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囊团达人
你所有的机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书杂志  ·  新刊速递:2025年第2期封面+目录 ·  2 天前  
每日读报60秒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  4 天前  
深夜书屋  ·  新的一年,养生这件事得狠狠地抓起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囊团达人

传裸照骂荡妇,毁掉我一生的人,被我亲手送进监狱

智囊团达人  · 公众号  · 美文  · 2018-04-25 19:07

正文


文| 槽值 授权发布

来源| 槽值(ID:caozhi163


01


有人说,很多孩子的恶意,往往比成人更可怕,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底线。


他们敢上手就是十几巴掌地扇在别人脸上,几个人拥上扒掉女生上衣拍裸照录视频,到处传播荡妇羞辱的谣言,用尿和屎屎泼在别人身上,把垃圾筐扣在别人头上……


而被霸凌者往往恐惧无力,经受着他人无法理解的绝望,厌学、轻生、抑郁……


而最近,终于有受害者敢站出来,翻开残酷的校园物语,捍卫自己的权益。



26岁的王晶晶,从2008考入高中开始遭受校园霸凌,被同学孤立排挤,被骂成“整容女”“炫富女”“神女”,遭同学恶意P图,甚至肢体暴力……


就像所有经历过校园霸凌的孩子一样,当时的王晶晶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


厌倦、抑郁的情绪使她的成绩从班级前五跌落谷底,最后参加高考复考,也只考上一所普通大专。


恶意霸凌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九年时间,霸凌者像魔鬼一样追在她身后,在大学的贴吧里,母婴平台里,社交媒体里,他们肆意诽谤谩骂王晶晶。


直到去年,她决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将一名带头恶意攻击她的校友蒋某告上了法庭。


就在前几天,王晶晶胜诉了,法院认定蒋构成诽谤罪,判处拘役三个月。


年少的委屈通过法律讨回了些许,王晶晶的人生却无法重头来过。


02

漫长的霸凌史


校园霸凌的起因往往很简单,长得丑、汗味重、成绩太好、样貌出众……


而王晶晶受伤害的源头,更简单得让人瞠目。


2009年2月,两位同学不小心打碎了王晶晶的一个杯子,她的同桌为了缓解气氛,调侃道:“王晶晶这个杯子要三百万,你们惨了居然给打碎了。


这一句小小的玩笑话,成了王晶晶高中三年的痛。


有人把这句话发到贴吧,说王晶晶自称茶杯300万。明眼人一戳即破的谣言,被一群中学生谣传成了三年的笑点。


一些校友们看出这个谎言,作势要揭发这个“虚伪”的女生。


“可是我看她周末返校时穿的衣服很土,廉价。”


“她装逼啊,用的手机还是一两百块便宜的老人机哎。”


“正义感”驱使他们攻击她穿着老土廉价、用老人机、龅牙,还有些胖,家境贫寒却爱乱吹牛。


尽管王晶晶尝试去解释那句话不是她说的,却没人愿意相信,几个男生一口咬定亲耳听到。


谣言并没有因王晶晶的忍气吞声而平息,当年的一点虚荣也成了同学攻击的话柄。加上她说因自己的清高被看不惯,遭到的暴力反而变本加厉。


他们把王晶晶矫正牙齿的事情,扭曲成了她从小学就整容;


同学编排她喜欢班上一男生,她澄清不喜欢,不缺个男朋友,话传出去就扭曲成她男友成群;


剪了短发被说成遭人强奸,变成同性恋才剪的;


被取名“神女”(意为娼妓),谣传卖淫,当年学校贴吧搜索“神女”就会有数十条信息。



言语从来不是攻击的尽头,一位学姐直接扇她二十多巴掌,踹了她几脚。


父亲发现后带她回学校讨说法,最后却不了了之。被霸凌的孩子断掉的最后一根稻草,大概是父母也没办法保护自己。


最绝望的时候,一位校友谢某提出要做她朋友。像是黑暗中照进的光,王晶晶对他言听计从,甚至答应他的要求给他发了一张只穿内衣的照片。



而谢某却将它转发到学校贴吧,加入霸凌者的行列。


多年之后谢某找到王晶晶,一句道歉也不说,只是云淡风轻地说小时候调皮。



崩溃的王晶晶,尝试煤气自杀失败。


在挣扎中走完了高中三年,噩梦却没有因毕业停止。


高中的霸凌者在她的大学贴吧继续散播她的谣言,在不同的网站复制粘贴她的高中“经历”。



2016年,她在微博谈及高中遭遇的霸凌,再次引起黑她的校友群起而攻。以“为了炒作洗白”为由再次组团诋毁。



就连帮助她说话的网友也遭到威胁和攻击。



他们说王晶晶编造故事抹黑学校,满口胡言,可当被问哪一句是假话,他们却搪塞到其他话题:“一个人骂你也许是别人的问题,这么多人骂你就是你的问题了”“我们温中校友以前哪有迫害你,都是你夸大事实”。


