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会议组织者邀请,让我能够有幸参加“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专家研讨会”。我是1999年开始做旅游,从营运出身,但是也做规划和设计,所以因为职业的关系,我对项目的判断、对项目的思考方式跟纯粹设计方有所不同。中国目前是特色小镇热,我看了好多项目,但是真正能让我接受的,觉得能够代表未来有持续生存能力、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的并不多。怎么评判一个项目好?今天我们坐在这里讨论环岛旅游公路,设想一下如果五年后建成,是不是会出现所有领导来了看后觉得这条路是好,但是在投入运行中间去的游客不多,或者有各种抱怨、吐槽,或者沦落到最后变成一条沿线旅游商品回扣之路,旅行社的一个常规产品之路,所以我觉得今天这种研讨会非常好。我首先想要建议,因为我们领导决策方、业主方、设计方,包括未来的运行方,大家思考问题的站位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像这种研讨会,更多要强调一个系统的论证。
进一步加深对环岛旅游公路规划定位的再认识
现在领导说,要做一个世界级的、不一样的传世之路,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条新政新路,这种新政,无论是从目前党中央对海南新的定位,还是从海南旅游转型提升的需求来看:
第一,它是一种新的浸入式体验旅游的交通方式。
总体感觉海南旅游在中国有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禀赋,但是有两句话,第一,许多好的资源禀赋、旅游景观资源变成了地产专属景观资源;第二,许多好的度假资源变成了一个简单的观光旅游资源。换句话来说,海南全省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岛,让我们能够看到深度的体验旅游、度假旅游产品似乎并不多。目前大家都说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变,很长一段时间内,肯定是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并存的,但是这几年,特别是这一两年来度假旅游伴随着我们消费经济的崛起,度假旅游这种方式越来越引领市场主导。我以前说过,度假旅游就是中产阶级旅游,就是晚上旅游。现在游客度假说选择去到海南的现有几个景区去,发现适合度假旅游的景区并不多,似乎更多的是海南观光团队游所准备的。我特别喜欢德法的浪漫之路,有没有可能未来海南这条公路成为中国的浪漫之路。我们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就喜欢安安静静带着家人开到一个地方,不需要到处免税店,不需要海南这么多的五星级酒店,不需要每天早晨聚在一起吃标准的饭店早餐,我们就享受多样化人文、自然景观体验。现在度假旅游最明显的消费特点是多场景、多样化,产品是不同差异的,是个性定制的。所以我们可以赋予这条路更多的责任,某种程度上,可能这条路从此成为改变海南从观光旅游到度假旅游现状的一个载体,它是海南旅游升级转型的突破口或契机,我觉得规划首先应该从这个层面上定位。
第二,它是新的海岛度假产品组合的一个纽带。
大家都意识到海南旅游都集中在海滩,其实海南有更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海南的多民族文化、海南的热带雨林、海南各种风土人情的独特性。这条路,景观只是一个方面。我们今天讨论路,其实这不是简单的一条路,这是一个带状旅游产品。某种意义上,它还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单个旅游产品的排列,而是一个差异化旅游度假产品的系统组合。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来说,有更顶级的视觉景观仅仅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拥有产品丰富的内容。旅游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所有的规划设计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景观资源,更多是要有产品内容,这种内容不局限于景观,还包括独特的风土人情的挖掘。环岛旅游公路它有观光型产品,有各种不同的资源组合的浅开发产品,但它有个性化的产品,比如这条路可以成为蜜月之路,可以成为SPA之路,可以成为骑行之路,可以成为摄影之路,它是一个旅游产品之路,它不是一个旅游景区之路,这是很大的不同。
第三,它是一种新的自助式自由行的旅游服务载体。
我曾经做过大胆预测,旅游有两个变化:第一线上交易份额远远超乎我们想象;第二传统跟团游会衰落得很快,自由行方式会成为未来度假出行的主要方式。极端一点,如果这条路一天到晚都是团队大巴,都是导游拿着喇叭,从规划初衷角度来说,这条路建设就是失败的,就不该有众多团队大巴聚集。这条路就应该是租车的或开自驾车的,有小型的团队。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团队游从来没有变过,团餐拿回扣,购物点拿回扣,这一套在环岛公路出现就是把好好的产品往最差的经营去做,海南不缺这些,要国际化,只有摆脱这些了,才能真正看到国际化希望。不要这么多游客,人数可能减少一半,但是从度假旅游收入来说并没有减少,所以我认为设施、内容、产品包装都要为这些目标客群来打造。
第四,它是海南新一代旅游品质品牌形象的走廊。
在这条路上可以看到海南全新的旅游面貌,成为海南旅游的新气象,让游客产生到海南可以不只是到天涯海角一游,反而如果不从这条路上走一走,就没到过海南的感受。
