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为您提供严肃、新鲜、实用的医学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资讯  ·  两年消失8000万张!信用卡业务春寒料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观察

病历夹:医生临床研究新助手 专治“疑难杂症”

医学观察  · 公众号  ·  · 2017-10-31 20:20

正文

临床科研怎样做到不但信息准确,而且信息绝对安全?



来源丨医学观察(id: med_view


近日,一篇《家庭式心电监测仪在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随访应用》的研究文章引起笔者关注。


该项研究借助病历夹APP,通过移动数据的收集、分析展开研究。对医生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信号, 而是一个趋势,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意识到移动应用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和应用 前景。 相比通过纸媒的形式收集数据,病历夹APP拥有其独特的优势。


图片来源:摄图网


通常,医生在临床研究中不得不面对:临床研究数据收集耗时又费力,信息存储容易丢失,数据不方便检索等诸多问题,而病历夹APP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 之道。


文中写到,整个研究目的应用传统24 h动态心电图和家庭式心电监测仪掌上心电对同一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心律情况进行随访监测,比较2种随访方式的有效性和依从性。患者出院时,都配备掌上心电,医生在患者住院期间将其相关信息在杏树林病历夹中登记,同时指导患者或其家属学会使用掌上心电和智能手机记录患者30~60 s的心电图并通过智能手机上传至杏树林病历夹,以供医生在患者出院后监测其心律情况。


看得出,杏树林病历夹作为病历管理、数据收集、随访监测的工具贯穿了整个研究过程。而做临床研究,对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的准确性、真实性要求非常严苛。那么,病历夹优势如何保证真实信息的高效准确收集和安全存储的呢?


病历夹APP是专门针对医生开发的病历记录工具,完全能够满足临床和各类科研需求,这源于病历夹规范化的字段和灵活的病历模板。使用者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定义模板,实现移动定制化,确保科研数据的真实有效。


文中显示,患者需要将掌上心电的测试心电图上传至病历夹。而移动数字化其中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实现图文、影音信息的传输和保存。病历夹支持照片、视频、音频、文本多媒体形式作为采集端口,大大降低了信息采集门槛,提高了信息采集效率,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


规范的医学字段、灵活的病历和随访模板加上多媒体的录入制式,确保病历夹在临床研究中具有得天独有的优势。除了掌上心电,病历夹还实现了与血压计、血糖仪、风流速仪、心率监测仪等移动穿戴设备的连接,实现了真实数据采集的无障碍化。


除此之外,基于海量的医疗数据,病历夹已经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医疗领域的智能处理方式——“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从数据采集阶段的OCR智能识别系统,到专业的医学团队支持和多环节的优化配置,可以有效去除数据中的混杂因子,将有用的信息从海量的数据抽离出来,为医学研究提供支撑。


临床科研不仅要做到信息准确,还要求信息的绝对安全。病历夹收集到的数据通过云端存储,不受硬件设备存储空间的限制,防止数据丢失。并且,杏树林参考美国HIPPA(健康保险携带及责任法案)的安全标准,对医疗信息进行保护,解除医生在临床科研中的后顾之忧。


早在2015年,病历夹的临床应用效果就被专业论证过。2015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赵长福医师在《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上发表论文——“应用微信和病历夹软件协助管理股骨干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