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存单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从2013年年末得以推出以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3月末,同业存单市场规模增长至7.8万亿。
1. 业存单的推出背景:利率市场化尾声
2013年,中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上迈出重要一步(如下图):2013年12月9日,为规范同业存单业务,拓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促进货币市场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从《办法》来看,同业存单具有以下特征:
(1)发行主体。按照人民银行《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同业存单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发行,发行机构必须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单位。其中提到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是由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定价自律和协调机制,成立于2013 年9月24日。在2013年底CD 出现之初,上述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单位仅有工商银行等10 家大型银行。此后经过数轮扩大,截至 2016 年6月,符合条件的自律机制成员机构范围已经扩大至1556 家。
(2)期限和品种。同业存单包括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大类。其中,固定利率存单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为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参考同期限Shibor利率定价。浮动利率存单以Shibor基准计息,期限原则上在1年以上,包括1年、2年和3年。
(3)流动性。公开发行的同业存单可以进行交易流通,并可以作为回购交易的标的物。定向发行的同业存单只能在该只同业存单初始投资人范围内流通转让。可以进行回购质押交易,意味着同业存单具有一定的债券属性。
(4)会计处理。同业存单在会计上单独设立科目进行管理核算;在统计上单独设立存单发行及投资统计指标进行反映。这使得同业存单与传统的同业存款、同业拆借、回购以及债券都有所区别,成为一类单独的资产类别。
(5)额度管理。存款类金融机构发行同业存单,应当于每年首只同业存单发行前,向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年度发行计划。存款类金融机构可以在当年发行备案额度内,自行确定每期同业存单的发行金额、期限,但单期发行金额不得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发行备案额度实行余额管理,发行人年度内任何时点的同业存单余额均不得超过当年备案额度。
(6)定价和二级市场交易均市场化。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发行价格等以市场化方式确定。同业存单二级市场建立做市商制度,有利于活跃二级市场交易以及为二级市场定价。
2. 单的规模及净增
同业存单市场规模增长迅速,3月末已增长至7.8万亿。16年同业存单的月度发行规模在10000亿左右,2017年2月和3月同业存单发行量达到2万亿,且呈现出年初、季末发行量较高的特点,或与银行年初信贷投放意愿较强、季末改善监管指标导致资金需求量较大、有关。
目前同业存单的发行实行备案制管理,存款类金融机构发行同业存单,应当于每年首只同业存单发行前,向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年度发行计划。发行人可在当年发行备案额度内,自行确定每期同业存单的发行金额、期限。发行备案额度实行余额管理,发行人年度内任何时点的同业存单余额均不得超过当年备案额度。2017年,已有300多家银行公布今年同业存单的计划发行量,计划发行规模高达13万亿以上,而且这还不是所有银行的发行计划。
3. 结构: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是同业存单发行的主力,长尾显著
目前同业存单的合格发行人已扩大至1556家。按照人民银行《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同业存单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发行,发行机构必须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单位。其中提到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是由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定价自律和协调机制,成立于2013 年9月24日。在2013年底CD 出现之初,上述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单位仅有工商银行等10 家大型银行;随后发行人范围逐步扩大。2016 年6月,符合条件的自律机制成员机构范围从643家扩大至1556家。目前,最新的CD 合格发行人包括23 家以大型银行为主的全国性金融机构、127家城市商业银行、1234 家农村金融机构、149 家村镇银行和23家外资银行。截至到2017年3月的数据显示,目前一共有545家银行进行了同业存单的发行,其中500家为城市商业银行,27家为股份制银行,5家为国有商业银行,12家为外资行,政策性银行仅国开行一家参与了发行。
