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之前的世界地图
16世纪后期,在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开始崛起两个大帝国,一个中国(清朝),一个是俄罗斯帝国。
两个帝国从建立开始,就走上了大规模的扩张道路。
在随后的20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翻过了乌拉尔山脉,到达了太平洋沿岸。
而清朝则几乎将整个东亚大陆征服,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在扩张的过程中,两国在原来的蒙古势力范围内进行着长达100年的争夺。
清朝的崛起让广大东亚的游牧地区免于落入俄罗斯手中,为中国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01
清朝的初步崛起阶段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正式宣告俄罗斯帝国的建立。
伊凡四世在位期间,打击贵族割据势力,建立了集权和专制,同时也走向了扩张的道路。
1552年,伊凡四世灭喀山汗国,1556年灭阿斯特拉罕汗国,接着又吞并了大诺盖汗国和巴什基尔亚,占据了北高加索地区。
1558年,他发动了立窝尼亚战争,企图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但是最在1583年宣告失败。
伊凡四世时期的俄罗斯
1557年,伊凡四世开始派遣军队越过乌拉尔山脉进攻西伯利亚汗国,开启了征服了西伯利亚之路。
1579年,西伯利亚汗国灭亡,俄罗斯很快便在鄂毕河流域建立了殖民据点,以作为进一步的扩张。
此时的俄罗斯帝国的面积已经达到了398万平方公里,而伊凡四世继位之初才280万平方公里。
不过伊凡四世去世后,俄罗斯陷入了一段时间的内乱之中,直到1613年罗曼洛夫王朝建立。
同时期的中国还处于明朝中期,其疆域面积大约为400万平方公里。
此时的女真族已经脱离你明朝的控制,走向了建国的道路。
从成化后期到嘉靖和万历年间,建州女真的经济发展了起来。
当时女真“各部蜂起,各自为汗”,互相攻占不断。
明朝和女真族之间相互战争,在嘉靖后期,明朝还在辽东修建长城以防范女真族的进攻。
女真族
1583年,努尔哈赤以“兵不满百,甲仅十三”起兵,开始了统一建州女真的伟业。
到1588年已经消灭了苏克苏浒部、浑河部、完颜部、董鄂部、哲陈部,宣告了建州女真的正式统一。
1593,海西女真的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四部联合蒙古科尔沁部、和长白山等九部三万人进攻建州女真,最终被努尔哈赤击败。
从此,努尔哈赤开始称霸女真各部。
1601年,努尔哈赤吞并哈达部。
1607年灭辉发部,1613年征服了乌拉部。
但是在灭叶赫部的时候,遭到了明朝的插手,于是战争开始从女真族内部的战争转为建州和明朝的战争。
1619,努尔哈赤和明朝发动了萨尔浒战役,最终明朝惨败,此后努尔哈赤对明朝战争从被动转为主动。
同时,这也为女真族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努尔哈赤
在统一女真族的战争中,女真的国家制度也不断走向成熟。
1587年,努尔哈赤制定国政、法令,创立“女真国”,初步建立了国家制度,人口达到15000多人。
并在两年后定都赫图阿拉,自称“建州等处地方国王”,后金建立和争夺辽东:
1616年,努尔哈赤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宣告建立“金国”,史称“后金”,年号“天命”,正式和明朝分庭抗礼。
1621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1625年又迁都沈阳,沈阳也就成为了后来清朝的“盛京”。
这个时期的女真族和俄罗斯族同时崛起,但是女真族的势力还无法和俄罗斯相提并论。
俄罗斯已经成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帝国之一,而努尔哈赤的“后金”才占据吉林、辽宁一带,面积仅仅几十万平方公里。
同时期的东亚局面
02
俄罗斯的东进和满清入关
1613年,罗曼洛夫王朝建立后,俄罗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沙皇罗曼洛夫在俄罗斯建立了绝对专制体制,继续打击贵族。
他建立了一支新兴的军队,加强了战斗力。
随着俄罗斯的重新强大,俄罗斯又重新开始对外扩展的道路。
17世纪初期的俄罗斯,还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其北部虽然有北冰洋,但是却不适合通航。
于是,俄罗斯制定了一个颇具野心的扩张计划,向西要打通波罗的海通道,向南要通向黑海,向东则要到达太平洋沿岸。
在这个野心计划的推动下,俄罗斯开始四面出击。
俄罗斯扩张地图
1632年,俄罗斯已经进入了西伯利亚中部的勒拿河流域后,建立雅库次克城,该城成为了俄罗斯侵略布里亚特蒙古的基地。
