军工板块净利润增速28.72%,全行业第三,远高于沪深300整体10.85%的水平。我们认为,“十三五”即将进入收官之年,行业订单有望加速释放,带动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
4、军工板块高景气度持续的确定性强,业绩持续改善的趋势明确,且各项改革政策有望带来实质利好,结合目前公募基金对军工行业持仓比例、行业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我们认为,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改革叠加成长,关注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和改革红利释放。建议重点关注:航母产业链重点标的,如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航沈飞、中国动力、中国海防等;业绩增长情况较好、成长性较为确定、估值合理且持续推进改革的航空产业链中下游龙头标的,如:中直股份、中航沈飞、中航飞机、中航科工、中航机电、中航电子、航发动力、中航光电(电子&军工联合)、中航高科、中航电测等;此外,混改和资产证券化是贯穿本轮军工改革的主线之一,建议关注中国电科和航空工业下属定位明确的平台公司,如:四创电子、国睿科技(通信&军工联合)、中航电子、中航机电等。另外,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的优质民参军企业如景嘉微、海兰信等。
风险提示:
国防装备订单交付存在波动、市场大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