素未谋面的校友蒋某更是发帖:“退后,我要开始扒皮了!”翻出九年前的谣言,配上照片,添油加醋抹黑王晶晶。


并将她一张被猫抓伤的图片改成“500包夜,不用T”这样露骨的文字。



而这一次,王晶晶没再选择退让,将蒋某告上了法庭。


当年打王晶晶的学姐闻风赶来,发长文挽回这段校友情。


文字开头,先撇清关系,表明自己从不知道300万的杯子是什么事,也从未参与过任何造谣诽谤,只是一个“干净”的局外人。



随后,这位局外人谈及当年自己扇巴掌的事情,硬生生把二十个巴掌说成两个,连踢人的原因也推卸到王晶晶身上。



大概伤不在自己身上,所以也不记得。


这位学姐又指责王晶晶莫名其妙拿出九年的事情炒冷饭,通过网络曝光,导致她深受伤害。



虚情假意道个歉之后,提出自己最终的目的:配合删除和她的有关内容。



多年过去,施暴者不曾为自己年少犯的错有丝毫歉意,反而居高临下地要求王晶晶配合,撇清干系。


法院宣判之后,很多人劝王晶晶得饶人处且饶人,她拒绝了。


“高中三年校友们的校园暴力,跟风辱骂,荡妇羞辱,我今天在他一个人身上讨回来些许,不过我的人生也不能重来了。




03

更多伤害等不来一句道歉


东野圭吾在小说《恶意》里写道:“就好像某天突然被贴上恶魔的符咒一样,校园霸凌事件就这么开始了。”


这可以说是所有校园霸凌的共同点,可能是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能没有任何缘由,一个人突然就变成了被霸凌的对象。


像王晶晶这样站出来的,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校园霸凌一生都不被人看到。


学者对河南省部分小学的校园霸凌调查显示,被霸凌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28.3%,将近三分之一的小学生经历过校园霸凌。


数据显示,中国有20-30%的青少年至少遭受过一次霸凌 / 澎湃新闻


但在这些孩子中,超过一半人表示不会告诉老师、家长;超过40%的霸凌者没有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


美国教育发展中心也做过类似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 64%的孩子在被霸凌后,不会选择告诉他人。


山东电视台报道过一起校园霸凌的事件,济南市某中学的女生小薇遭遇校园霸凌,被同班的男生打到休克。


在监控录像里可以看到,男生人高马大,瘦小的小薇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即使周围同学劝阻,男生也没有半点停手的意思。



随后小薇决定去找老师,没想到在走廊上被男生一巴掌扇到了太阳穴上,当场就失去了意识。


醒来时,她已经在老师的办公室里了。



可老师并没有立即带小薇就医,也没有通知家长,反而告诉小薇不要把事情闹大,如果闹到了政教处,双方都会被记处分。


因为害怕处分记录会被写进自己的档案,小薇没有告诉家长,直到第二天,在吃饭时又一次晕倒,同学才通知了她的妈妈。


到最后,小薇和她的妈妈也没有收到男生的道歉。


霸凌事件对学校而言,是一个必须拼命藏起来的霉菌,即使任由这块霉菌在阴暗的角落里扩散开来,也不能被暴露在阳光下。


当被霸凌者在黑暗中独自挣扎,找不到可以诉说的对象,也没人愿意拉自己一把时,悲剧难免发生。


青海一名15岁的小陶在六一儿童节服毒自杀。当家人看到他留下的三封遗书时,才找到了原因。


“我因受不了几名同学的欺凌,所以选择离你们远去了。”他在遗书中诉说了自己被同学使唤倒洗脚水、时不时被殴打的惨痛经历。


其实,小陶的自杀早有征兆。


一个月前,他就因受不了欺凌而逃学回家,母亲却不以为然,责骂一顿后把他送回学校;


第二次,小陶没敢回,逃学去了一家饭馆打工。母亲知道后,仍是劝说他不能逃学。


孩子的心里阴霾从未得到过重视,校园霸凌也似乎没走进家人的视野。


一切就如同王晶晶自杀未遂后,父母说她不是抑郁症,而是装病逃避一样。


校园对受害者来说就像一个小小的四角擂台,别人的恶语或拳头口水,他们都无处可逃。


大多数霸凌不被看见也得不到道歉,到最后,孩子们的悲惨遭遇被遗忘,或形成无尽的恶性循环。


我们的文化里,有沉默的习惯,也有息事宁人的“宽容”。而这些,会让受害者的伤口更难以愈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