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铁血网
铁血网,基于铁血论坛资讯内容的军事类资讯门户。提供中国军事、世界军事、军事新闻、原创军事评论、军事科技、军事小说、军品装备等全方位的中国军事及世界军事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岛网官微  ·  刚刚宣布:择日再见! ·  昨天  
半岛网官微  ·  刚刚宣布:择日再见! ·  昨天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兵器工业集团四家单位获评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 ·  4 天前  
军武次位面  ·  99元3件~大牌代工厂清仓捡漏100%纯棉长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铁血网

全球金融大战:苏联从地球上消失,中美正在对决

铁血网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1-09 20:09

正文


广告合作:18610261813

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水木然


一个国际长工想翻身当家做主,道路是充满血泪和风险的。 今天的中国,正遭遇历史上最残酷的围追堵截,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章有点长,一起来看看,也许有些内容您觉得左了,但大道理就是那么回事。


永远记住一点:所有的幸福是自己挣来的,美国人万里迢迢来中国,是为了中国人的幸福吗?如果你真的这么想,不是阴谋就是愚蠢!


对于拥有核武器的大国来说,彼此爆发传统战争的几率大大降低,因为核武器的关键作用在于震慑和彼此制衡。但这却将衍生出了各种无形的战争,金融战争就是最常见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金融战争究竟该怎么打的,苏联究竟如何解体的?美国又是如何穷途末路的!


美国的迷药——超级大国苏联的覆灭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肮脏的掠夺,一个与美国抗衡了几十年的超级大国前苏联,因为吞下了美国自由、选举,开放资本项目和自由浮动汇率的“迷魂药”,在短短几年里,被国际金融家一片片割去了几十年积累的财富,最后只剩下了一堆"白骨"!以十万亿美元计的财富被贬值为一千万美元!前苏联人,特别是俄罗斯人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这也是如今俄罗斯人为何如此爱国,如此力挺强硬普京的原因。




导读


一个超级大国消失了!


一个曾经在1980年还达到美国国力70%的超级大国,在短短的十年之间,土崩瓦解地消失了!


一个有着上万件核武器,拥有武装到牙齿的庞大军队的超级大国,瞬间消失了!


一个1980年代就每四个家庭有一辆私人汽车的工业化强国,一度GDP竟然少于中国的一个广东省!


一个现代化国家的男子,人均寿命只有四十几岁。整个国家的重要产业、资源现在全部都在一群持有外国护照的‘经济寡头’们的私人手中,这是如何发生的?


一个强大的超级大国被一场金融战争打得出卖了所有的‘家底’,而这些用来购买其产业的钱,却完全是这个超级大国政府和人民自己的钱,这个可悲可笑的金融战役究竟是如何巧妙操作的?


一个庞大的国家在一场惨烈至极的金融战争中轰然倒下,至今还在流血不止。




为什么这个国家的人民和官员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向战争对手提供了资金和条件,还听从了对手的每一个建议?


最为奇妙的事:后来苏联——俄罗斯人民虽然对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都强烈不满和深受其害——但为什么每一个使他们深受其害的金融战役的步骤,却曾经都是在他们自己的掌声、欢呼和鲜花中得到贯彻和执行的?!


一个智慧的苏联——俄罗斯民族,一群爱国者,如何在一场金融战役中把自己的国家和人民送上绞架?


为什么苏联 —— 俄罗斯会眼睁睁地看着金融战役的发起人‘合理、合法’把所有的数目庞大到惊人的工厂、矿山、企业作为战利品拿走?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而又为什么,至今您肯定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一场规模宏大、损失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损失总和的苏联——俄罗斯金融战役?是谁根本不想让我们知道?战败的人羞于讲。战胜的人在偷偷乐。而新一轮战役正在进行中!让我们慢慢揭开谜底吧!


笔者将尝试在这篇文章中,从金融战役学的角度来论述整个这场可怕的苏联——俄罗斯金融战役的阶段和背景,把一个您甚至从来不相信有过的巨大金融战役的波澜壮阔的战役过程陈现在您的面前。让我们一起来缅怀那些死者。


我们在对这场伟大的金融战役的发起人表示钦佩的同时,也要思考一个问题:一场战役 输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战役一方的人们,为什么根本没有意识到打输了一场战役?尽管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大伤元气、国破家亡却不自知!




