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往不利
投资,相时而动,方能无往不利,讨论房产,股票基金,互联网等方面的投资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大师出品紫砂壶,古雅质朴 ·  11 小时前  
为你读诗  ·  手执五福杯,紫气东方来 ·  昨天  
国家大剧院  ·  天荒地老,心事难平 |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无往不利

正本清源内卷化

无往不利  · 公众号  ·  · 2020-10-13 07:00

正文


正本清源内卷


一、 似是而非 的内卷化
有些概念大家 经常看到,也明白一个大概意思,但是并没有彻底搞清楚。
内卷化( Involution ,就是 这种 典型的 让人 似懂非懂 概念

很多大坑,都和 内卷化 相关
所以 我们 非常有必要搞懂一下 ,否则你跌到坑 都不知道 ,还自得其乐

这个词 本来是 社会 经济学领域一个非常生僻的词。
就算 在英文领域,这个词用 的不 ,并不是什么流行词汇。
但是 前几年, 这个词 在中文互联网上慢慢火起来 ,变得在 各个领域 非常流行。

现在 连小学生都知道“互相攀比谁做作业更晚”,就是典型的内卷行为。
请停止你的内卷行为
难怪有 经济学大 说,搞不好有一天,“租值耗散”也会变成一个流行词汇。

百度百科上是这么解释内卷化的:
内卷化,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估计 ,大部分人看到这个定义后,都有一种不够通透的感觉。

世间的“停滞 不前 ”实在是太多太普遍了,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并非 所有的停滞都叫内卷化。

是我们遇到的 第一个问题,就是概念上太简略,不清晰。
我们 遇到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定义和例子完全脱节,中间是断开的。

比如有人举例 说明 内卷化
例1:电影院第一排的人站起来看电影,第二排的人就看不到,也站起来。
接下来是第三、四排。
结果电影院的人全部都站起来,但是观影效果也没有更好,反而站着更累了。

例2:工作也是一样的。
奋斗B每天搞到晚上12点,搞的大家不得不跟着搞到12点,连洗澡的时间都快没有了。
效率提升了没有呢?工资涨了吗?
根本没有,只是比以前更累了。
很多人都认为, 这就是内卷化。
这些例子就有点像过度 竞争 和那个什么 “发展停滞”的定义又有点不一样。

事实上,内卷化的含义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就是社会经济学领域最原始的那个意思。
一个,就是 后来 网上衍生出来的 其它含义

当然 ,内卷化这两个含义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所以, 不明白这其中的关键, 搞不懂才是正常的。

二、 一语道破 内卷化
内卷化, 最早出现在艺术领域
原本的含义 指的是那种“低层次的复杂化” 艺术

有个美国人类学家 Clifford Geertz 在调查爪哇的水稻农业的时候 ,将这个词 引入到 社会经济学领域
他还写了一本书,叫做《 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

这本书讲的就是爪哇岛的农业只能简单重复生产,无法升级到更高的模式。

所以,要理解这个词,从英文的角度 看得最 透彻

与内卷化( Involution )相反的词是什么?
出乎人的意料,这个词 居然 Evolution 就是进化论那个 “进化”

众所周知, Evolution 其实翻译成“演化”更为合适。

这两个词,都有一个词根 v olute
这个词根的意思是“ 滚动 ,螺旋 ”。
其中进化这个词的前缀是“e x ”,就是向外 的意思。
而内卷 化这个 词的前缀是“i n ”,就是向内 的意思。

从某种程度上说, 进化和内卷本质上是一个 硬币的正反面
只不过发展的方向不同 成为了 截然 不同的东西。
简单的说 ,进化, 你可以叫 外卷化 ,而向内的 演化 ,就是“内卷化”。

向内演化,并不 一定 是什么坏事。

这个和点错科技树还不太一样。
点错科技树就是 方向 完全错了,这个行为应该马上停止。

内卷这个破事,就是你不能完全否定它的合理性。
但是你要朝着这个方向一直走,就会掉到一个大坑里面。

向内演化怎么演化呢?

汽车工业的开创者亨利.福特说:
如果你问你的顾客需要什么,他们会说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
显然, 在汽车没有发明之前,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一辆马车变成一辆更快的马车,就有点向内演化的意思

你不能认为 “把马车搞的更舒适、更快”就 是一件坏事。

大家知道, 马车升级到汽车,这个叫做进化。
但是 对于马车过度发展,那就是典型的内卷化。
一辆马车,你再怎么弄,也不会变成一辆汽车。
这就是停留在一个低层次的阶段,无法升级成更高的模式。

为啥这个 词这么 流行呢?
那是和内卷的一个特性有关系。
内卷化是 努力无效 典型 情况

在内卷状态下,努力并非没有回报,但 只是低层次的重复, 无法升级到更高模式。
努力 不但 是无效的,而且 可能是负效果。
就像掉进沼泽一样,越努力 可能 会越陷越深。

简单的说,就是你经常加工资,但是你还是买不起房。

大家知道,努力和奋斗是很多人的希望,甚至是唯一希望。
他们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努力终有回报 ,越努力越幸运
这个是很多人的信仰。

如果努力都没有效果,那生活还有什么希望呢?
这就意味着希望的幻灭。

这个就是内卷 化这个 词能火起来的社会心理因素。

在这种心理因素的驱动下,所有“努力无效”的典型都被拿来贴到内卷化上。

比如前面说的奋斗B的例子。
这些例子说的实际上是进化论中的“红皇后假说”。
这个现象本来就 是有 “学名” 的。
羚羊每天必须跑赢最快的猎豹,否则羚羊就会被吃掉。
猎豹每天必须跑赢最慢的羚羊,否则猎豹机会被饿死。
于是,猎豹和羚羊在速度上进行军备竞赛,最后谁的处境都没有得到改善。
本质上还是留在原地。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中红皇后说:
在这个国度中,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


所以,这种现象就命名为“红皇后假说”。
由于 这些 也是努力无效的典型情况,所以也被归入内卷的行列了。

网上说的“内卷”, 真不一定和原来的“内卷”有关系。
我看了一下, 基本上可以归为下面几类:
红海恶性竞争
内耗内斗
大公司病与体制化
军备竞赛
马尔萨斯陷阱
边际效应递减
阶层固化
。。。。。。
我们可以这么看,内卷原始的定义,可以称为狭义的内卷。
内卷的原始含义 加上其它努力无效的例子,可以称为广义的内卷。
语言,随时在发生变化,内卷这个词 迟早被 加入的这些概念重新定义。

现在我们说的内卷,就好像一个原始的果核加上后来长出的果肉。
这些共同组成了一个叫做“内卷化”的果子。

很多例子,并 不一定都是 原始 内卷 那个含义 ,但是都是深深的绝望。

从这个角度看,内卷的含义就非常清楚了。

三、 内卷的迷惑性

向内演化,这个角度确实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现象。

内卷原始的定义,有一些比较精妙的地方。

我觉得最能体现这个精妙之处的,就是《红楼梦》中的 茄鲞 这道菜。
这道菜出名的原因,就是因为做起来极为繁复,工序非常多。
一个茄子丝, 要九蒸 九晒,还要拿十几只鸡来配。

其实这道菜既不好吃,也没有营养。 (千万别点)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这种繁复的工艺是高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