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是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财经新媒体,拥有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一类)。以手机客户端(APP)等为主要传播平台,以“权威、前瞻、专业、亲和”为特色宗旨,传播财经资讯、解读经济政策、讲述商界故事,打造精英的财经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儿天空  ·  阅文2024年会将于2月28号在新加坡圣淘沙 ... ·  2 天前  
解放军报  ·  起床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新经纬

曾经的“逃学少年” 在奋斗中逆风翻盘

中新经纬  · 公众号  ·  · 2020-10-28 09:26

正文



甘肃省陇南市哈达铺站是兰渝铁路和兰成铁路的枢纽站,但这里却没有一趟可以直达宁波的火车,需要乘火车至兰州站中转,全程超过35小时。
这是任胜军通往新生活的时间。
大学毕业后,同学们大多留在离家更近的兰州工作,但任胜军却选择来到了离家2000公里以外的港口城市宁波,他说自己喜欢外面的世界。
任胜军从助学圆梦班毕业后就职于一家 500 强石化公司
01 一次闯荡 成就“差生的逆袭”
任胜军在宁波有两个发小,两年前退伍后他曾经来找他们玩了几天,但他没想到自己会再次来到这里,而身份不再是一个游客。
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任胜军被一家宁波的500强石化公司录取,这家市值超过2000亿的上市公司在股民中颇为知名,但对于不少兰州石化毕业的学生来说,这里并不是优先选择,他们更喜欢离家更近的兰州和新疆。
可任胜军不这么认为,“之前我们有一门课叫就业创业,当时有好多同学都问老师,‘我们是留在我们西北好,还是去南方更好一点’。老师说过一句话,我现在印象特别深刻,他说‘贫穷有贫穷的原因,发达有发达的原因’,我觉得南方肯定是有比咱们西北好的地方,就想来看看,当时其实没什么犹豫。”
任胜军敢闯,这一点班主任车泽伟在他上学的时候就发现了,“他很有自己的想法,打心底里不想满足现状,想去挑战,即使过程很残酷。”
任胜军所在助学圆梦班的班主任车老师
“在外闯荡”对于任胜军来说并不陌生,14岁时他就曾经和哥哥离开家乡前往外地。由于爸妈常年在外地打工,任胜军一直过着留守儿童的生活,逃课摸鱼是小学时的常事儿,成绩常年垫底。对于学习失去信心的他14岁和哥哥一起前往父母打工的地方,想在那里谋生活。
但当地的亲戚打消了他“辍学打工”的念头,“他说我还那么小,不上学干啥,反正是义务教育,这里也是可以报名的。就让我报名先上学去。” 就这样,任胜军再也没有辍学。
不仅如此,在外地重启学业的他因为有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以及一个严厉的班主任,意外收获了成绩的突飞猛进,而这场“逃学打工”的经历也成为了他“差生逆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
02 独自打工 能为家里分担多少就分担多少
任胜军的家在哈达铺火车站附近,与工业化又现代的火车站不同,几公里外的小村子维持着古朴又原始的样子,他的家尤其是这样。
任胜军家一共有两兄弟,在哥哥的记忆中,由于务农的收入非常有限,父母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常年在外面打工,两兄弟的学费一直是家里很大的负担,“我记得好像我们读一年级的时候,学费总是交不齐的,那时候应该也就十几块钱,但就是没办法一次性交齐。”
对于任胜军而言,穷是童年给他留下的重要印象,“因为家里真的很困难,爸妈必须要去外面打工,只剩下爷爷奶奶管我跟我哥。当时家里种的地还挺多,爷爷奶奶其实也顾不上我们。”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他高中阶段。