整个苏联——俄罗斯金融战役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战役阶段:


第一个战役阶段:苏联——俄罗斯金融战役的战略条件准备阶段


智慧的里根总统班子首先在80年代大肆发行美元的同时又提高利率,表面上对外宣传是用来增加‘经 济陷入危机的苏联在西方世界的筹款成本’,这个说词本身就是整个金融战役的一个有趣的组成部分。他用美元高息造成的坚挺假象,吸来了不可计数的外国商品使之充满了美国的市场和美国百姓的家庭……然后,又通过各种媒体和信息渠道把这种空前繁荣的信息传到苏联。


这时整个苏联从上到下瞬时被这种透支了明天的空前繁荣和消费所震颤,丧失了信心和辨别道路的能力。


事实上,里根总统恰到好处地在与苏联领导人会谈时提出了一种善意的恐吓:“我能拿出比现在 多得多的钱与你们进行军备竞赛,你们受不了的!”




以后整个苏联上下都弥散着一种对‘美国繁荣的崇拜’和对‘美国繁荣的反思’。由于这种信心的丧失是从真实的美国市场、美国家庭真实的富有的生活和整个 国际金融力量对比中体会而来的,所以是‘真实的’、‘理智的’和‘经得起反思的’,这就煽动了苏联——俄罗斯选择走美国模式道路的意愿,从而为下一轮金融战役的胜负打下基础。


第二个战役阶段:苏联——俄罗斯金融战役的全面开战和两个战场的形成


美国作为金融战役的发起者,一边用友好和和解,来掩盖自己发动金融战役的战略意图,一边用透支信用制造出来的美国空前繁荣的‘事实’,让苏联的领导人和人民相信了自由市场、金融开放、‘自由’选举、取消政府监管;这一出自斯密——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正是奠定美国繁荣的基石。


这时适逢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短期内通过开放内外市场和家庭承包农业,解决了食品不 足的问题。


苏联领导人从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要走比中国更果断的改开之路。于是,在3——5年内就放弃党的领导,打开国门,甚至主动解散苏联。这个过程如果把责任完全推在‘一小撮卖国者和变节者’[注]的身上是极其不公正的,恰恰是苏联人民集体意愿相信自己正在走上一条能够最终实现‘美国模式的繁荣的金光大道’,因而自发自觉地做出这一切选择的!只是历史和他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也给了偶们中国无比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这里不谈政治层面的问题,只是想引导各位聪明的网友思考以下一个问题:金锅破了难道不还是金!?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为什么苏联解体后却瞬间破产到几乎一无所有?


苏联——俄罗斯如何突然由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一度变成了一个二流甚至三流的半乞讨国家的呢?


单纯以金融战争金融战 役学的主攻击点来说,对前苏联帝国发动决定性的金融打击是首先来自美国经 济学家萨克斯后来臭名昭著的“休克疗法”——‘哈佛500天改革计划’。




其辅助战役或者说辅助战场,是有计划的控制本已小范围存在的卢布黑市,把一个原先只用来购买‘西方奢侈品’而存在的小规模黑市,变成了一个有能力操控苏联当时全部国有货币——卢布[旧卢布]价格的地下的灰色金融市场。


1)这个‘ 500天计划’决议把苏联国有企业分为有价债券——股份,分发给全体苏联国民们,彻底完成私有化,准备让苏联一举进入“公平的自由市场”阶段(也就是一举进入透支信用换来的‘美国梦 ’)!


2)这个‘500天计划的’的宗旨,据说是:‘公平’、‘合法’。所以全体苏联人们毫无疑问地、欢欣鼓舞地接受了那些私有化的有价证券。大约是每人1万到1万5千卢布不等,当时约合3——4万美元。


这对于当时的每个苏联人来说,无疑是一笔飞来的横财,外财。因为他们普遍认为原来国营企业不是自己的,现在自己已经真正成了‘企业的主人’,又凭空得到了一笔可以在新出现的债券市场上出售的价值不菲的有价证券!


这一切改革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值得苏联当事人欢欣鼓舞的!


当时没有任何人意识到——这些拆分国有企业股权后化整为零的有价证券,即将成为彻底瓦解苏联强大的国民经济的金融战役的一个最漂亮的工具。


第三个战役阶段:苏联——俄罗斯金融解体战役的决战阶段!


在发动这个最辉煌的金融决战之前,美国幕后隐身的对这场跨国金融战役的指挥者,已经事前迅速做出安排,通过独资(正规军)与合资(雇佣军)的金融公司进入抢滩阵地。


美欧跨国金融公司和投资基金会在苏联——俄罗斯境内设立了大量‘独立核算’的皮包银行,并且利用苏联老百姓对苏联银行和‘现代私人银行’之区别的浑然无知,利用俄罗斯人当时对西方跨国公司的无限崇拜和信任,毫不留情地发动了决定性的龙卷风般的攻击!




