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电影
发现好电影,分享看电影的乐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央戏剧学院实践教学中心  ·  实践课掠影|探秘2022级剧院管理班《剧场管 ... ·  昨天  
虹膜  ·  《穆赫兰道》并不是第一部 ·  2 天前  
电影工厂  ·  lulu风太绝了!德绒套装还能做到这么修身!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电影

不断让人失望的鲍勃迪伦

豆瓣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6-10-14 21:37

正文



本文来自豆瓣用户 BWVNCC  为《没有方向的家》写的影评



《像一块滚石》中文版刚出来的时候,好多人都对封面照片大失所望,“为什么不用那张更帅的”,而究竟“那张”是哪张,在每个人心中又千差万别。

也许这正是鲍勃·迪伦人生的比喻——他正是那个不断让人失望的人。一个被符号化的人总会被人赋予无数莫名其妙的意义和期望,他作出任何改变都会惹恼一群人。但是,他又什么义务去满足每个人的期望?

他从走上舞台的一刻开始,就注定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现代文化的一个标本,他早已成神,但他还活在世间,他的遗嘱早已被所有人背叛,包括他本人,关于他的解释权归属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




当他在新港民谣节拿起电吉他,换来嘘声一片的时候,你可以把这看做是一个先锋人物的宿命——普通大众总是害怕改变,他们将任何挑战他们审美惯性的行为视为背叛;也可以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投机转型。但是毫无疑问,他给音乐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如同他给了披头士的大男孩儿们平生第一支大麻烟一样,音乐也从那时候开始“蓄起胡子,像成年人一样思考了。”

迪伦的传奇一直伴随着争议,这些争议往往只是自说自话,或者说是盲人摸象。它们都是迪伦形象的组成部分。在影响和声音的组合贯穿主流视野,人类开始重拾全观认知体验的现在,迪伦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认知标本。在《No Direction Home》这部片子里,迪伦1966年英国巡演的画面贯穿影片始末,此起彼伏的嘘声和叫嚷,英国绅士们涨红着脸抗议,记者生硬冷漠地发问。他们愤怒,因为他们被冒犯了,他们只愿意接受“民歌手迪伦”。这些画面被拉扯成碎片,散布在影片的各个角落,冷不丁跳出来一下。既正常无比,又荒诞至极。




迪伦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所谓“抗议歌手”,对于这个称号,从当时的资料来看,迪伦很无奈,也很不耐烦,甚至他会焦躁地打断主持人的话,斩钉截铁地予以否认。我非常能理解他的反应,是啊,你他妈才是抗议歌手,你们全园区都是抗议歌手。给别人贴标签是一种很省事儿的行为,可以有效掩盖自己智商的低下。

人类分为两种方式生存,一种靠思考,一种靠本能,本能使人坚强,思考使人软弱。迪伦是典型的靠思考生存的人,大多数人则是靠本能生存的。在这两种人相遇的时候,思考型人的命运只能是被动的。当他接受那个“左翼进步团体”颁奖的时候,他显得很不自在,甚至有点无助。他并未代表任何人,他其实只是被代表,他是一个“被任命”的英雄。而当他想摆脱公众强加给他的这些身份时,对于群体来说就成为了反叛甚至反动,迎接他的只有嘘声和谩骂。




《No Direction Home》记录了迪伦1963-1966年的早期生涯,可以认为这是他最重要的一段岁月,也是摇滚乐历史上最充满传奇与浪漫的激荡年代。现在鲍勃·迪伦仍然活在世上,我们居然还在和他共享同一时空——真是牛逼死了。




 END  

感谢作者提供优质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