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生研究所
每晚22:00 给你一个成为美好的理由  ̄ω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曾国藩  ·  聪明的人,从来不聊的4个话题,愿你早懂! ·  2 天前  
印象笔记  ·  祥蛇舞新岁,瑞象送福来🎊 ·  3 天前  
学习曾国藩  ·  对付无底线的小人,用这三个方法! ·  6 天前  
人生研究所  ·  年前为啥是被绿的高峰期?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生研究所

2021,成年人「安全感」三件套

人生研究所  · 公众号  · 学习  · 2021-01-15 13:28

正文




我第一次了解到“猝死”这个概念,是几年前读一篇新闻的时候:


一位公交车司机,在生命的最后一秒钟把车停在了路边,避免了一起重大的交通事故。


当时一片哗然,我们在惊讶和后怕中知道了——原来死亡,近在咫尺。


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猝死而离开了这个世界。在街头卖东西的小贩,在 KTV 引吭高歌的大学生,以及在互联网公司 996 的年轻从业者们。


也许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用命换钱”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为了生活,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割让一部分身体健康的底线,为了家人为了未来,去拼去赌。


人们好像总是心存侥幸,或者说是不愿意看清,

这场以命相搏的赌局里,大多数人注定不会赢。

 




我们常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座山,时常压得人喘不过气,顾不上生死。


2020 年 10 月 29 日晚七点,武汉天河机场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没人注意到一辆白色轿车驶进网约车停车点,就再也没有挪动过。


车主是一名滴滴司机,直到第二天下午两点多,家人才通过平台的定位系统找到车子。


以及,已经在车里死亡变得冷冰冰的尸体。

 


我不知道,那一刻,司机的家人会有多么绝望。


从警方的通报中得知,这位滴滴司机姓周,今年 42 岁,来自一个小县城。


这大概,又是一个家庭的无声崩塌。


翻看滴滴平台的记录可以发现,周师傅最近 7 天在线时长为 77.93 小时,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 11 个小时以上,他都是在路上度过的。


他最终倒在了第 8 天的凌晨。


也许在失去意识的那一刹那,他已经听到了妻子打了好几遍的手机铃声,只是他再也没有机会听一听妻子的声音。


在闭上眼的那一刻,或许他是真的累了。

 


在这个话题下,有一个网友留言:“人到中年,死了也是解脱。”

 


话说得残忍,但却真实地揭开了所有中年人面临的危机:


四十来岁了,上有老下有小,

辛苦和疲惫,构成了所有中年人的注脚。


谁不是把自由卖了,换成柴米油盐,做成了酸甜苦辣汤?


甚至是生命都典当,拼了命撑起摇摇欲坠的家庭避风港。


在这高楼林立,光芒万丈的人间,


有很多普通人,挣扎在命运的深沟里,一身锈一直走...

 



张爱玲曾经说过:


“人到中年,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你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你的人,却没有你可以依靠的人。”


深以为然。


知乎上有位网友分享了一段真实经历。


因为租住在肿瘤医院对面,网友经常能在小区里遇到各种病人家属。


有一天她加班结束回家,在电梯里遇到了一位大叔,因为已经是深夜,她有点紧张,所以一直关注着那位大叔。


打电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能不能再借点钱,我爸的病还没看好...”


也许是电梯里信号不好,大叔越说越着急,开始带了哭腔,到最后甚至哽咽着骂了几句脏话。


那位网友通过反光的墙壁看到了身后的大叔,他先是靠着墙站,后来蹲在了地上,脸埋在手臂里,隐约的抽泣声断断续续传出来。


几秒钟之后,大叔重新站了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注意到旁边还有人,有些尴尬地说了一句:“不好意思啊。”

 


这位大叔看上去不过四十多岁,头发却已经白了大半,他拎着一个外卖餐盒,裤脚上沾着的泥土来不及抖落干净。


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像周师傅那样为了多赚一点钱熬几个通宵,


但我想,如果熬几个通宵能换来更多的钱,他一定会这样去做。


哪怕,代价是赔上自己的生命。


因为,生活没有给他更多选择。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要么倾家荡产,要么静静等死。


只能是这样吗?是也不是。


虽然生活没有给出其他选择,但有时候你自己可以给自己留一个“Plan B ”——


选择一份合适的保险。

 


前几天,听到一个说法——


成年人对自己好的三种方式是体检、疫苗和买保险。


这几句话本身,也许是一句调侃,但仔细想想不无道理。


我知道很多人一说到“保险”就会产生抵触心理,但其实这里面存在很多误区


a.保险是有钱人才买的,穷人买不起?


