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教授:认识自身价值,勇担时代重任!
会计等本科论文抽检,教育部发出强信号!
国际知名期刊,MAR发表四篇会计类文章!
国际知名期刊,三篇“现金持有”中国问题研究
近期国际顶级期刊“审计质量研究“三篇文献
《管理世界》2021年第1期最新发表14篇文章
2021年第三届“会计、法律与资本市场”学术研讨会征文
会计名家热议《黄世忠:共享经济的业绩计量和会计问题》
雷光勇教授团队论文,在国际一流管理学期刊JBE发表!
新兴市场研究的挑战与机遇研讨会入选论文及日程安排
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天赋和努力是必要的,但还不够,对于有志于从事学术事业的博士生和年轻学者来说,以最佳的方式做研究、发表论文和规划职业发展是成为未来优秀学者的关键,知名金融学教授Michael Weisbach结合多年科研和教学经验,在
The Economist’s Craft: A Scholar’s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Publish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一书中进行了详细阐述,该书即将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内容节选自第十二章。
对于想从事科研的本科和硕士同学同样具有参考价值。本文转自CJAR公众号。
How to be a Productive Doctoral Student?
Michael S. Weisbach
Ohio State University
博士阶段与硕士阶段以完成课程要求为主要目标有很大的不同,能否毕业、何时能毕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博士项目的基本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研究,主要的毕业要求是论文,原创且对相关研究领域有实质贡献的论文。有时,在考试中拿“A”的学生不一定能提出好的研究想法。每年的毕业生中只有一少部分留在学术界并成为优秀的学者。成功的博士生最重要的特质是善于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并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它们。由于在学术上取得成功与在课堂上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不同,教师甚至学生自己都很难知道其是否适合从事学术研究。
对于准博士生来说,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学术研究最有效方法是提前参与其中,花一些时间提前熟悉博士阶段的工作内容。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学科相较其他更为抽象,刚入学的学生通常认为,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他们会研究如何预测GDP或者挑选股票,却惊讶地发现实证研究倾向于分析数据,而理论研究使用的是数学模型。一种方式是在读博前参与本科或硕士导师的研究项目,撰写一篇论文并尝试发表它。此外,许多高校、政府机构提供了研究助理等从事学术研究的岗位,可作为读博前的过渡。
许多博士生遇到的问题之一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合理规划博士生活,每一个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从读博的第一天就应以学术成果产出为最终目标,努力学习技能、熟读文献、思考研究课题。作者提出了博士期间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包括博士生应该尝试做的事情,和应该避免做的事情。对于想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并从事学术科研工作的博士生来说,仔细领会,大有裨益。
1.不必太在意你的考试成绩
,更重要的是从课程中获取可以应用到研究中的技能。
2.不要把同学当成你的竞争对手,
你最终的位置取决于你在全国范围内的学术水平,而不是系里的排名。与你的同学讨论研究、互相鼓励,他们可能成为你未来的同事、合作者和终生的朋友。
3.不要害怕向老师提问
。老师们知道,对于绝大多数博士生来说,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需要与导师、同学进行多次交流,经历多次失败的尝试。(老师是领着薪水教学生的,勇敢提问吧!)
4.不要“躲起来”
,即使研究进行的不是很顺利。“躲起来”的学生切断了与导师和同学的联系,正在剥夺自己写一篇好论文所需要的资源。
5.不要将研究限制在一个领域。
大多数导师都足以指导你想从事的研究领域,而不仅仅是他们正研究的领域。
6.不要认为一篇论文的初稿就“足够好”
,当向老师提交自己的工作成果时,对老师的态度要抱有较低的期望,大多数论文在提交给期刊之前要经过多次修改,你的简历可能要经过5到10次修改才能投递出去。
7.不要把科研当成游戏。
努力寻求这个专业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为了发表。发表过程也是如此:最好的论文是为了学习一些重要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为了发表。
8.不要只撰写学者感兴趣的论文
。试着解释一下非学术界关心的实务问题,这样会更有趣。
9.不要为了阐明一种方法或技术而写论文,
研究有趣的问题是首要的,问题本身决定了一个研究项目是否值得进行下去,在此基础上结合适当的处理方法。
1.发展比较优势。
比如独特的数据集、经验知识、计量经济学或建模技术,试着利用这种比较优势,让自己成为解决某些问题的最佳学者。
2.尝试将在一门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另一学科,
通常,在一个领域的标准方法可以在其他领域有效运用。
3. 将自己的经验/知识融入到研究中,
有的学生的比较优势在于自己之前在某一领域的工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