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网
财经网微信,用财经思维勾搭一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参考报  ·  正式上线!每天超3万人次使用 ·  19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化纤边角料制成被芯?苏州通报! ·  23 小时前  
财经杂志  ·  2024年结婚登记数量下探,创45年新低背后 ·  昨天  
经济观察报  ·  黄金价格涨到位了吗?重磅买家入场在即 ·  3 天前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  3 天前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网

海航第三届社会责任论坛:企业应该责无旁贷地参与和践行社会责任

财经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1-27 19:36

正文

当今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为人们所关注,企业人文价值的实现有利于企业发展与进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不断加快“走出去”进程,同时将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带向世界。


11月23日,第三届海航社会责任论坛在海口希尔顿酒店举行,论坛的主题为“一带一路∙企业社会责任”。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马蔚华先生、联合国基金会驻华代表花楠女士等众多来自政商界及公益领域的大咖齐聚一堂,“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企业在未来将承担起怎样的社会责任成了与会嘉宾的一个讨论热点。


在分论坛上,各路嘉宾以“新时代、新发展、新责任”为主题,围绕让公益与科技创新性融合、拥抱新时代共创新绿航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推动我国公益理念与模式创新,促进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建美丽中国积极建言献策。


>>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应该责无旁贷地参与和践行社会责任


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认为,企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在享受社会环境赋予发展机遇的同时,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对员工、消费者、环境的责任,承担起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企业在自身业务战略中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国家整体形象和软实力的有力支撑,也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致辞


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表示,在“一带一路”的发展当中,海航用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的能力为“一带一路”努力工作。"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除了对社会的就业、税收贡献以外,海航把慈善事业、公益事业、社会责任事业作为同样重要的工作内容。在20多年中,在社会困难救助,医疗、自然灾害救援等方面,海航建立了一系列有品质的社会责任项目。


招商银行原行长兼首席执行官、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招商银行原行长兼首席执行官,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则认为,各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号召,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时候,承担社会责任是必要条件,在我们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候,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应有的姿态。当前,公益和金融的结合已是新公益时代的特点之一,是国际公益事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各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布局,要深入考虑商业文明和公益理念的结合。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公益学院院长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原司长王振耀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公益学院院长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原司长王振耀也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沿线各国不仅需要经济领域的合作,更需要政府间、公益慈善界等各领域的链条性合作。中国企业需要积极主动与国际公益慈善组织对接合作,与各国政府对接合作,实现与世界慈善文明的融合。从而在国际范围的对接、学习与合作中增强民族自信,展现中华文明的价值。


王振耀认为海航做公益慈善做得很好,在全国有示范作用。海航每年都会发社会责任报告,海航做的公益慈善,包括建立基金会、股权捐赠,它的使命感、创新倡导和支持平台,其实是走在中国公益慈善的前列。拿出真金白银做慈善,在国内是相当靠前的。


>>可持续发展与“一带一路”企业社会责任


8月1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代际对话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一带一路”的倡议再次进入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年会的对话内容。“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发展机遇,消除贫困、绿色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见,中国企业在未来将承担起更重要的国际社会责任。财经网CEO兼总编辑程建国、全国工商联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忠明、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静茂、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经济学博士陈浩武、微博打拐和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和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教授赵然等在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与“一带一路”企业社会责任”的分论坛上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财经网CEO兼总编辑程建国表示,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也发生了非常丰富的变化。全国工商联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忠明表示,“先行发展起来的企业应当在这方面做好标杆作用,做好示范效应,带领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静茂则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经济学博士陈浩武认为,公益活动一定要做出人文精神。他呼吁,今后这种公益活动应该更多进入到人文精神的领域。要赋予中国的慈善事业以人文精神,让慈善背后能够充满人类的爱,充满关怀,这样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科技+跨界+公益推动公益事业创新发展


互联网时代,公益所代表的协作精神和制造所代表的科技力量正日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二者都是人类文明得以不断更新迭代、螺旋式上升的两个动力。那么,当下,企业或者公益组织该如何通过跨界和创新的方式,利用科技力量提升公益的成效。在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此问题也展开了深入交流。



当前,公益事业发展的新鲜血液和未来公益事业的主力军---今天的青年公益家们,《财经》杂志高级记者,财讯传媒未来城市主编杨中旭、自然之友理事长杨东平、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姜莹、饭爷品牌创始人林依轮、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理代表Francis Teoh、中国有机农业和CSA农场领军人物程存旺、悦跑圈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吴文业、新浪微公益创始人贝晓超等在论坛上分享了各自通过创新性公益理念和方略改变世界的新经验与新思考。


网络众筹等募捐方式解决了很多人的燃眉之急;人工智能、刷脸技术可以帮助找到走失儿童,让宝贝回家;行走步数也可以通过网络捐赠变成森林……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段,借助智能手机和微博、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化交互工具,当前我国公益慈善领域正在经历着大变革与大发展。快速有效的筹款,获得项目所需的资金支持;快速有效地传播,让最大范围的公众知悉,实现项目目标;让整个公益项目的操作流程以最便捷的方式阳光化,得到投资者、受助者及监管方的实时监督……这一切目标的达成都与科技工具分不开。使用的工具越先进,采用的技术越发达,整个项目就越富有成效。


论坛上,与会嘉宾普遍认为,科技让公益变得更加便捷,文化和创意的能量则激发了更多人参与公益的兴趣和热情。互联网产品的连接力将推动公益在最大范围内普及,让“指尖公益”成为可能。


>>绿色行动:携手共助2030可持续目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