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也与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理念密切相关。但如今,有些食品虚假传言满天飞,让人难分真假。为此,人民健康网推出《一日一食》栏目,为您普及食品科学知识,揭穿食品谬论,带您吃出健康。
在水果界,几乎没有一个像榴莲这样,能被人类区分得如此分明,几乎很少有折中、公允和调和的群体站在支持派和反对派之间。不过,对于榴莲来说,很多当初见到它都要捂着鼻子绕开的人,在斗胆尝试几次以后,就会毫不犹豫地爱上这种闻起来臭烘烘,一旦吃起来就再也停不下来的水果。
不管喜不喜欢,我们不如都重新认识一下这个神奇的水果。榴莲原产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现在广泛种植于全世界热带地区,如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柬埔寨等国家。
榴莲树基本上每年开花两次,也结果两次,在马来西亚两个主要的果熟上市时间分别是11月至2月和6月至8月,所以,这两个时间段里吃到的榴莲最好,价格也最便宜。
形成榴莲气味的重要成分是可挥发性硫化物,它们常被描述为腐臭味、洋葱味、臭鸡蛋味、硫磺味等。研究人员确认了一组与可挥发性硫化物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在榴莲成熟时高度活跃,令榴莲果实散发出浓烈气味。
普通植物基因组中也含有这些基因,但一般只有单拷贝或两个拷贝,榴莲基因组中则含有4个拷贝,使得可挥发性硫化物在榴莲果实中的数量大大增加。拷贝数是指某基因在整个基因组中的个数。
研究人员认为,与可挥发性硫化物相关的基因对野生榴莲非常重要,强烈的气味能吸引动物前来吃它的果实,由此帮助散播它的种子。
与一般水果相比,榴莲的营养的确比较丰富,尤其是脂肪含量高些。榴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叶酸等营养成分。成熟的榴莲总的碳水化合物约为40%,其中糖占2/3,热量较高,蛋白质含量为2.7%。因为榴莲里的脂肪有股特殊的味道,因此吃起来比较绵软香甜、有冰淇淋的口感。
很多人都知道,榴莲吃多了易上火,其实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榴莲营养丰富,但热量也很高,糖分含量尤其高。泰国卫生部则劝告公众,一天不要食用超过两瓣榴莲。如果一次吃太多,营养过于丰富,肠胃负担重,无法将糖分等营养物质完全吸收,可能会引起口唇生疮等上火症状。肥胖、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更不能多吃,另外,榴莲钾含量较高,肾病患者应少吃。
正在控制体重的人最好不要吃榴莲。另外,榴莲通常是切开卖,在购买时一定要挑选新鲜的榴莲,当嗅闻有一股酒精味时,一定是变质了,千万不要购买食用。
榴莲虽是滋补果王,但并非人人适宜,尤其是阴虚体质的人不能多吃。榴莲中脂肪含量为4.1%,是所有水果中含量最高的,且榴莲性热,如果吃过多的话容易导致脸上的痤疮加剧,而且会有口干舌燥的感觉。还有的时候,会引起流鼻血的情况发生,
吃榴莲避免上火的办法除了少吃外,还有一个办法是可以配着山竹吃,这是因为山竹性偏寒凉可以清热“败火”。
榴莲吃起来口感甜,而且富含维生素C、钙等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直接吃接受不了那种味道,夏天可以尝试用榴莲做冰沙吃,先将榴莲肉冷冻,然后做成刨冰,再与酸奶混合在一起,做好的水果冰沙爽口香甜,没有太浓重的“臭味”。
将土鸡块、姜片、榴莲果肉和白色的瓤放入汤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煮10分钟,撇去表面浮沫,转小火煲煮一个小时左右,最后加入盐调味,转大火再煮一会。榴莲性热,有活血散寒、缓解经痛的作用,特别适合女性食用。
将榴莲肉用勺子挖出,弄成球状,把西米放入滚水中煮熟,捞出过凉水。将食用冰块加工成碎冰沙,铺在碗底,加入煮好的西米和一些牛奶,把榴莲球放在最上面,吃的时候边吃边搅拌,非常好吃。
成熟的榴莲皮一般呈黄色,颜色越深,成熟度越高,榴莲越甜;表皮发青的榴莲不要买,那样的果肉还是生的,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