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可能也没想到,身陷制裁的华为,还能绝地反击。
6月12日,路透社曝料称,华为已要求Verizon支付230多项专利的费用,总计超过10亿美元,金额相当于Verizon去年四季度净利润的一半。
(路透社报道 来源:观察者网)
拿人手短,用人嘴短。Verizon显得有点无奈,发言人表示“不予置评”。
没想到,美国参议员马可·卢比奥却跳了出来,在推特称:
“华为已经成为一个专利流氓,通过毫无根据的、代价高昂的专利索赔,进行报复美国的攻击。”
(美国参议员马可·卢比奥的推特 来源:微博@嘉禾刀客)
首先,需要澄清一下,
华为不是专利流氓。
在
《让苹果、华为们害怕的暗灰生意:一旦被盯上,就无处可逃》
(后台回复关键词“专利流氓”,获取文章)一文中,我就指出专利流氓通常具有以下 3 个特点:
低价购买专利
自己不生产产品
靠专利起诉获取巨额赔偿
华为的专利大多是自己投入自己研发,也并不以靠专利起诉获取巨额赔偿为主业。所以,华为不是专利流氓。
其实,马可·卢比奥这句话,本就自相矛盾。按照他的说法,如果华为的索赔毫无根据,那么,美国企业就不用支付专利费。如果美国企业要支出专利费,华为的索赔必然是有依据的。
有意思的是,原推特下面的评论,基本都在讨论因为华为”偷窃”了美国的技术,所以美国企业不该支付这些费用。
这当然也是在扯淡
。“偷窃”技术,是无法获得专利授权的。
事实上,截至2018年12月31日,华为在全球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7805件,其中中国授权专利累计43371件,中国以外国家授权专利累计44434件。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具体见
《华为的秘密:5G与7000亿》
一文,后台回复关键词“华为秘密”,获取文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马可·卢比奥批评华为时,不妨想一想自家企业高通。
高通靠着收取“高通税”大发其财,被美国捧为创新企业的代表。
当中国企业有资格收专利费的时候,怎么就变成了“流氓”?
答案可能是,“流氓”最怕的是别人比他更“流氓”。
今天是互动,照例挑选了5条留言交流看法,下面提到的朋友可以得到一本赠书。另外,还准备了3本书,送给今天留言的朋友。领取方式和要求,稍后请看我的置顶留言。
《千与千寻》背后的危险隐喻:
34年前一纸协议,
如何改变了日本、德国国运?
(发布日期:6月10日)
木瓜子
:听说,那段时间,有日本人狂妄的叫嚣,要买下自由女神?
局长
:是的。
讲个小故事。张召忠在1980年度,去路边店买纪念品,偶遇日本旅行团。有日本大妈就在讨论:“这大楼不错,咱们买下来吧”。
多年后,张召忠成了网红,人称局座。不过,当时自己买小纪念品,日本大妈买楼的对比,让他“耿耿于怀”,后来还在节目里吐槽:日本大妈太疯狂。
1987年,被视为“美国灵魂”的洛克菲勒中心,被日本三菱买下。
到1980年代末,美国10%的不动产被日本人收入囊中。《纽约时报》感叹:总有一天,日本人会把自由女神像也买下的。
格力举报奥克斯造假,吃瓜群众或成最大赢家
(发布日期:6月11日)
陈乾才
:市场监督主管部门,需要对造假者零容忍。2025中国制造或是中国梦不是靠造假实现的。我们要站在制度和良心的制高点,理性的看待格力举报。
局长
:格力举报了,奥克斯回应了,市场监管部门已经明确表示要介入调查,现在坐等结果。
空调巨头间举报、诉讼同行的事情却不是第一次了,真心期待这次监管部门有所作为,推动完善市场秩序。
就在昨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国管局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的通知。
文件要求提高家用空调能效准入水平,鼓励消费者监督、第三方监督、企业互查等社会监督,规范市场行为,加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格力牛啊,推动了一个行业的进步。
这不仅关乎消费者权益,也利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海景房有多坑人?
10年前5000买,现在4000卖
(发布日期:6月12日)
李霞
:感谢局长让我对海景房的全新认知。近期正解局的很多原创文章,非常不错。
局长
:谢谢你的肯定。说实话,虽然给自己减了负(周日休息),但是一周更新5篇原创,外加周六互动,这文字量一般在15000字以上。除了自己知识积累,要看到的文字材料至少是写出来的10倍以上。加上,还有自己的工作。
所以,真的很辛苦。但大家的肯定,也是我一直更新的重要动力。
正解局就是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不常为人所知的东西,或者不一样的角度、观点,而非鸡汤,让大家看过后有一点收货。
涨了600倍的房价降了!
印度为中国带来什么启示?
(发布日期:6月13日)
小振
:我觉得,房价分化是未来中国的趋势,一二线以高层为主精英居住,三四线以多层和排屋为主中产居住,五六线以独栋别墅和大平层为主养老居住!
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