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象外
象外,把艺术拉出圈外——和更广阔的世界产生连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刘诗诗,困在舒适区 ·  18 小时前  
哈尔滨日报  ·  索菲亚景区发布公告:营业时间调整—— ·  昨天  
哈尔滨日报  ·  亚冬会:黑龙江运动员贡献中国金牌超4成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象外

不限媒介的水墨艺术还能怎么玩?|最后一周,等你来show~

象外  · 公众号  ·  · 2024-07-03 11:58

正文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2024年4月30日 — 大华银行 (中国) 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大华银行中国”) 正式启动2024“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

本届大奖是去年“校园水墨艺术大奖”的升级版, 增设了新锐艺术家组别,且在参赛规则上打破媒介限制, 接受架上 作品、立体作品以及综合媒介作品参赛, 以期激发更多创意火花,发掘多元水墨艺术人才。

2024年7月10日 (含) 投稿截止 ,仅剩最后一周,用作品让我们认识你吧!
2023年,大华银行中国推出了首届“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推动水墨艺术在青年艺术家群体中的传承与创新。首届比赛15位获奖选手的作品也已开启了全国各地巡回展览。

看看去年的年轻人们做了什么: 传承与创新,年轻人们在用水墨做什么?



年轻的艺术家们,
集合!
2024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

奖项设置

特设两大组别:  校园组、 新锐艺术家组。

校园组

金奖、银奖、铜奖以及“大华银行最具潜力艺术人才” 奖。

新锐艺术家组

将从入围作品中评选出备受瞩目的“大华银行年度新锐艺术家” 奖。

校园组和新锐艺术家组的最终入围作品将在2024年FutureLab和位于上海陆家嘴的大华银行艺术画廊展出,并有机会在大华银行位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东南亚的所属画廊或合作机构展出。
“大华银行年度新锐艺术家”获奖者将获得主办方独家邀请,举办个人专题展览,以此展现其艺术成就和独特视角。

除奖金和展览机会外,获奖者还将享有一系列后续发展机会,如其获奖作品作为大华银行中国年报封面画作,参与驻地艺术家项目、艺术家作品委托创作项目,以及获得与艺术界专家、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和画廊主交流的机会。

评委阵容

由左至右:张子康先生、陈侗先生、邱岸雄先生、吴蔚女士、劳伦斯·何浦林先生

大赛评审团由艺术创作、学术研究、艺术评论、艺术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阵容如下:
美术馆管理者、策展人、艺术家、教授、博士导师 张子康 先生
教师、艺术家、出版人、批评家 陈侗 先生
艺术家 邱岸雄 先生
出版人、批评家、策展人 吴蔚 女士

香格纳画廊创始人 劳伦斯·何浦林 先生

评审团将对每位参赛者提交的作品及作品集进行综合评估,过程将遵循以下标准:原创性、创新性、美学表现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观念与语言上的探索与创新,以及作品在当代语境中的相关性。

参赛条件

不限媒介:接受架上作品、立体作品以及综合媒介作品参赛。

校园组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且为国内或海外大专院校在校学生 (含2024年毕业)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认证大专院校的有效学生证明的在校国际留学生 (含2024年毕业 )。
新锐艺术家组
由评审团成员推荐产生,面向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35周岁以下的艺术家。

报名及作品提交

所有参赛者须在 7月10日 (含) 之前,通过UOB and Art微信小程序免费报名并提交作品。

扫描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

特别声明

敬请注意,进入“UOB and Art”小程序,即视为您同意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为进行本次活动之目的收集、使用、处理、存储您的【个人信息】,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将有关本次活动中收集的【个人信息】用于其以营销和宣传为目的活动和资料中。

大华银行中国董事会、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评委、颁奖嘉宾、FutureLab创始人周铁海与获奖选手合影。

