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邦证券研究
德邦证券投研成果及营销平台。第一时间洞悉行业资讯,深度探寻投资脉搏,竭力打造国内一流、独具特色的卖方研究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余杭发布  ·  元宵赏灯会下雨吗?晴雨接力赛开启! ·  昨天  
杭州本地宝  ·  激动!杭州新一波演唱会官宣定档! ·  昨天  
杭州本地宝  ·  2月杭州市小客车增量指标配置数量公布! ·  2 天前  
余杭发布  ·  又有补贴!最高达3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德邦证券研究

【德邦·投研新声】短期估值因素扰动外储;债市的锚——五个视角看当前债市性价比(20250109)

德邦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5-01-09 07:00

正文

特别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德邦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 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德邦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点击收听 VOICE OF RESEARCH


HOT

今日重点内容推荐


张浩 宏观组组长

S0120524070001

【德邦宏观】 短期估值因素扰动外储

核心观点:


截止1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32023.57亿美元,环比减少635亿美元。受美债收益率回升和美元升值影响,估值效应和交易因素共同导致外储减值。 向前看,外储方面,预计短期估值效应导致的外储减值压力可能减轻,交易因素则可能带来一定的外储减值压力;汇率方面,强美元带来短期人民币汇率压力;央行货币政策方面,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基调明确,我们认为后续增量宽货币的确定性较强。


估值效应和交易因素共同导致12月外储减值: 从外储变化的各因素来看, 估值效应和交易因素都指向12月外储减值。 “贝森特交易”终结后,鹰派降息导致美债收益率上升,相应地我国外储中的外债估值下降;美元指数进一步上升,由此导致非美债券产生一定汇兑损失,也可能导致结汇需求阶段性受压制,交易因素也指向外储减值。


估值效应:


鹰派降息后美债收益率回升,叠加部分欧债收益率上行,我国持债估值下降,结合应计利息估算使外储减少300亿美元左右。 12月FOMC会议如期降息25bp,但在点阵图上修政策利率终点、SEP上修通胀预测、发布会偏鹰姿态的影响下,金融市场反应剧烈,美债收益率于“贝森特交易”终结后转向,12月美债收益率快速回升,债券价格下跌,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估值产生一定影响;欧债中法、德国债收益率也有明显回升,日、英、澳国债收益率变化不大,总体来看,外债估值变化预计使我国外汇储备减少320亿美元左右。此外,12月持有外债应计利息预计16亿美元左右,因此估值与利息合计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减少约300亿美元左右。


12月美元指数进一步上升,美元兑日元、英镑、澳元、欧元均有所升值,估算汇率折算造成的汇兑损失在90亿美元左右。 12月末,美元指数较11月末环比上涨2.6%,日元、英镑、澳元、欧元兑美元汇率分别较11月底下跌4.7%、1.7%、5.0%和2.1%。以外管局公布的各币种兑换美元比例对比测算,估算12月美元升值导致非美元资产换算为美元时产生汇兑损失约90亿美元左右。


综上两方面因素,估算估值效应引起外汇储备减少390亿美元左右。


交易因素:


预计12月除外资流动外的银行结售汇逆差和其他购汇用汇需求等合计导致外储减少150亿美元左右。 从贸易差额看,考虑到黑五销售支撑和抢出口暂不明显等因素,预计12月出口金额增速较11月有所回落,预计贸易顺差缩小至947.2亿美元,贸易顺差缩小或导致结汇需求有所下降;另一方面,12月美元指数进一步上升,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较11月上升1.0%至7.2821,受此影响,持汇待涨心态或进一步强化,也对结汇需求产生一定抑制,预计12月除外资流动外的银行结售汇转为逆差;此外,结售汇差还受到其他购汇、用汇等需求影响,预计12月除外资流动外的结售汇差和其他购汇用汇需求等合计导致外储减少150亿美元左右。