这时,在苏联原有的‘金融监管’,早已成为了公共媒体集中攻击的对象——宣称他们代表旧国家垄断保守势力的最后堡垒,是俄罗斯不能迅速致富的最大障碍,代表‘复辟’和‘集权’的旧体制。必须发动最后的流血攻坚,攻克这个堡垒!


当时,像《真理报》等苏联老百姓一向相信的那些官方大报,都已经被‘外资“(索罗斯)私 人购买股权后,转变成了发动这场金融战役的‘冲锋号手’。


在苏共组织瓦解后,前苏联的政治家都在忙于争取选民的选票,即使有人了解‘现代私人银行家’的厉害,也不敢违背强大的舆论和民意,去进行任何揭露和干预。


于是,短短一两年间,一些‘不用排队’、‘微笑待客’、‘独立核算”、科学管理的‘现代私人银行’,如同雨后春笋般遍布了苏联——俄罗斯每一个城市。他们提供免费的咖啡,雇员带着和蔼的微笑,无疑给苏联人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信任感觉——这种银行’(私人银行)比旧银行(前苏联国有银行)强多了!


在此背景下,这些‘独立核算的私人银行和私人金融机构’,通过各种灰色手段,以相对高一点的利息和一杯免费的咖啡,就吸收了大量苏联民间和企业的卢布储蓄。


与此同时,这 些貌似‘互不相关’、‘独立核算’的私人银行和私人金融机构,开始 ’利用灰色的回扣和各种 小费等’手段,也向苏联——俄罗斯中央银行、国有银行和金融机构大肆套取、借贷到巨额的卢布款项!


这个时候,由于中央的计划管理体制和金融监管都已经随前苏联政治制度的瓦解而弛解,于是大量卢布随同失控的财政和私有化债券,几乎无限制地流向消费领域,于是俄罗斯发生了通货膨胀。


而在静悄悄地帮助推动这一切的跨国银行家们手中,这时也囤积了足够数量的、完全是从苏联人自己手中借贷来的卢布。于是,一场唱衰和打压私有化债券的媒体宣传战,先行发动。随着卢布币值的一泻千里,百姓们对手中持有的国企股权债券的价值也完 全丧失了信心。而就在这时,跨国银行家在市场上悄悄地开始了对私有化债券的大收购行动。




由于苏联解体后经济濒临崩溃,那些企业债券早就变成‘没有任何分红能力的’的废纸——与 其留着无用让它成为垃圾,还不如及早抛出换到现钱!


于是跨国银行家们就静悄悄地把整个苏联原有国企的全部私有化债券,以买垃圾的价格收购 到手——从此成为其合法的股权持有人!然后迅速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对股权和收益权作了重新分配!


跨国银行家对苏联—俄罗斯战役的第一个决定性阶段,至此完美地结束!


而曾经是几代苏联人流汗流血牺牲营建起来的前苏联——俄罗斯那个令人生畏的强大的国有工业体系(请注意,苏联是没有私人企业的社会主义国家!),彻底崩溃,而且所有权转手了。


也可以说整个新俄罗斯的国民经济和国家工业,已经完全合法和自由民主地在‘新兴的债券市 场’上,被苏联人从自己手中全部卖掉了!


第四个战役阶段:苏联—俄罗斯金融战役的重要的收尾战役开始了——一箭三雕!


历史上有名的大汉奸汪精卫曾经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名言:“我汪精卫只是一个卖国贼,而蒋介石是一个送国贼……”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他认为‘卖国如果能卖个好价钱,总比打败了仗后土地白送给敌人要好些’!


回看1989——1998的10年之间在俄罗斯发生的这个金融战争进程,正是一个送国的过程——其中 的奥妙真是值得历史学家仔细品味!



苏联——俄罗斯的私有化债券的出售,本来也还不一定就会带来国家经济立刻崩溃的惨痛结果!


如果此时苏联—俄罗斯的政府监管部门采取以下措施:


(1)紧缩卢布银根,

(2)大幅提高卢布利率,

(3)毫不 犹豫坚决取消半公开的卢布、美元自由汇兑,

(4)严厉打击黑市美元交易债 券交易和灰色金融市场,

(5)严格审查‘外资以及私人银行’资格,大幅提高进入和退出门槛

(6)坚决杜绝跨国及地下金融机构的资金汇入与汇出,

(7)严格审查各种私有化债券涉及的国有企业的破产,

(8)让卢布大幅升值,比如稳定在1卢布——10美元的水平,

那么此时苏联——俄罗斯的情况,至少就是卖,也还能把国有企业卖个相对还算凑合的价格!


