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曹将
《PPT炼成记》作者,关注职场成长和知识管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否科技  ·  一加小直屏机型再迎爆料,简约条形双摄 ... ·  21 小时前  
CINNO  ·  工信部:2024 ... ·  2 天前  
爱否科技  ·  小米 15 Ultra 开启官网预约,官宣月底发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曹将

几句心里话

曹将  · 公众号  ·  · 2024-01-18 20:18

正文


作者:曹将
编辑:泽涛

01


真实世界不是网上的样子。


在网上,你会看到很多人说他们在躺平和摸鱼,并分享各种小招数;有很多人在分享裸辞后的「愉快」时光,睡到自然醒、玩到腿抽筋;有很多人在说他们怎么与领导、 同事斗智斗勇,最后把各种事都推掉。


我认识一些做自媒体的人,也跟他们交流过,这些主题叫做「流量密码」。他们展示这些,只是因为这些有流量。


因为在当下,如果你分享努力工作,没人喜欢看,甚至还有人会来骂你。


所以,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毕竟,他们吃这碗饭,就要有「客户思维」。


当真,你就输了。


PS:那些努力劝人躺平的人,何尝不是另一种躺不平?


02


挑刺虽爽,可不要贪杯。


看一场演讲,对方有一个引用错误,这证明他不行;听一个汇报,对方的表达能力欠佳,这证明他不行;看一篇文章,有一个错别字,这证明他不行。


即使没有这些错误,也可以找到其他的突破口:他丑,他目的不纯,他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人说他很苛刻。


挑刺确实很爽,因为我发现了他的错误,这证明在某个方面我比他厉害。而且,这很容易,毕竟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人。只要他敢表达,就一定有破绽。


但是,一旦进入到挑刺的习惯里,便没有人能进入自己的「法眼」。人也会关上门,他人的优点视而不见,固步自封,停步不前。


于是,挑刺的人开始怀才不遇,为什么别人可以,你不可以?


但当别人用挑刺的眼光看他时,他只是一只刺猬。


03


当你觉得他人要求高时,可能只是因为圈子不同。


以前参加一个活动,一位分享嘉宾会写好逐字稿,还会提前排练表达和走位,保证音乐的节奏、自己的手势、以及表达的语气都能统一。


我说,你真厉害。


她说,她认识的大多数人都这样。


有人说我对出品要求比较高,每一个跟设计相关的内容(比如 PPT、海报)都要做各种打磨。但本质原因是,我认识太多设计师的朋友,如果丑陋的内容发出来,会被耻笑。


每个圈子都有每个圈子的标准而已。


04


人性是个中性词,看怎么借力。


有个朋友分享了他做事的方法,真绝!


重要的文件,他不直接群发,而是告诉他人可以私下索取,因为有秘密。


每个人都有八卦心,听到「秘密」,马上就会采取行动。


还有一些文件,本来是给全员看的,他硬是说只能给中高层看。


结果呢,基层心想,为什么中高层能看我不能看,于是也通过各个渠道找来阅读。

上述两种情况,如果直接要求大家去阅读,大家自然有 100 个理由拒绝或拖延;而改了一下表述策略,便调动起了人性的攀比和窥探,结果大不一样。

05


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从他问问题的方式中判断。

最底层:大问题。

比如「如何赚钱」「如何找到职业方向」「如何做好职业转型」,大问题没有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情况。

中间层:乱逻辑。

比如:你好啊,我最近有个问题,想了很久,但总觉得要找个人倾诉,因为你在这方面有一些积累,所以我找你来倾诉一下。我最近跟领导闹了矛盾,他让我写一个材料,他这人吧,特别在乎细节,平时有一个标点错误都会指出来,真的是让人心累,你说这种领导怎么打交道。真烦。这个材料我也是第一次写,肯定很难写好,但我也加了两天的班,最后写好了,虽然比之前说的晚了一天,但我真的很努力了,他还不满意,说我能力不行,这也太过分了,好委屈。你也经常写材料,有没有好的素材,如果有的话,可不可以全部给我一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