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居高不下的致残率仍是心脏专家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心脏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际卫生组织专家曾建议,运动康复是心脏病患者重要的康复手段。
不运动将导致患者心功能进一步降低,而科学的运动锻炼能够逐步提高心血管的适应能力,降低心脏病的发作次数,那么心脏病患者的康复运动具体该怎么做呢?
有心肌梗死、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脉搭桥术后、心脏移植术后、心肺移植术后、安置心脏起搏器、除颤器、先天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通过运动能改善活动耐量、增强心脏适应性及血管调节能力、减少心肌缺血发作、改善胰岛素反应性、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改善内皮功能及提高应激能力。所以运动是心脏康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并不是所有的心脏病患者都可以运动。严重心脏病变的急性不稳定期患者禁忌运动,包括严重的冠脉病变、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急性期、血流动力学不稳等。
患者在进行康复运动前都要进行心脏康复的功能评定,包括临床性评定和康复性评定两大类。
1.临床性评定
这是借助心脏科常规的功能和形态学检查,包括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心超检查、心导管检查、心脏CT或磁共振等。
2.康复性评定
包括参考各种评定标准,结合心血管疾病的损伤对运动能力的影响;通过运动心肺功能仪评估心脏病患者的代谢当量(METs)。
通过这两项评定,能比较精确和定量地判断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确定患者可以安全地进行活动。
应鼓励心脏病患者做运动。但并不是随便到健身房运动就可以了。心脏病患者康复运动需要一张“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形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等。简单地说,运动形式包括有氧(动力)运动、无氧(静力)运动以及两者相结合的阻力训练。
有氧运动是指机体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并能有效地利用氧气的运动形式,包括骑自行车、步行、慢跑、游泳、有氧健身操等。而静力训练、举重或短跑等称为无氧运动,可促进肌肉收缩而不改变肌肉位置,这样可以增加心脏后负荷,引起比动力运动更快的心率和血压的增加。
运动类型可根据患者个体化选择,而运动的强度是心脏病患者运动处方中最重要的部分,对运动效果和安全性有直接影响。冠心病患者在进入运动程序前都应通过前面讲述的评估标准指定基线。运动时间通常为15~40分钟,运动频率每周3~5次为宜(>5次不能继续提高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