但事实却是,前苏联—俄罗斯的金融当局没有这样做!


尽管他们当时清楚地知道,那些收买债券的‘私人’和他们背后的‘跨国银行和金融机构’,已经用最微不足道数量的、而且是借来和倒手来的卢布金额,就收购了全俄罗斯一个账面上达到天文数字的卢布债券!


如果这些‘私人银行’当时完全按照‘诚实的、市场的、西方特有而东方人缺乏的诚信’来做——那么他们最初用高达30-40个百分点高息揽储而得来的资金,或者通过高息和‘代价不菲的灰色交易’所取得的苏联国有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的大宗卢布贷款,本来根本没有能力清偿!




跨国 私人银行家虽然手中已经持有大量债券——但这些垃圾债券毕竟不是现实的金钱。这些银行家们当时并没有能力来循环支付巨大额度的贷款利息。那么他们只能面临两个选择:


(1)宣布私有银行破产,那就意味着不仅白给了苏联老百姓10万亿卢布,而且把自己的精心装潢的铺面和豪华的从美国空运过来的免费咖啡机都要进行拍卖。那些刚刚购得的私有化债券,则又会奇迹般回到苏联政府的手中。

这种大头的事,会成为精明的银行家们的噩梦和前苏联人和俄罗斯政府的喜剧!


(2)‘私人银行’的第二个选择——就是归还利息和本金!

也就是说,如果以10万亿卢布为基数,则每年必须归还3万到4万亿卢布的贷款利息,并且还需要归还贷款的本金!


苏联政府当时如果采取常规性的金融监管方案,就会导致苏联金融市场卢布通货紧缩,那么这 些‘私人银行’就更需要用天文数字的美元,也就是每年用至少10万亿美元的金额,向苏联人民和苏联政府还本和支付利息!那倒霉垮掉的就不是 前苏联经济体系,而是跨国银行家了!


【请注意:这里说的上述操作,都是常规的、市场化的操作,是美国金融历史上很保守和常规的纯金融手段而已,甚至不涉及关闭债券和股票市场。这种手段,后来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刻越南等国都采用过——事实上,比苏联弱小得多的越南在1998年就毫不费力地把索罗斯的‘金融敢死队’——‘私人风险对冲基金’一手卡死在国门之外!】

但是,遗憾的是历史并没有这样发生!


历史恰恰相反!因为引导改革时期的苏联——俄罗斯政府金融决策的人已经不是旧日的苏联官员,而是一批有着‘丰富国 际金融市场经验的美国金融专家’!




于是,整个人类金融市场上最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终于发生了:


在美国‘私人银行和私人金融机构的动机和意图已经完全暴露的情况下’,在战役力量对比仍然明显有利于苏联—俄罗斯的中央银行的情势下(此时金融战场对垒的双方,是跨国的‘私人银行’及基金会以及手握制订游戏规则权力的苏联——俄罗斯‘中央银行’。而且苏联——俄罗斯银行是这些跨国私人银行的债主,握有所有的王牌)。并且到此时,不论是苏联人民还是苏联中央银行,都已经可以看出那些‘跨国私人银行’的咖啡并不是真正地免费供应的————


于是,在‘经过私人银行按照古老的市场原则进行周旋后’,掌握经济实权的苏联官员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摆在了民族利益之上。


他们决定彻底打开俄罗斯金融体系的全部大门。


苏联— 俄罗斯金融战役发生了最可悲也是最令人深思的一幕:根据这场伟大的金融战役的总指挥美国的“友好”金融专家小组完全出自‘友好目的’的建议——俄罗斯银行决定进一步放宽对卢布和美元自由汇兑的监管,以更加自由和开放的兑 换来‘对抗 ’美元和卢布的地下黑市交易!


叶利钦后来不胜后悔地在回忆录中说:在国家汇率是1卢布兑换2.8个美元的时候,他曾经颇有先见之明的提出用36卢布:1美元来换取黑市美元作为战略储备,却没有得到国务会议通过!的确,如果单纯从被美国金融专家精心引导的固定思路和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而必然出现毫无悬念的结果来看,叶利钦的想法倒是有‘先见之明’的!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国家不采取上面所说的那些能够避免出现灾难性金融危机的合理的金融策略?却去采纳一系列明显会导至金融危机毁灭国民经济的‘美国金融专家’的‘友好的’和‘市场经验丰富’的建议呢?


