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朋友来提问,问我有没有可以体现解读《毛选》水平的样本康康,我用工作中一个不少人针对朋友这个所头痛的问题的定义加以解释,这个朋友给出的评价是“挺贴近实际的”,外加两个大拇指。
这个朋友的总结很精准,我是个实用主义者,读书就是为了学以致用,读《毛选》确实可以指导到个人工作实践中来,这才是我一直推崇《毛选》的原因。
1
比如我们在工作中,大部分人都想要加薪升职,想要快速发展,但是怎么操作实现目标很关键。
读了《毛选》,其操作的精髓在于第一步首先做战略选择,比如《毛选》在分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时候首先就是基于战略选择。
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一九二八年十月,距离全面抗日还有八年多时间,当时的TG还比较弱小,中国国内主要势力还处于军阀混战时期,蒋介石还没做到一家独大。那个时候写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而且能存在,就相当于一个班级里面排名10名开外的学生对未来成为第一名很有信心,而且思路清晰。
第一,它的发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
这个结论是直接正视条件的可能,正视现实所得出来的结论,帝国主义因为控制力强大,利益集团力量庞大,又能对自己国家和殖民地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想要在这样的国家直接发展红色政权很难,因为容易因为力量悬殊被镇压,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这就好比一个员工的潜力再好,但是公司马上就要倒闭了,不给他成长空间,员工也很难有好的结果。
做实事不能靠成功学,靠一门子打鸡血就能行,得看条件的可能,得看发展空间有么有,得有机会。
这也是任何夕阳行业和快速下滑公司都不能去的原因,去了天才都能给折腾成普通人,因为时机不对。
想要发展速度快,就要去发展速度很快的公司,去处于上升期的行业,搭车发展事半功倍。
求职去一家公司,去一个岗位,就必须要对这家公司的状态加以评估,要看清公司所处的状态。
2
第二,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士兵群众曾经大大地来过的地方,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
这是考虑了地利的要素。因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在某地经历过,有群众基础,有充足的资源和人脉,做起事来就非常高效。
这就好比一个人要开一家汽车配件厂,就需要开到汽车产业集中的地方,具有产业集群效应,能极大的放大自己的优势,快速发展。如果把厂开在了零产业的地方,需要个零件都需要从很远的地方购买,影响机器开机,毫无效率,就根本没法在市场上立足。
马云当年为什么选择在杭州开阿里巴巴,而不是在北京,就是因为杭州处于长三角的位置,拥有庞大的中小企业群。如果马云当年真要在北京开阿里,估计很有可能就挂了,长三角才是中小企业的聚集地,北京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已。
同样找工作,要去专业内大部分公司都集中的地方去找工作,而不是去行业内公司几乎为零的地方去工作,行业为零公司为零,能获得的收益一定是很少的。
比如要玩金融行业,就得去北京和上海,要玩互联网,北京、深圳、杭州都不错。
3
战略选对,后期的发展就会事半功倍,这个道理在个人工作当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了《毛选》中还有许多智慧可以用在普通人工作当中,促进个人发展,值得一读。
4
用实用主义角度读《毛选》,不仅读书,还要促发展,促赚钱。
已经专门建了《毛选》的读书群,继续招收读友,今年打算带一千人一起读《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