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起,分局抽调了刘祝年、刘志凤、沈娴婷3人组建
“刘祝年消费维权工作室”,
明确在工作室职责的基础上,细化工作室和监管组的分工、优化处置流程,形成
“工作室+监管组(1+6)”
消费维权工作模式。“1+6”工作模式即1个工作室+6个监管组,工作室收到工单后进行登记、分流,按照类型分别交由工作室和监管组处理,工作室无法解决的工单转交监管组化解;所有工单处理结果反馈至工作室进行初审,再交分局长审核,最终由工作室统一答复。
工作室运行以来,每当遇到疑难复杂的投诉时,只要条件允许,都会组织
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
的现场调解,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更能够准确了解具体诉求,找准症结,寻找到最佳调解切入点。在组织一起因羊毛衫掉洞引发纠纷的现场调解时,一边是商家拿出《检测报告》力证产品没有问题,一边是消费者举着掉洞的羊毛衫,工作室成员想方设法稳定双方情绪,反复沟通、比对具体实物、查找标准,很快找出症结——所售羊毛衫系库存商品。
虽然衣物、鞋帽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的保质期规定,但羊毛、真皮等天然材质制成的衣物,存放的时间过长也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肉眼无法直接分辨的。最终在工作室成员的悉心沟通下,双方达成退换商品的协议。
每年初,分局都会对上一年的投诉举报进行统计,分析出投诉举报易集中发生的行业、问题类型及企业名单。2024年以来,工作室针对投诉举报较集中的
食品生产企业、电商销售企业、医美及口腔诊所、黄金销售单位
等行业,先后开展了培训约谈,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帮助指导企业规范整改提升,降低赔偿受罚风险。同时合理运用
免罚、轻罚、减罚“三张清单”,
坚决扼制职业打假人的恶意索赔,66件行政复议无一改撤。
工作室充分利用分局微信群
适时开展投诉举报处置关键点提醒,统一处置标准;
利用分局每月主题党日等集中学习时间,工作室成员讲授成功案例,分享纠纷处置经验,供其他人员学习参考。通过老同志
“手把手”帮带、“面对面”
经验传授,推动了消费维权条线的年轻干部迅速成长。目前,城南分局已形成老、中、青全员参与的消费纠纷调解工作格局,纠纷化解能力有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