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流财经
消费金融行业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pq慢慢长 ...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依然的神仙 ...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有钳人28 ... ·  昨天  
第一财经  ·  上海迪士尼,开班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流财经

资深从业者:尽快设立消费者信用局的几点建议

新流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21-04-07 13:02

正文


本文来自一位读者投稿,作者塞外风,系北美消费金融多年从业者。


不到两年的时间,国内消费者金融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国内消费金融的大起大落,大家都有自己的解读。在众多原因中,我只想针对一点进行一下阐述。这就是国内应该尽快建设全面容纳信用信息的消费者信用局。

这里信用局由Credit Bureau直译而来,指的是从事信用信息集成和发放的狭义征信机构。国内所指的提供其它信用增值服务的广义征信机构,不在以下讨论范畴内。

为什么要建立“全面”的信用局

国内近年金融发展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部分消费者过度借贷,这也是监管频出重拳的原因。


针对在无抵押贷款中的类似问题,美国CFPB在2008次贷危机后对个人信用卡推出了支付能力检测条款(Ability-to-pay)。支付能力检测条款其实也不是必须,加拿大在无此条款下仍整体安然度过次贷危机,关键是其放贷主体各大银行能够总体遵循审慎放款原则。而进行审慎放款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全面掌握消费者负债信息的客观信息来源。

这个来源就是信用局。

信用局是信用体系中的基础设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好比兴建一个小区,先要把路修好,再开始建设,这样才能安全有效的运送建筑材料。

如何建立“全面”的信用局

从人行征信中心,到八大个人征信试点企业,再到百行征信、朴道征信,应该看到监管部门一直在努力尝试征信业务管理的不同路径。1月11日,随着《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业界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解读和讨论。

笔者提供如下几点建议,意在帮助尽快简单、有效的推进信用局之建设。

一、强制要求所有放贷机构上报有关信用记录

强制意味着上报信贷记录将成为放贷机构其从事经营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放贷机构在其它法律法规下还有其它职责义务,由其相应监管部门统一管理。

对于真正计划长期从事消费者信贷的机构而言,通过上报信用信息以构建完整消费者信用档案,其自身也会受益。所以相关投入应视为其正常经营中的一部分。

虽然《办法》中提及的信用信息很广泛,但同时也明确提到了”最少、必要“的原则。笔者认为,信用局所收集信息应仅限于贷款的申请、开户时间、账户余额、应付款、还款等与衡量传统贷款信用紧密相关的数据。其它涉及到个人隐私信息则有待商榷。

监管部门可协同现有信用局制定一个明确的信用数据上报标准。信用局业务的同质性,决定了其数量不需要太多(美国现有三家,加拿大两家),但也不能只有一家独断。在长期有数家信用局稳定运行的假设下,本着全面与公平的原则,放贷机构应同时上报数据给所有信用局。统一的数据标准,简化方便了放贷机构的数据上报工作。

二、信用局应立足于对信用信息的整合和发放工作

信用局主营业务应为对信用记录的整合和发放,其本身不应从事放贷业务或有紧密关联企业。现有信用局,如果出现不符此项要求,应要求其剥离征信业务为独立机构。

信用局如果同时开展放贷业务,必然有利益冲突之嫌。以前八大试点征信机构的历程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信用局本身一大部分收入来自直接放贷,其它放贷机构自然会对其上报数据心存顾虑,结果是拿到的信用报告质量和时效性也不能保证。

在做好对信用记录的整合和发放基础上,信用局可展开其它对信用信息和其它相关信息的增值服务。这个领域可以容纳更多其它非信用局机构参与竞争创新。

三、利用消费者质检信用记录上报情况

在最新颁布的《办法》里,消费者一年有两次免费查询信用报告的权力。利用这一机会,消费者可以看到自己的贷款信息是否得到上报。这是检验数据完整性的最好机会。信用局和监管部门应提供便捷渠道供消费者报告信用记录漏报、错报情况,并投入资源快速核查。

监管部门应该针对放贷机构在消费者信用授权、使用、上报等方面另行颁布细则,严格核查。

从美国经验来看,信用记录汇报机制已经成熟,近年来各大个人贷款机构开始每月为其顾客免费提供简易版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提高消费者的信用意识,可以帮助降低信用损失。另外随着身份盗窃这一欺诈形式的上升,让消费者及时查看自己的信用报告,也有利于及早发现名下的欺诈性贷款。

总之,消费者是个人信用体系的参与者和重要服务对象,应设法调动这一重要力量。

四、善用体制优势

在最近的2021年央行工作会议上,“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已被明确提出。避免消费者过度负债首先需要能客观衡量消费者负债情况的工具,一个完善的信用局正是这样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中国有自己的独特体制。在这一年的新冠抗疫历程中,国内疫情控制的最好,经济率先反弹。这是因为中国有强大的政府和高度配合的民众,两者缺一不可。

如果这种体制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完善建设中,将会为有序的个人信贷体系打下一条踏实的道路,真正使得合理的消费需求得到信贷支持,闲置资金得到合理利用。

消费者金融行业整体的健康持续发展,相信是我们海内外所有从业者都期盼的结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