任胜军的爷爷在家里务农
上高二后,为了准备高考,任胜军重回老家读书。“当时压力确实很大,但特别巧那年家里一个人都没有。我爸妈本来就在外地打工,刚好爷爷奶奶和哥哥嫂子他们也都去了外地,家里就剩我一个。人家其他考生家人至少还能给做个饭,我高考时家里一个人都没了,”虽然心中感到失落,但他一直没跟家里人说过这些。
在高考的关键之年,任胜军独自面对了很多成长的烦恼。模拟考试后,在综合考虑后他主动选择了单独招生考试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之所以选择石化行业,也是因为听说薪资待遇相对来说高一点,“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感觉我应该早早毕业,早早去挣钱,为家里面分担一点。”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任胜军虽然兴奋,但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也让他提前感受到了经济压力,在录取后不久他就踏上了“打工之旅”。“5月中旬考完试,我就去兰州打工了,能为家里分担多少就分担多少。”
当时,任胜军在黄河边的一艘游船上当保安,值夜班,从晚上11点到隔天中午12点。经常船上所有人都走完了,他负责把每一盏灯关掉,有时候他会一个人在包厢里坐着,有一种自己承包了整条船的快感。那一刻,他觉得生活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三个月赚了9000块钱,至少大一第一学期的生活费不用顾虑了。”任胜军笑着说。
03 从大学到部队,在严格自律中蜕变
2016年,任胜军入读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同年,响应国家扶贫扶智的号召,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携手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在这里设立“思利及人助学圆梦班”,从任胜军所在的专业选出40名建档立卡贫困生,提供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补贴等共计60万元,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原本学杂费一年一万多,占了家庭开支近三分之一,有了这笔资助,家里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任胜军哥哥回忆说。上大学后,任胜军就没有再向家里拿过钱。
任胜军还记得,当时是入学军训期间,他和几十个同学被一位留着平头、看起来雷厉风行的老师叫到跟前,开了“助学圆梦班”的第一次班会。这位老师,就是他的班主任车泽伟。
车老师当过兵,对学生要求极其严格,仿佛“行走中的军令状”。由于石油化工专业的特殊属性,这一行在工作中出不得半分意外,在学习阶段,学校对学生实行的就是半军事化管理,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格外严格。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根据高考成绩和军训表现,车老师让大家自主报名成为班委,曾经错失过做班长机会的任胜军当时没有犹豫就报名做了班长。“我告诉他,你要当我的班长,学习要做到前面,工作也要做在前面。我希望他是一个强者。” 在车老师的严格要求下,任胜军经常一项工作返工近10次。
一次班级活动中任胜军负责制作一段纪念视频,但由于缺少经验,任胜军用手机拍摄的原始素材完全失真无法使用。“他直接把我和团支书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我特别不服气,当下就不想干了,”任胜军笑着回忆起这段经历。
在车老师看来,“爱打退堂鼓”是任胜军最需要克服的性格弱点,“一遍一遍反复,实际上就是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你是带着使命和职责工作的,个人的困难自己要想办法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我们会来帮你,但是你要有坚定的目标。”在老师的开导下,心情平复后,任胜军主动寻求学校管理部同学的帮助,在反复修改后,最终交出了合格的成品。
车老师的做事风格让任胜军耳濡目染,也让他重拾了几乎每个男孩子都有的“军人梦”,大学二年级,任胜军踏上了和班主任相似的人生轨迹,成为了一名军人。“任胜军对自己要求很高,所以他在部队表现很好,去了一年就当上了班长。”车泽伟欣慰地说。
“人们都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去部队两年,对我影响确实很大,”军队有更严明的纪律,任胜军表示,“我比以前更能吃苦了。像现在到企业上班,很多人有可能接受不了倒班制度,但是我就不一样了,因为之前参军时每天都要上哨站岗,我基本上无缝衔接。”
虽然已退伍两年多了,但在任胜军的老家,他房间的被子依然是整整齐齐的军被叠法,宁波的宿舍也布置地井然有序。

任胜军老家房间的被子依然叠得整整齐齐
助学圆梦班和部队生活改变了任胜军的生活轨迹和看待世界的态度。“我曾经受过别人的帮助,也希望能为周围人甚至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我选择当兵的另外一个原因。”
04 从受助者到施助者,让教育改变下一代人
由于“助学圆梦班”的学生全部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车老师鼓励学生自立自强,转换身份,从受助者成为施助者,在上学期间,特别组织了一个公益项目。“我们在岷县资助了几位贫困留守儿童,这其中有单亲家庭的,还有父母失去劳动能力的。全班同学共同资助他们完成学业,而且这不是一个短期的计划,会持续8年,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车泽伟介绍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