预计12月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规模有所下降。 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受人民币资产走势变化、货币政策动向、中美利差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12月对外资资产配置行为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包括A股有所下跌、中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0月29日美国财政部发布对华信息技术投资限制最终规则等。12月股指有所下跌,万得全A月环比下跌1.96%,从北向资金总成交金额和笔数数据来看,12月北向资金活跃度有所回落,日均成交金额下降至261.07亿美元,日均成交笔数下降至947.8万笔,活跃度下降或指向北向资金存在一定净流出倾向;10年期和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月均值分别下降28.9和22.7个bp,中债国债全价指数环比上涨2.06;此外考虑到10月29日美国财政部发布对话信息技术投资限制最终规则,外资在华投资的政策扰动加码,或导致短期外资存在一定流出压力,预计12月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规模减少100亿美元左右。


综上两方面因素,预计交易因素引起外汇储备减少250亿美元左右。


向前看,外储方面,预计短期估值效应导致的外储减值压力可能减轻,交易因素可能带来一定的外储减值压力。(1)估值效应层面 ,12月鹰派降息落地,12月点阵图指引2026年再降息50bps至[3.25, 3.5]%,美联储对长期政策利率的预期由2.9%上修至3.0%,释放了降息终点提高的明确信号,短期美债调整幅度不小,1月初10Y美债收益率已经上破4.6%。我们基于美国自然利率和通胀预期的测算显示,当前10Y美债的合理中枢大约处在[3.9, 4.0]%附近,当前4.6%以上的收益率点位可能具有一定的回落空间,预计1月美债收益率或难以继续大幅上升。然而,1月20日特朗普即将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考虑到其积极财政政策倾向指向再通胀的可能性上升,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的概率也比较低,更大的可能或是阶段震荡过后有所回落,由此带来我国外储中美债估值的回升。 (2)交易因素层面, 美元升值可能导致结汇需求继续受压制,前期8-11月银行代客结售汇连续四个月顺差,扭转了连续13个月的连续逆差,累计释放了660亿美元顺差,阶段性的集中结汇需求或已有所释放,跨年后结汇需求中发放薪酬、结算账期等因素也可能减弱,短期结汇需求对外储的支撑力度可能减弱,预计1月交易因素可能带来一定的外储减值压力。


金价小幅回升,央行继续增持黄金。 2022年11月起央行开始增持黄金,增持行为伴随着金价平缓上涨,而在2024年3-4月金价较快速上行后,央行于2024年5月起暂停增持,2024年11月央行再度增持黄金,对应了金价在2024年11月有所回落,2024年12月虽然金价小幅回升,但央行继续增持33万盎司黄金,我们认为2024年5月央行暂停增持黄金和11-12月恢复增持黄金指向央行增持黄金的意愿仍在,只是会阶段性适应市场价格变化而调整增持节奏,这也构成金价上行的中长期动力。


汇率方面,强美元或带来人民币汇率短期压力。 本轮美元升值速度较快、幅度较大,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一定贬值压力,1月初在岸人民币汇率已经上破7.3关口,在短期美联储暂停降息+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特朗普就任后政策落地加速的可能性事件组合下,一季度美元指数可能进一步上行,人民币汇率短期可能面临进一步的压力。以美元指数和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对比测算人民币汇率中枢,我们发现,当前102左右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并不算低,2015年以来,仅2022年2-4月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明显高于102,可见当前人民币面临的压力主要即来自美元指数上行。然而这也意味着,在美元升值压力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或仍阶段性承压。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后续增量宽货币的确定性较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虽然2024年四季度未再有降准落地,但央行已通过国债买入+买断式逆回购实现了不小规模的流动性投放,12月央行净买入国债3000亿,买断式逆回购1.4万亿,合计实现流动性投放达1.7万亿,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类降准的效果;考虑到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择机降准降息”的表述,我们认为后续增量宽货币的确定性较强,2025年一季度可能出现降准降息契机。


风险提示: 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国内货币政策超预期;国际地缘政治变化导致汇率波动。


摘自研报:《短期估值因素扰动外储》(点击可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20250108


吕品 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

S0120524050005

【德邦固收】 债市的锚

核心观点:


近期债券市场表现较为亢奋,我们发现部分投资人的观念发生了两个罕见的转换: 1)用2025年全年的降息预期去指导周度级别的配置行为,当前“看长做短”已经成为忽视短期调整的重要逻辑出发点;2)笃定季节性的宽松和快速的货币政策宽松节奏。从市场定价来说,需要在未来1个月降息20BP,才能勉强追上消化当前市场定价的降息预期的50%左右。


另外,我们曾经认为债市经典的比价指标,并非指向当前的利率失锚,而是短期过热的情绪暂时掩盖了其中的定价。 以下我们将对描述债券比价的几种指标展开梳理:


资产配置指标1:房贷利率、租售比与国债利率。银行视角的信贷-债券EVA比价逻辑可能已经失效。 当前时点来看,此前贷款利率领先债券利率下行的逻辑可能已经失效。测算结果上,截至最新成交日(2025/1/3),30年国债EVA水平1.85%,已经低于存量按揭贷款的1.94%,但相比新增的按揭贷款来说仍然具有比价优势。从二者的比价序列来看,大部分时间里30Y国债利率都表现出性价比高于存量房贷的特征,但24年11月以来这一关系出现逆转。从历史趋势上看,上一轮二者比价倒挂是在2023年四季度到2024年一季度之间,超长端利率下行斜率较陡,速度较快,本轮比价反转也出现在30Y国债利率快速下行的行情之中。


观察房地产租售比与国债利率之间的走势,也能看到2024年二者出现的背离。 单从租售比数据来看,2024年以来有所提升,从Q1的1.6%提升至了Q4的1.9%,但在四季度出现租售比上行的情况下,30年国债利率却表现明显的加速下行,在岁末年初突破了1.9%关口。


资产配置指标2:权益估值or红利股估值。从去年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保险资金的股债配置角度上,去年保险投资的两个增量方向,一是OCI账户中红利资产的增加,第二是债券投资规模的增加。 从负债端来看,保险去年尤其是上半年保费流入速度明显高于往年,且三季度有明显超季节性增长;投资端,A股5家上市险企FVOCI科目下股票规模齐增长,上市险企普遍选择增配FVOCI类股票。


但在红利股与长债齐涨的2024年,债券的相对性价比仍偏低。 从单纯的股债比价来看,当前万得全A与10年国债的股债性价比,位于2007年以来的历史92%分位数,股票估值明显低于债券。而从红利股票的股息率和30年国债之间的对比来看,尽管红利股去年表现相对亮眼,但和长债相比依然具备较强性价比。


国际对比指标:各国房价与利率的弹性。房价和利率是相关性较高的两个指标,随着房价快速下跌期过后,利率中枢或难有大幅下行。 以中美日房价与利率同步下跌的周期进行计算,美日的房价跌幅都在30%-40%左右,利率跌幅在200-400BP。中国目前的利率相对房价弹性较美日偏低,但近期已经有明显抬升。


日本在“三十年”内利率也并非完全没有调整。 日本30年里利率的变化可以分为三阶段:1)90-98年左右,房价快速下跌,利率快速下行崩盘;2)98-2016年,利率低位的和房价稳步下降的“鸡肋”时间;3)负利率和YCC时代,利率中枢在0%左右波动。1998年、2003年、2005年尽管房价依然在下跌,但利率出现过多次月度级别的反弹,幅度大概在160BP、140BP、70BP左右。且在98年之后,伴随着日本房价快速下行阶段过去,利率中枢下降的幅度也相对有限。


价格指标:实际利率的下降速度。 现在实际利率的下行速度较快,主要源于名义利率的快速下行,但CPI相对稳定。近两年以来被持续关注的实际利率不降反升的问题,在近期名义利率快速下行的推动下得到了明显缓解,目前已经回到了18-19年的位置。


债券资产管理产品还能贡献多少收益?目前,债券市场存量债券加权静态收益率在1.7%左右,对应的加权久期在5.6年左右。 其中,信用债中债估值加权收益率最高为1.98%,相较发行的加权票面利率来说,明显走低,利率债表现最低为1.58%;存量久期方面,全市场加权久期在5.6年左右,主要是利率债在贡献(加权久期达到7年),信用债整体加权久期在3.4年左右。


