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研习社
顺时针研究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中航工业党组领导到相关单位开展调研工作 ·  13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国产载人飞艇新突破! ... ·  2 天前  
航空工业  ·  奉剑海天 “新”火相传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研习社

饭圈大佬梁启超的追星岁月

历史研习社  · 公众号  ·  · 2020-01-05 21:44

正文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


原创-NO.1171

作者: 鬼子六

审核:喵大大     编排:划船不用桨


2019年真是饭圈文化的大年, “饭圈女孩”横扫海内外媒体,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有点家喻户晓的意思。




什么是饭圈呢?百度有个通俗易懂的解释:



粉丝又不是娱乐圈垄断的事情,学术圈照样有饭圈。有多少年轻学者是受到“学术爱豆”的感召,毅然决然走上学术苦逼道路的?

譬如说,我们亲爱的梁启超老爷子,明明出道很早,在政治界勇立潮头,在学术界也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偏偏还有个饭圈大佬的身份,为自己的爱豆摇旗呐喊,拼命打 call!

梁启超的爱豆是谁?不是他的老师康有为,而是与维新变法有点格格不入的老顽固“曾国藩”。

01 叛师


人人都知早年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得意弟子,跟着师父一起搞维新变法,可梁启超迈过青春期的躁动之后,心际大变,不惜跟导师决裂。


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两位带头大哥纷纷逃出中国,流亡国外以求自保。

梁启超闲着无事,不仅自学日语搞翻译,还孜孜不倦读曾国藩的书。


1900年3月24日,在给老师康有为的信中写道:“弟子日间偶读《曾文正公家书》,猛然自省,觉得不如彼处甚多,觉得近年以来学识虽稍进,而道心则日浅,似此断不足以任大事”。


看看,梁启超是个多么耿直的boy,对着自己的导师猛夸其他老师好。 导师怕什么?就怕学生遇到了新的偶像 ,移情别恋这种事不仅让男女关系陷入尴尬,也会让学术上的师徒关系粉转黑。


作为功成名就的大学者,理念一旦确立就很难改变,学术只能不断超越,哪能自我否定?

康有为即使维新变法失败,仍然一味宣传保皇思想,效忠清王朝,坚决反对革命。


梁启超就没这么坚决了,导师已经靠着保皇式维新打响了名号,自己再这么走下去也不过是老路子,前途渺茫。再者,天天嚷嚷有什么用,慈禧太后一拍桌子就把堂堂大清朝的皇帝关了禁闭。学问终究还是要能够经世致用。


学问再好,用不上,白瞎。


导师康有为的学问再大,理念再正确,终究不过戊戌变法舞台上一个被赶下场的优伶,一个失败者的学问,到底能有几分吸引力?


02  鸡汤教父曾国藩


曾国藩就不一样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的成功人士,自然而然成为梁启超关注的对象。

成功人士很多,但曾国藩身上有一套特别的魔力, 特别会总结经验


曾国藩时时刻刻在“开药方”,不断告诉年轻人,不要怕自己蠢、不要怕自己笨、不要怕自己没背景,只要你肯努力、只要你肯坚持、只要你掌握了方法,你就可以获得成功,我就是最好的例子。



曾国藩的总结贯穿于方方面面。如何管人用人,如何读书写字,如何提升气质,统统煞有介事来个总结。 不要嘲笑市井小民喜欢喝鸡汤,就是一些硕学大儒也喜欢鸡汤。譬如像梁启超,明明自己就是泰山北斗级的学者,读书不可谓不多,写书不可谓不多,一旦喝了曾国藩的鸡汤,也 满怀正能量

陈安之的鸡汤肯定不如马云熬的香。无他,马云千亿身家摆在那里。同样,曾国藩的鸡汤也特别上瘾,你懂的!

有次,梁启超跟朋友写信就说,他已经决议仿效曾国藩的修身之法:“以五事自课:一曰克己,二曰诚意,三曰主敬,四曰习劳,五曰有恒”。


梁启超这状态,活脱脱一个渴望改变自己,渴望向成功人士学习逆袭法的上进青年。


03 天才型粉丝的能量


能遇到梁启超这样的天才型学者,超级流量大咖,也是曾国藩的荣幸。


英雄惜英雄,人往往欣赏像自己的人,而不会欣赏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人。

梁启超爱写作,他发现曾国藩的写作能力超强,活脱脱一个自媒体大咖。老人家爱写博客,书信、墓志、读书笔记、奏折、序跋,无所不包,一生留下了几千万字的东西,即使放到今天那也是惊人的写作能力啊。


只是这些文字内容庞杂,枝蔓太多,不利于大众理解曾国藩的思想。就像《论语》成就了孔子一样, 曾国藩也需要最有代表性的文字来塑造自己的个人IP形象


梁启超作为曾国藩的铁粉,饭圈大佬,开始义无反顾为爱豆做起文字编辑,形成了《曾文正公嘉言钞序》《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儒家哲学》等数部著作,这些论著构成了延续至今的“曾国藩热”的基础。


1916年,在民国大红大紫的梁启超,在繁忙教学社交之余,硬是抽出时间来,从1500万字的《曾国藩全集》中精心选取了曾国藩的人生格言金句,替曾国藩搞了一部语录出来,并为之作了一篇序言,这就是那本《曾文正公嘉言钞》。

这书简直成了曾国藩饭圈的红宝书了。

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中,俨然以一个应援团团长的身份,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序言,代表众多曾国藩粉儿,狠狠地夸了一番自己的爱豆:


我们家爱豆曾国藩呀,他可是“近世”及“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


“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梁启超本来就是写文章的一把好手……夸起自己偶像来,简直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水银泻地,千里奔腾。

梁启超之所以折服于曾国藩,因为在梁启超看来,曾国藩最牛逼的地方是一 个人改变了一个时代的风气

天下文人侠客梦,谁还没有年轻过?谁在年轻的时候不感慨“世风日下”“万马齐喑”?哪个年轻人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力挽狂澜,成就不世之功?

上天给了梁启超机会,他丢掉了;上天给了曾国藩机会,他抓住了。凭什么?


曾国藩在文章中写到“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他硬是靠自己这“一二人之心所向”,领着一帮兄弟开辟了同治中兴的局面,不仅为清朝续命,还让汉族士大夫纷纷封侯拜相,打破了满洲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从又沉又黑的天幕中硬生生划出一道裂缝。


梁启超跟着师父康有为搞戊戌变法,何尝不想通过“一二人之心之所向”来扭转乾坤?一成一败,天渊之别,不由得让梁启超不佩服曾国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