苹果前 CEO 乔布斯在 2003 年被查出患有癌症,被医生告知大概活不到 3 到 6 个月了。但是乔布斯直到 2011 年才去世。


近 8 年时间里,他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全基因组测序,和最先进的 PRRT 法治疗。


据公开数据,他为了给自己续命花费了超 5000 万美元。


他不需要保险,自己一人之力足以负担所有的费用。


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就不同了,一场大病足以击垮一个普通家庭。


b.保险派上用场的概率很低,没必要买?


这种想法其实类似熬夜心理,抱着一种侥幸,觉得小概率事件砸不到自己。


但你看,这几年“猝死”的新闻越来越多,不规律的作息不健康的饮食不断消耗着我们的身体,


在这个几乎“人人亚健康”的社会,没人能够独善其身。


c.给孩子买很多保险,大人却不重视。


中国父母永远把孩子放在首位,很多家庭抱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态自宝宝出生就给上了各种各样的保险。


但对于孩子而言,最稳妥的保障其实还是家庭,如果父母发生意外,买再多的保险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而言也是杯水车薪。


所以,买保险的正确顺序应该是“先大人后孩子”,家庭这个避风港的稳定,才是对孩子最稳妥的守护。


一份合适的“保险”不仅能为一个普通家庭的未来兜底,更是一份保障一份安心。

 




作为有家有口,不能倒下的“家庭顶梁柱”,人到中年的你不一定就会孤立无援。


现在你可以给自己,给家庭预备一份“Plan B”——瑞华保险随心保。


在努力“拼一把”之前,先做好保障和后路,毕竟,你的家人,儿女,父母都在牵挂着你。


牵挂着你,也依靠着你。


为什么推荐瑞华保险随心保?其实我主要是从这几个地方考虑的:

 

首先,因为它保障范围广。

 

随心保支持 110 种重大疾病 0 免赔、多种罕见病 0 免赔、肺结节 0 免赔。


责任内大小意外都能保,人群普遍高发的疾病还是重点赔付范围。


大病如肝癌胃癌,小病如阑尾炎胃溃疡,都能保。



其次,因为它非常人性化。


第一是免赔额可以随心选。


随心保免赔额有 5000 元、10000 元和 20000 元三档任君选择。

其中重大疾病与罕见疾病 0 免赔。



第二个就是 DIY 特色,保险责任随心选。


你可以随心选择保险要不要包含下面单项或多项保险责任。

 

首推以下四款服务:


住院垫付服务关键时刻如果有大笔费用支出可以申请住院费垫付,甚至可以多次申请,减轻家庭现金压力,不需要向亲戚借钱或者网络筹款,是月光家庭的很好的选择。


重疾绿色通道服务:可以协助在 7 天内安排专家挂号和提前手术,相当于能提前获得优质医疗资源,早一天入院,多一份痊愈的希望。


特药服务:可以协助购买和垫付肿瘤特药,轻松避过某些医院药源紧俏的问题。


住院津贴:重疾有补贴,每天 100 元,最高可申请 180 天,即使不上班陪护家人也不用担心收入中断。

 


除此之外,老人可投保。

 

关于这点,我个人觉得非常必要。


众所周知,60 岁之后是疾病的高发期,也正因如此,大多数保险产品对 60 岁以上的老人都会设置一定的门槛,要么保费极高,要么就是保不了。


随心保放宽了投保年龄至 65 岁,谁家里还没个老人呢?

 


最后,我还想说说它的性价比高这个优势,真的太适合年轻人选择。

 

瑞华随心保年缴只要 40 元起,算下来一天低至 1 毛钱,最高可达 600 万保额。


根据年龄及实际情况

大家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自己的价格

 ↓↓↓


优先推荐各位给家庭的顶梁柱(即自己和配偶)买上一份保险,其次随心保的被保险人还可以是子女或父母。


只要在年龄范围内且符合投保条件,建议同时安排上。


千元级别费用,买全家人一整年的健康保障,也算是非常值当了。


千古名篇《出师表》里,一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卒”道尽蜀国心酸。


而身上肩负着家人关切与期望的中年人,在为了生活奋斗之余,


选择一份靠谱的保险,


既是分担风险的必要操作,也是为家人和自己选择了一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