大华银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兼集团传播与品牌策略管理部主管叶杨诗明女士表示:“2024年,大华银行中国迎来发展的40周年。在与社区同行的路上,我们一直努力推动水墨艺术在多元媒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支持新一代艺术家引领水墨精神踏上更为辽阔的未来。在这一特殊时刻,我们很高兴即将开启新一届‘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在传承‘水墨精神’的同时,更进一步拓展了对‘水墨’的定义,为参赛者提供更广泛的创作舞台。我们期待通过该奖项,见证并支持青年艺术家们在这一传统艺术领域中的突破与成长。”
2022年9月, 青年艺术家袁隆把山水园林搬进了大华银行艺术画廊。 以“園”为主题, 艺术家用雕塑、绘画、影像、装置以及声音重构了一个艺术园林。

袁隆把日常自然游历中的树绘画下来,进行数字化处理,变成流动的影像, “这块屏上的树是从汤显祖的故居江西抚州抢救下来的,上千年的古树,现在在上海,数百年前可能汤显祖也在这棵树下,当想到这个的时候会很感动,我们在和古人对话”

“園”展览现场,大华银行中国艺术画廊,2022

袁隆 出生于上海,从小学国画,本科在上海大学学习油画,硕士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纯艺雕塑专业,很长一段时间,袁隆深受古典艺术熏陶。

更多展览信息: 袁隆:用雕塑、绘画、影像、装置以及声音艺术重构园林。

鼓励年轻人打破材质束缚,大华银行以实际行动支持艺术家对水墨边界进行拓展 “在当代艺术的情境之下,水墨,更多的是一种材料,而不是一种画种和艺术类型 ”,艺术批评家沈语冰曾说。

在大华银行艺术画廊,艺术家们跳出纸本和二维空间,用不同的艺术语言探索水墨艺术精神。 2023年3月,大华银行艺术画廊举办了史金淞、杨 泳梁双个展“对影”。

杨泳梁的 《不朽之境》 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创作了 一件所有人都能看得懂的中国水墨画,艺术家忠恳的参照了宋元绘画,呈现了一个可走入的全景式中国山水。 始于传统的“卧游”,但《不朽之境》确实有一些超出传统的部分, 当我们摘下VR眼镜,视线回到展厅,身处城市,我们不自觉地开始思考自身与自然、传统与科技的关系。

杨泳梁,《不朽之境》截图,虚拟现实,2017

史金淞、杨泳梁双个展 对影 展览现场 大华银行
杨泳梁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水墨画和书法训练, 小时候在嘉定出生长大,始建于宋代的秋霞圃是他儿时乐园。杨泳梁关注思考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使用碳纤维、航空铝合金、紫铜、黄铜、不锈钢等材料, 史金淞创作了一片竹林,远看 与古代文人的心境相连,让人心生亲近,靠近它们,立刻意识到竹叶锋利,充满危险。

1969年出生于湖北当阳的史金淞参加过“八五新潮”,是中国当代最活跃及最具代表性的雕塑家之一,他的作品 在创新 与传统 之间保持了很好的张力,同时 调动观众的情绪,挑战我们的固有观念。

史金淞,《未来诗学研究·竹谱》,3D打印碳纤维、航空铝合金、紫铜、黄铜、不锈钢等,现场装置尺寸可变,2022, 对影 展览现场 大华银行

更多展览信息: 传统与科技,当代艺术如何超越期待?

想要在创新 与传统 之间保持一种张力,意味着在 传承水墨精神的同时拓展水墨艺术的边界。以此为出发点, 本届“ 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 在参赛规则上打破媒介限制, 接受架上 作品、立体作品以及综合媒介作品参赛。 鼓励年轻人跳出二维平面,发挥创意 ,以期发掘更多元的水墨艺术人才。
作为亚洲艺术的坚守者, 通过展览和一系列艺术活动, 大华银行致力于推广水墨艺术的发展。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大华银行便开始支持本地艺术发展并开始收藏新加坡艺术家的作品。今天,大华银行所收藏的艺术作品已超过2600件, 主要为东南亚资深及新锐艺术家的作品。

大华银行以艺术连接社区,并借此积极推动社会的发展。作为亚洲艺术的坚守者,大华银行通过一系列特色的视觉艺术项目、艺术合作和社区艺术活动等形式,为公众提供更多接触艺术的机会。












象外近期文章


全能琪:旧梦与暗流。
山本捷平|没理由的反叛,是一种怀乡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