1636年,俄罗斯已经推进到了鄂霍次克海(中国称为北海)。
1643年,雅库茨克督军戈洛文雅库茨克城迁于勒拿河河的东岸,从此,雅库茨克成为了俄罗斯侵略远东地区的据点。
此时的黑龙江疆域成为了俄罗斯侵略目标。
而同时期的中国,正进入了明清交替时期。
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
皇太极在国内进行了大量的改革。
政治上,引进明朝的制度,完善了八旗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限制于满洲贵族的势力;
在经济上,提高汉族的地位,以恢复经济生产;
在文化上,建立科举制度,大规模的翻译汉族的书籍。
他已经不满足于只做女真族的首领,要做满汉蒙以及朝鲜各族的共同领袖。
他称呼明朝为“南朝”,认为明朝只是一个割据政权,需要统一。
1636年,皇太极正式宣布称帝,改元“崇德”,建立了清朝。
皇太极
在皇太极时期,清朝的也进入了全面的扩张进程里。
1627年和1636年,皇太极两次东征朝鲜,使朝鲜成为了清朝的附属国;
1634年到1643年,皇太极三次派军北征黑龙江各部,统一了野人女真地区;
1628年到1632年,皇太极两次亲征林丹汗,将漠南蒙古纳入了清朝的版图;
1627年到1640年,皇太极对明朝不断发动了战争,使得明朝的势力基本退出了山海关。
此时的清朝面积已经达到了270万平方公里,和明朝已经不相上下。
明末时期亚洲大陆
1644年,李自成灭明朝,汉地地区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于是多尔衮率领清军乘机入关,并迁都北京。
在清朝入关的20年内,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和宏光、隆武、永历等南明政权,基本统一全国。
康熙继位后,又平定了“三藩之乱”,消灭了郑氏割据政权,将台湾岛纳入版图,彻底统一了汉地十八省地区。
此时的清朝的面积面积已经突破了600万平方公里,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
统一汉地的清朝版图
而清朝和俄罗斯的领土矛盾已经初步出现。
清朝入关期间,俄罗斯乘机占据可黑龙江流域。
康熙统一汉地之后,对俄罗斯发动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收复了黑龙江流域。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以外兴安岭为界,划定了两国东段的边界。
此后的100年中,中国和俄罗斯的领土扩张战争转向了蒙古地区。
03
对蒙古的争夺
1682年,彼得一世继位,他成为了俄罗斯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他在位期间,大规模进行了西化改革,大规模建立了工厂,建立强大的陆海军。
彼得大帝在位期间,通过北方大战争,击败了瑞典,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除此在欧洲和土耳其方向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之外,俄罗斯也继位在亚洲大陆扩张。
由于在西伯利亚的扩张基本已经完成,俄罗斯和中国也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因此,俄罗斯在亚洲的方向的扩张开始转为中亚和蒙古地区。
彼得一世
明朝的蒙古地区分为了三部分,分别是卫拉特蒙古(瓦剌)、漠南蒙古和漠北喀尔喀蒙古。
其中漠南蒙古在林丹汗被击败了以后就纳入了清朝的版图。
而卫拉特蒙古在明朝末年走向了强大。
1678年,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首领噶尔丹建立准噶尔汗国,称霸于天山之北。
在更早之前,卫拉特蒙古之一的和硕特部进入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和硕特汗国,于1642年统一了整个青藏高原。
处于漠北的喀尔喀蒙古由于长时间没有统一,成为了周边的清朝、准噶尔、和俄罗斯的争夺对象。
在清朝势力进入喀尔喀蒙古之前,俄罗斯已经占据了贝加尔湖周围的布里亚特地。
噶尔丹也在中俄尼布楚谈判期间占据了喀尔喀蒙古地区,迫使清朝对俄罗斯进行了让步。
1689年,由于葛尔丹率领大军长驱直入挑衅康熙皇帝,使得康熙决心击败葛尔丹。
康熙皇帝和俄罗斯交涉,要求俄罗斯断绝支援葛尔丹。
之后,康熙皇帝三次亲政葛尔丹,葛尔丹三次全败,喀尔喀蒙古也纳入了清朝的统治范围。
葛尔丹去世后,策妄阿拉布坦继位,他在位期间进入了青藏高原,消灭了和硕特汗国。
康熙得知后,命令清朝军队进入青藏高原,驱逐了准噶尔汗国军队,将西藏和青海纳入了版图。
康熙击败准噶尔汗国的葛尔丹和策妄阿拉布坦之后,清朝的疆域面积已经达到了1000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