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重要的基础科研工具之一,鼠,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消耗量巨大。在生物医药行业,鼠的市场行情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早期研发的冷热。
全球范围内,Charles River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实验用鼠供应商之一。根据其公布的业务情况,中国的小动物市场业绩保持增长。目前国内有4家代表性上市公司,以鼠为核心开展业务。
和铂医药在2024年上半年收入
2370万美元
,与同期4100万美元相比有明显缩水,好在依然保持盈利,确保公司处于正轨运行。
从收入地域分布来看,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美国,具体来说是与阿斯利康在今年5月签署授权协议拿到
1900万美元
首付款。业绩影响最大的是国内市场,出现断崖式下滑。去年有科伦博泰和映恩实现项目转让而带来再许可收入,但今年上半年还没达成新的合作,或者之前的合作触发重要里程碑。至于其他地区收获6000美元,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指韩国Boostimmune签订ADC协议所致。
从收入类型来看,分子许可费占据主导地位,这里依然是指与阿斯利康的合作。除此之外,研究服务费有了大幅提升,这里应该是指看中转基因鼠平台而委托抗体筛选工作;至于技术许可费,估计是来自于
HBICE® TCE:Bi/Multi-Specific T Cell Engagers
平台,逐渐成为研发热点。
和铂医药之所以能够实现盈利,除了开源之外,节流也是重要工作,比如研发投入直接减半。研发人员成本下降,暗示着人员减少,而第三方合约成本更是大幅度减少是之前优化管线的必然结果,而且这些开销包含了巴托利单抗长期安全性研究,如今已经重新提交上市申请,不过公司仍然有较为丰富的研发管线,这部分成本估计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可能不大了。
在开源节流和降本增效的大力举措之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到
1.83亿美元
,这让公司更有底气了。
2024年上半年收入
4.1亿元
,同比增长
25.6%
。
最为可喜的是亏损得到进一步缩减,同比减少73.3%,现在只有负0.5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已经指日可待了
。
从收入类型来看,模式动物销售依然是公司的核心业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52.6%
,累计研发3300多种创新动物模型。而延伸业务药理药效评价业务却出现下滑
8.9%
,说明业内倾向于购买实验用鼠之后自行开展实验工作,这里面估计CRO客户占比较较高,而且波士顿site逐步投入使用,有望带动海外收入。动物模型和药效服务海外收入占比超
70%
。
近年来公司在大力推广千鼠万抗工程带来的抗体开发授权业务也稳步进入收获期,收入同比增长
34%
,上半年新签署50项协议;随着项目进展陆续达到重要里程碑,预计这部分收入会呈现快速增长。基因编辑业务收入略有增长,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状态。
从收入地域来看,美国贡献超过一半,且呈现大幅上升势头。而国内收入则有所下滑,符合当前行情。
在加大力度赚钱之外,为了尽快实现扭亏为盈,公司也在减少支出,包括研发投入同比减少34.8%。关于前期致力于转型为biotech而建立的研发管线,鉴于投入太高而侵蚀了CRO服务收入,公司已经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将部分项目转让减少进一步研发投入,同时也减少研发人员;此外,千鼠万抗计划的分期工程在2023年第三季度完成,这部分开支也得到控制。
2024年上半年收入
3.4亿元
,同比增长15.05%,扣非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10.73%。其中海外收入超过6200万元,占总体收入比重18.26%,处于稳步向上状态。
从收入类型来看,主要分成两大块,一是动物销售,二是药效服务。其中,动物销售有三部分,即商品化小鼠销售,收入
2亿元
,同比增长
16.26%
,这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以及定制繁育和模型定制合并收入超过0.6亿元,保持正增长。而
药效服务收入超过0.7亿元,同比增长12.94%
。
公司建立了
全球最大的基因工程小鼠资源库
,拥有小鼠品系
超21,000种
,年模型创制通量6,000+。
公司在上半年的重大布局是成立纽迈生物进军抗体发现业务,包括服务和分子授权,业务内容同和铂医药和百奥赛图一样。
集萃药康也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新增益生菌功能性、安全性、生物学特性评价实验平台,未来还可以提供工程菌构建服务。鉴于目前合成生物学市场火热,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重要业务增长点。
相对而言,南模生物的处境在同行中属于差强人意的。营业收入略有下降还算可以接受,只是净利润亏损在大幅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