发行机构来看,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是同业存单发行的主力,目前占存量的比重分别为47%、43%和9%。2017年3月的数据显示,从单月实际发行规模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发行占比均为44%,农商行占比10%,国有大行占比2%,其余银行占比较小;就单只发行规模而言,股份制银行平均发行规模最大,为76.1亿;城商行其次,平均单只发行规模为24.3亿;农商行单只发行规模最小,为12.5亿。
城商行之前在同业存单市场的参与度较低,发行规模较小。2016年6月,同业存单发行人范围扩大至经2016年合格审慎评估遴选的自律机制核心成员、基础成员与观察成员,机构个数由目前的643家扩大至1556家。此后,城商行的同业存单发行量急速增长,截至目前,已经有500家城商行进行了同业存单的发行。城商行与农商行由于吸收存款的能力较差,所以在资金来源方面对同业存单的依赖性较高。2016年三季报的数据显示,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11.13%,股份制银行为23.97%,城商行和农商行为19.56%,显示同业负债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重要的融资工具。
从我国同业存单发行人分布来看,存在明显的“长尾”及“二八原则”,即最大的前50家银行(十分之一)存单余额合计量在总存量的81.5%,前20家存量在总存量占比63%。而从存单的主要发行人来看,主要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发行存量较多,如兴业、浦发目前的存单存量超过5000亿元。从整体来看,资产负债扩张较快的商业银行,其存单存量更大/存单发行更为积极。尽管从总量来看,7.8万亿的存单在商业银行150万亿的总负债中占比并不大,但存在一定的结构问题,即部分中小型银行存单融资占总负债的比重较大。
4. 单的发行期限
从发行期限来看,目前同业存单的发行主要以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为主,分别占比19%、31%、25%和18%。从同业存单发行的加权期限来看,16年10月份同业存单的平均发行期限最长,加权期限7.38个月。11月以来,随着债市调整和同业负债利率的不断走高,同业存单发行的加权期限也在快速下行,到17年2月,同业存单发行的加权期限已经降至3.9个月。整体看,发行期限是市场整体流动性、融资需求、投资需求均衡影响的结果。
5. 单的发行利率
同业存单作为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的工具,其走势与Shibor利率密切相关。在债券方面,同业存单利率与短融收益率走势较为一致,但16年12月以来,同业存单利率开始大幅超过短融利率。17年以来由于同业存单发行量大且收益率稳定在高位,对信用债尤其是短融的需求形成了一定的分流,导致在国债收益率没有明显抬升的情况下,短融收益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
对比同业存单与债券、贷款等收益率,考虑税收以及风险占用等因素,同业存单的税后收益率不错(免增值税),且对银行而言风险占用较低。考虑其久期之后,实际的收益率不错,因此越来越成为机构流动性管理中配置的主要对象之一,逐步取代了同业存款。从其持有结构可以看出,广义基金、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均配置了不少的同业存单。
6. 结构:广义基金和商业银行是主要的投资者
《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CD的投资和交易主体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会员、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类产品”。根据托管数据来看,目前同业存单的主要持有人是广义基金、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截至2017年3月的托管数据显示,广义基金持有占比42%是最大的持有机构,其次为商业银行,持有占比40%。考虑到2月份上清所对同业存单的托管数据口径进行了调整,将“商业银行理财”从“商业银行”划入到“非法人类产品”,导致数据上广义基金2月对同业存单增持明显,增持7386亿,考虑口径调整后,2月广义基金增持约4000亿同业存单。
2015年8月以前,同业存单的主要持有人主要还是商业银行为主导。2015 年8 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参不同业存单会计核算和估值业务指引(试行)》,明确了基金投资同业存单的细则。此后,基金持有CD的规模开始快速增长。商业银行持有的CD占比从2015年8月的74%降至目前的40%,而非法人机构的持有占比则由4%大幅升至42%。
商业银行内部,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商行占主导。目前,商业银行总共持有3.1万亿同业存单,其中,国有银行持有占比28%;股份制银行占比21%;农商行占比23%;城商行占比22%。16年11月份以前,全国性商业银行一直是商业银行中持有同业存单最多的机构,但11月份之后,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大幅增持同业存单,目前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持有的同业存单的量已经超过全国性商业银行。
在广义基金内部,货币市场基金是主要的同业存单的投资者。根据货币市场基金公布的数据,目前总计有250只货币市场基金,总共持有的同业存单的规模达到11480亿元,占同业存单存量的15%。从货币基金的资产配置报告中也可以看出, 2015年以来,货币基金配置同业存单的比重逐步上升,最高达24.8%。16年11月债市出现大幅调整,同业存单利率上行引发货基负偏离严重,货币基金处于流动性较低,配置同业存单时较前期更为谨慎,导致广义基金持有存单占比较之前有所下行,从前期的25%左右降至18%附近(如图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