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日齐东平教授来电开始修订《终极价值投资》,详细谈了都修订哪些内容。关于后记中,会增加20年投资收益的回顾和未来投资大势的预判。
关于过去20年,齐老师到底在股市挣了多少钱,是每一个接触大数投资的人首先好奇的地方。但我们也深深感到,每一个在股市中挣了大钱的人,都变得越来越谨慎,变得越来越有畏惧感、敬畏之心。
过去20余年,齐老师一直将1倍市净率作为底部,所以仓位并不重,平均下来只有50%左右,而依靠这50%的仓位,却稳稳当当跑赢了大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没有任何年度的亏损,即使在2008年依然有4%的收益。所以,齐老师一再强调,安全是首先要考虑的。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再来讨论收益的问题。
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波动尤其是亏损对复利收益的影响很大。长期是投资的应有之义,而复利又存在于长期之中,成为收益倍增的关键要素。所以,如要做投资,不放站在高楼上远眺,能看多远就看多远,把自己的视线拉长。就像新手开车,教练都说往远处看,如果盯在车头近处,走的都是弯路,很容易偏离方向,而一旦视线拉长,走的就是直线,连方向盘都不需要动。投资也是如此。
早上开车来单位的路上,听了一段领导的讲话精神:只要道路是对的,遥远一点没关系。
2
关于小资金量基于新股申购带来的受益,而适当提高仓位的问题,有朋友提出了质疑,那就是为了新股申购而建仓是舍本逐末。对此,略做解释,那就是因果关系要考虑清楚。
我们的仓位配置从未把新股申购作为结果。新股申购是因而不是果。为何如此说?新股申购作为套利行为,可以保证基本收益,而这个保证是基于中签概率和新股上市的连续涨停决定的。而这个基本收益为仓位增加带来的可能损失进行了弥补。由于有了损失的弥补,才敢于增加仓位,从而试图追求可能的更高收益。
其实,我们经常把因果搞混。有因果颠倒的,有把因弄错的,有把果弄错的。而其背后的逻辑,往往是我们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其实对于大数投资的理解,只要把握了投资、投机和套利三者的关系,掌握了大数定律的基本逻辑,方向就不会错,道路就不会错。
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是做生意的逻辑。比如说,会计准则,大家都看报表,但报表是基于会计准则编制的,那么要想看懂报表,就有必要理解会计准则。大家可以搜一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都是什么人,以四大为主。四大是干什么的?依靠会计准则挣钱的,四大要想多挣钱,一定会把会计准则复杂化,让人看不懂,他可以一道一道收钱。所以,报表中被复杂化了的内容,可以不看。比如公允价值,比如资产减值,等等。删除了这些内容,问题就变得简单了。投资也是如此。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越来越复杂,但我们离本质越来越远。偶尔把自己的脑袋清空,应该会对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有用。投资中,不妨把所谓的带有各种假设条件的经典投资理论丢掉,想想企业到底是如何挣钱的?我们买股票又如何能从企业的收益中分一杯羹?至于说,证券市场中各方利益集团的博弈等等,和我等小民有何关系呢?
闲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