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董事长李革博士表示
:“2017年是药明生物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我们于6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业绩和盈利能力成绩斐然,再次证明我们‘跟随药物分子发展阶段扩大业务’的商业模式取得成功。除了进一步扩大客户基础外,较强的客户粘性,也使得本集团的项目数量录得持续增长。展望2018及未来,全球生物制剂市场生机勃勃,增长潜力巨大,集团的赋能平台必定大有作为。药明生物即将开展的商业化生产项目必将推动我们跃进新时代。此外,我们将继续加大投资,扩建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及聘用更多全球顶尖的专业人才,努力达到‘卓越、极致’。上下同欲,极致者胜。让我们以此共勉,一起成就更多的精彩!”
“凭借‘跟随药物分子发展阶段扩大业务’业务模式之优势,药明生物牢牢把握全球生物制剂市场高速发展之机遇,并将此机遇成功转化成我们的优良业绩。”
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表示
,我们的业务管线随着研发周期不断顺利推进,这使得集团营收和未完成订单量持续大幅增加。2017年,我们的未完成服务订单量同比大幅上升97.5%至4.76亿美元,未完成里程碑付款由2016年12月31日的2,400万美元激增至2017年12月31日的10.02亿美元。
陈智胜博士补充道,“集团进行中的综合项目数从103个同比大幅攀升至161个。我们临床后期(第三期)项目数量从2016年12月31日的3个大幅增加至2017年12月31日的8个,再次显示出集团卓越的执行能力成功令客户基础得以不断扩大。”
作为全球唯一的开放式生物制剂技术平台,集团凭借在研发成本、研发效率和高标准生产能力上的优势,与众多全球领先的医药公司、初创生物技术公司以及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7年8月,我们与合作伙伴 – 哈尔滨誉衡药业将GLS-010 (一种新型PD-1抗体) 在中国以外市场的独家权益授予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rcus Biosciences,可收取高达8.16亿美元的里程碑收入及上市后10%的销售分成。此外,我们还拥有GLS-010的独家生产权,并成为Arcus Biosciences为期3年的独家合作伙伴,以开发其生物制剂药品。这一重大交易进一步验证集团领先的生物技术开发实力。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在2017年8月完成了对药明生物用于生产Ibalizumab的cGMP生产设施的批准前审查(PLI)。
2018年3月6日,Ibalizumab (Trogarzo)正式获得美国FDA批准,本集团成为目前中国唯一通过美国FDA cGMP认证的生物制药公司。这是药明生物首个商业化大生产项目,彰显出本集团已达到了全球领先的质量标准,成为将一次性生产技术用于商业化生产的行业翘楚
,为快速拓展CMO业务奠下坚实的基础,集团发展即将开创新篇章。
因此,厂房扩建计划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2017年12月,使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30,000L cGMP生物制剂商业化生产设施(MFG2)正式投入运营。此外,
上海基地7,000L的cGMP设施(MFG3)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18年4月开始使用。该设施将使我们的临床生产能力翻番。我们也已开始在无锡建设四个新cGMP生产设施:10,000L生物药原液生产设施(MFG4);60,000L生物药原液生产设施(MFG5);生物药制剂生产设施(DP2)以及全新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生产设施(DP3)
。这些设施扩建将进一步帮助本集团推进“跟随药物分子发展阶段扩大业务”的战略以继续扩大客户基础并于未来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巩固行业领导地位。
集团拥有广泛的行业经验和一站式服务平台,持续提升我们行业领先的研发效率。
我们的IND前研发周期为15-18个月,甚至在特定情况下能在9个月内完成交付
,较行业平均周期约18-24个月大幅缩短,强化我们的竞争优势并为病患及客户带来巨大效益。
“药明生物一直十分重视引入业界的专业人才,以确保集团从研究、开发到生产的核心竞争优势。
我们的雇员总数从2016年底的1,624人增长至2017年12月31日的2,543人。于2018年1月,我们十分荣幸,成功邀请到前美国FDA驻华办公室副主任辛强博士加盟药明生物担任首席质量官,协助集团晋身世界顶尖的生物制剂商业化生产商。
”陈博士补充道。
这是生物制剂行业令人振奋的时代。作为全产业链的平台型公司,药明生物为生物制剂研发过程的所有阶段提供支持,与客户并肩合作,客户基础不断扩展,遍布全球。我们已经印证“跟随药物分子发展阶段扩大业务”之策略的成功实施。同时,我们将通过持续加大实验室和生产设施的投资、开拓更多客户、进一步引进全球顶尖的专业人才和开展更多商业化生产业务,夯实本集团的业务发展,迎接生物制剂行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