从趋势上看,目前市场的点位背后是不断下行的静态收益率和不断拉长的存量久期,相较之前主要发生了两个变化: 1)锁定的期限越来越长;2)锁定的收益越来越低。那么,对于固收产品而言,在久期和收益率上可能都存在压力。由此可能会引申出两个变化:1)债权类资管产品费率较低;2)债基免税优势逐步降低。若路径不通畅,从风险角度上,则会造成债券类产品基础资产的摩擦性抛售和下跌。


风险提示: 央行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理财大规模回表引发市场波动、机构行为大幅趋同形成正反馈。


摘自研报:《债市的锚》(点击可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20250108


李宏涛 通信首席分析师

S0120524070003

【德邦通信】 算力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催化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


事件: 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聚焦数据基础设施的概念、发展愿景、建设目标等内容,对我国未来5年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作出明确规划。


算力即国力,智算中心建设加速。 近日,由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大国基石》之《算力引擎》正式播出,其中明确提出“算力即国力,它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这一论述将算力提升到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参考《中国算力发展报告(2024年)》,2024年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经建设和正在建设的智算中心超过250个,智算中心招投标相关事件791起,同比增长高达407%;已有超20个城市建设智算中心。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规划具有超万张GPU集群的智算中心已有十多个。


限制英伟达高端AI芯片对华销售,国产算力迎来机遇。 2023年10月,美国正式发布新规,全面收紧尖端AI芯片对华出口,影响英伟达A100、A800、H100、H800和L40S产品对华销售,此前英伟达A800芯片是中国科技企业在大模型训练、推理中使用最广泛、需求量最大的芯片。我们认为海外算力芯片采购受限将加速国产算力的发展,华为已经发布的910B性能基本对标英伟达A100,即将发布的910C性能上预计对标英伟达前旗舰产品H200。华尔街日报、路透社报道,910C初步订单数量可能超过7万片,总价值约20亿美元,对应国产算力服务器出货量或将增加,并对算力铜连接、液冷产业链形成刺激。从需求侧看,三大互联网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腾讯,24H1资本开支达500亿元,去年同期为230亿元,同比增长了117%,而字节在AI上投入巨大, 2024年资本开支达到800亿元,2025年字节跳动资本开支有望大幅提升,主要用于AI算力采购及数据中心建设。


海外四大云厂商2025财年资本开支有望达3000亿美元,算力掀起军备竞赛。 微软2025财年将在AI数据中心方面开支800亿美元,用于建设能够处理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数据中心;亚马逊、Meta、谷歌2025年均将提高AI投入,其中亚马逊预计支出将达到964亿美元,谷歌和Meta的预计支出则分别为626亿美元和523亿美元。参考摩根士丹利,预计25年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资本支出将投入3000亿美元。我们认为随着AI产业趋势的越发明确,算力军备竞赛已经开始,此前财联社报道小米正在着手搭建GPU万卡集群,将对AI大模型大力投入,我们认为后续各家科技企业都将加大对AI算力的投入力度。


投资建议: AI浪潮下,算力Capex投资有望快速增长,算力产业链将持续受益。建议关注: IDC/AIDC服务商【润泽科技】【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数据港】;高速铜连接【沃尔核材】【神宇股份】【华丰科技】【博创科技】【兆龙互连】【瑞可达】;液冷板块【英维克】【高澜股份】【申菱环境】【依米康】;光通信板块【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德科立】;算力电源【麦格米特】【欧陆通】。


风险提示: AI发展不及预期;算力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全球政治经济形式变动风险


摘自研报:《算力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催化投资机会》(点击可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20250108


NEW

其他研究报告一览

【德邦海外市场】分化加剧的美元资产
【德邦固收】工业生产季节性走弱,“抢出口”延续
【德邦食饮】茅台顺利实现全年目标,建议关注春节动销氛围
【德邦汽车】2025开年多车企推出补贴优惠政策,特斯拉2024Q4交付量低于预期
【德邦计算机】中科星图:低空AI算力龙头新起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