答案既深刻又简单:因为美国和苏联——俄罗斯的‘金融专家’和‘独立的公共媒体’,已 经长期反复对 ‘行政性的金融监管手段’肆意诋毁嘲弄,把正常的央行对金融监管权力和做法都说成是‘集权式的垄断行为’!没有人敢于公开提议那样 做!


而当时苏联—俄罗斯政界,当然也包括央行的官员,都忙于对‘美国式民主选举‘的兴奋中,根本无暇顾及这些经济‘小事’!


其实,当时苏联——俄罗斯中央银行多数官员的内心也并不认为那是‘集权式的垄断复辟’。但由于美国的金融战役的发起者在‘第一个战役阶段:苏联——俄罗斯金融战役的战略条件准备阶段’,就已经预先制造了一个有利于金融战役攻击意图实现的大气候——在历史上的这个特定时刻,任何有效的合理的金融监管,都会被那个历史时刻中的苏联—俄罗斯人看成是阻碍他们走向美国式空前繁荣的绊脚石,必须搬开!而且不惜一切代价!这才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可以说,正是美国引导的一系列彻底到位的政治体制改革,最终毁灭了苏联的体制和经济!这是极其鲜活的历史教训!


而后就是一场 无悬念的金融屠杀了!由于实际上放开了私人金融机构和黑市自由兑换卢布和美元,也没有任何强有力的监管手段,任由卢布‘按照金融市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


当时私人银行外面排队公开以不断贬值的卢布兑换美元的戏剧化场面出现了。此时,脸上焦急的苏联人已经无暇注意往日这些‘服务良好、不需排队的私人银行’,是不是还向顾客们提供笑脸和免费的咖啡了!事实上,他们往日面对的国际银行家的微 笑这时已经变成了无情的冷笑——因为此时,他们在这些私人银行眼里,已经不再是高贵的客户,而是一群乞丐!




这场金融战役最重要的收尾的第一个丰硕战果,也是这场金融战役最精彩的部份,随着货币兑换市场弥漫的恐慌情绪而很快到来了——俄罗斯货币卢布从1卢布兑换2.8个美元,迅速崩盘突破为100卢布兑换1美元。


这时出现了三个有趣的新结果,可谓‘一箭三雕’:


(1)苏联—俄罗斯在债券市场上出售私有化债券拿到的那些卢布的价值贬值了280倍。昔日俄罗斯人分到手中的债券财富,这时最多也就剩下几十个美元的价值了。


俄罗斯人就这样 异常廉价地出卖了他们和他们父辈甚至爷爷辈的辛苦血汗积累的全部家 当,并且丝毫不能埋怨他人!


的确,这一切都是出自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曾经有过‘自由的决定权’——这就是现代金融战役必须要坚持的‘自由交易权力’的原因。妙就妙在‘有苦说不出’!


(2)所有苏联——俄罗斯的金融体制至此全盘崩溃,社会市场价格体系崩溃。所有人的终生积蓄,瞬间随卢布崩盘而贬值280倍!


苏联——俄罗斯由前苏联时代趾高气扬的债权国家在一夜间成为巨大的的负债国家!俄罗斯的国力,瞬间崩解。俄罗斯陷入了一系列深刻和复杂的社会动荡。这种崩盘 局面,最终又为国际金融家发动进一步的金融收尾清缴战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长远来说,苏联—俄罗斯的超级大国之梦真实地从此远去了。甚至恢复国力成为一个二流强国之梦,都显得朦胧和不现实了!


(3)对于拼搏在这场金融战役的‘战士们’——那些‘独立核算的私有、合资银行’来说,那些用‘高息’ 揽储得到的民间的卢布储蓄和‘高息’问题,以及从苏联—俄罗斯中央银行合 法借来的巨大额度的卢布债务的归还问题,至此已经便得完全微不足道了!




可以说:在这场苏联—俄罗斯金融战役中,作为战役的失败一方:俄罗斯央行已经没有任何牌可打——由于卢布价值的大崩盘,俄罗斯银行彻底丧失了支付能力——他们输到家了!


于是,金融战役的国际发起者决定继续进行最后的金融围剿!


这时,要赎买全部那些’垃圾‘债券的利息和本金的数目仍然极其巨大,虽然已经贬值了280倍,但考虑到当时利率很不正常,还有 ‘实际上’高息揽储和‘灰色代价’的成本存在——所以如果把将近10万亿卢布的私有化债券购买资金,诚实归还给俄罗斯银行,依然需要付出上千亿美元的实际款项才行。但是国际银行家并不想这样做,新的方案出现了。


针对苏联·俄罗斯金融战役的最后之战揭幕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