基于对这条路的定位理解。从规划到营运,我们就要研究如何做到“统分结合”?什么叫“统分结合”?我现在说的这些定位,可能有些不是我们能够大包大揽,1000多公里长,只有一个政府平台的业主。我并不赞成这个政府平台业主把这1000多公里长的路“一竿子插到底”,都由它来做,我相信肯定是做不好。如果采取分段招标,或者方案招标,这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功能上可以分,有些基本功能必须政府承担。什么是基本功能?这条路上的基本功能三种:车行保障功能(电动车充电桩、统一规范标准的加油、服务区设置、交通安全事故的快速处理机制等);人行保障功能(医疗、厕所保障等);安全保障功能(全监控、夜行安全保障等)。这些就应该统一起来,如果这再分开就做不好。这里面有些点是无法用盈利与不盈利去判断,有些是可以盈利的,就比如全程旅游公路的服务,政府作为业主方也好,作为公路的投入方也好,本身要研究在“统”的情况下的盈利途径与盈利点。
加强环岛旅游公路的活动研究
这是一条公路,不只是用来开车的,更是让人来体验的。我们今天讨论这条路,其实是在讨论一个旅游产品,这跟领导的要求是一样的,这个旅游产品是什么?就是活动研究。游客到海南,到这条公路上的活动需求,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80后、90后、00后,他们需要什么?这条路上的主力市场细分,主力消费群首先要区分清楚。我们现在都强调旅游规划差异化,但更需要多样化,规划单位做了非常好的功课,我非常赞同上午规划中提到的“小”与“大”结合,但我觉得很糟糕的是我们紧紧扣在驿站上,说再请一批专家来进行建筑设计。做旅游项目,我一直认为营运必须前置,只有先有营运的确定,才能做建筑设计,哪有先做好建筑设计再来做营运的,别最后搞成所有驿站成为公路服务区,那就是很糟糕的状况,它必须是每一个都完全不一样。游客如果每行驶200公里下来,看到的都是一模一样的厕所,一模一样的服务区,里面卖一模一样的商品,这不应该是存在旅游公路上。这个差异化导致我们要强调活动需求的研究,由活动来研究产品形式,由产品形式决定建筑形式。这里面我顺便提一个建议,我看到上午规划里的大型驿站,30公顷,我觉得太小,现在大型旅游目的地至少是2000亩,但这类大体量产品在这条路上也不用多,但是每一个都是精品,每一个都是很纯粹的旅游产品,不要夹杂着只是一个概念化的东西。我上次到海口看一个互联网小镇、一个种植园,我觉得这怎么能叫互联网小镇呢,就是挂几块大屏,有几个网购概念,游客大老远到海南来看这个东西吗?种植园也只看到产品,种植的过程体验没有好好做起来。几年前,我们在跟英国的一个团队接触,他们项目中有一个组,让我们大吃一惊,这是在国内的旅游规划院里面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们有一个活动研究组,比如亲子活动,他们从当地实际出发专门给设计很多套产品,我们就应该做这些,比如我们做100个活动方案内容,从里面选出好中加好,优中加优的5个,这样才能做好。
加强项目管理的顶层设计
这条公路的品质决定了这条公路的生命力,决定了这条公路的产业地位。海南旅游名声显赫,但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口碑比什么都重要,青岛一只天价虾,可以毁掉很长一段时间的口碑,现在许多旅游项目管理就是“屁股指挥脑袋”。产权的拥有决定了管理的纯粹程度,试想一下,这1000多公里长的路,有各种不受约束的业主来经营,这就很难来保证统一的项目诉求。所以我认为怎么来做一个顶层设计,从资本的层面上,有一个机制来管住;所有质量的考核,比如沿途服务点的价格,吃东西的价格,厕所质量等。我个人体会,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占到50%,管理不行,再好的景区,游客也不会来,特别是对度假客人来说。海南在这方面,我相信肯定有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怎么让这条路成为全国旅游放心消费的一条路,让游客在里面消费是最合理的,是最安全的,服务是最人性的,旅游体验是最顶级的,这个就要从顶层上来做。
加强项目投资模式研究
我刚才说过了环岛旅游公路是个大产品,可能好多项目要做政府性投入,现在沿路这么多的点都有一个业主投,可能有利有弊,这些点如果要五年内全部铺开,弄得不好,好心办坏事,从此以后把海南仅存的下一步旅游发展资源点都一股脑的透支光,质量又跟不上,反而不行。我觉得在于成熟一个推出一个,以更加实事求是的状态,而且要有一定的验收标准。现在我们都知道,房产也不让搞了,但这些项目都是重资产投入,老老实实做旅游项目靠经营投入回报是很漫长的,各种资金来倾斜很困难。我们怎么来解决重资产投入回报慢的问题?比如环岛旅游公路项目可以成立项目基金,基金是有政府参股的,也有外来投资者,这也是市场化的形式。还有做专项信贷的,比如国开行支持这个项目,做这个项目从信贷上可以解决30%-40%。还有一个资源的取得,怎么把土地(都是低容积率的,千万不能建高容积率的)分成允许租用地、或建筑用地,或多种形式存在,这些都是要素配套,对实实在在做项目来说,最关心这个。总体想法,我们所有做的工作要保证这个决策不走样,我们今天讨论环岛旅游公路,最后要真正能够达到目的性。
我个人特别看好环岛旅游公路这个创意与决策,我也坚信未来我们会看到这条环岛旅游公路成为海南旅游的著名品牌。我个人认为,建筑上不要一味求洋、怪,以本土化、小体量的建筑为主;景观上以少干预为主,不要做过多的公园景观,保留基本设施,对现代人来说在这条路上行驶,基本的设施是WIFi,随时随地可以下车,拍照上传朋友圈,这就是基本的设施,有些地方是不是都建绿、都建花,我觉得不重要。所以我相信这条路是海南未来真正的景观之路、人文之路、品牌之路、生活之路。旅游就是生活,在这条路上走一路,要感受一路海南的生活、独特的海岛生活,这是这条路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2018年6月21日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往期推荐:
乡村的振兴,需要乡贤和匠人这样的主角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水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