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百万房山人进城,堵在杜家坎 ·  22 小时前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DeepSeek日活超过豆包,这意味着什么? ·  昨天  
经济参考报  ·  正式上线!每天超3万人次使用 ·  昨天  
经济参考报  ·  抖音、快手、微信,同日发布公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刘晓博 | 对楼市亮出底牌!银监会今天的表态,看哭了一群人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02 18:35

正文


今天( 3 2 日),新上任的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与两名副主席、一名主席助理,共同出席了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

在此次发布会上,银监会领导就多个问题表态,其中对于 楼市的表态尤为引人注目。

当时,“东方卫视”的记者这样问: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跟房地产相关的问题。因为,在去年一年中,我们看到一二线城市、一些热点城市房地产上涨的特别快,而且出现了很多“地王”,这其中很多“地王”都是从银行贷款,请郭主席介绍一下目前房地产在银行贷款这方面的情况。另外,银监会未来将如何配合房地产调控来加强贷款的监管。谢谢。

对此,郭树清的回答是:

房地产金融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银行贷款大概 1/4 投向了房地产,去年新增贷款中有 45% 是房地产贷款,在大家谈到的金融风险里面,房地产泡沫风险也是经常提到的一个风险,所以我们银行业对这个事情非常关注,也非常认真地进行分析。

但是房地产市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域性差别巨大,不同城市、不同地方的房价涨幅所包含的泡沫,或者风险情况不一样,所以在金融调控方面,希望银行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稳健、审慎地把握对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投放,包括对开发商和居民个人。

居民过去买房子,主要用自己的存款,或者借亲戚朋友的钱,贷款的比重不是特别高,但是最近一两年比重很高,去年新增贷款里将近一半是房地产贷款,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就占了很大一部分,是我们审慎关注的领域。 居民部门总体来说,银行贷款不算太多,杠杆率不高,但是这样一个增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的回答是: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对财政税收乃至对中国银行业资产和利润增长都有很大的贡献。所以, 从银行角度来说,我们更希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既不能出现巨大的泡沫,也不愿意看到出现巨大波动。

所以,在房地产信贷政策方面,我们还是采取差别化的政策,对带有泡沫和投机性的房地产信贷需求要加以限制;对于一些房地产库存过大的三四线城市,也有一个去库存的问题,在信贷上也要给予考虑;再有在城市化过程中,住房需求特别是基本的住房刚性需求,是改善老百姓居住条件的信贷需求,还是应该给予信贷支持, 这样做既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也能使得银行信贷资产更加安全。

估计看完这个回答,那些希望楼市剧烈波动,尤其希望楼市暴跌的人要哭晕了。

郭树清和王兆星的表态,主要传递了以下几个意思:

第一,“居民部门总体来说,银行贷款不算太多,杠杆率不高”。

从负债的角度,可以把债务人分成四种:一是金融部门,比如银行,我们的存款就是银行的负债;二是政府部门,地方债、国债就是政府的负债;三是非金融行业的企业;四是居民个人和家庭,也就是所谓的“居民部门”。

郭树清的意思是说,居民个人和家庭的负债(主要是房贷)率不高,贷款不算多,整体风险不算大。根据公开资料, 目前中国居民部门负债率大约接近 40% ,而全球平均水平为 51% ,发达国家达到 60% 70% 企业部门的负债率,全球平均为 90% ,中国则到达 160% 。政府部门的负债率,中国也略低于警戒线。

客观事实和银监会的判断,决定了中国不会对房贷增长“痛下杀手” 。只是在特殊时期,为了防范资产泡沫,可能会收紧。但整体而言,还是会促进居民部门加杠杆的。

第二,房贷增长过快,需要引起关注。

第三,银监会希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既不能出现巨大的泡沫,也不愿意看到出现巨大波动。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金融领域的抵押品里相当一部分是土地、房屋,如果房价剧烈波动,尤其是跌幅超过 30% ,会出现房企供楼的现象。所以,官方不会允许房价大跌,这危机到金融安全,进而危及到社会稳定和政权。

第四,银监会清晰地表达了未来一段时间的贷款发放策略: 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压力大的,会暂时收紧贷款;对于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任务重的,会放松管制。

事实上,相对于企业贷款,居民房贷仍然是优质贷款,虽然利润率不高,但风险不大。

此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对房地产的表态(承认投资需求,要求加强引导),以及今天银监会的表态,都对房地产稳定发展构成了利好,传递了正面的信号。那些希望房价暴跌、楼市崩盘的人,愿望再次落空了!



今天,银监会亮出底牌!如何看待房地产,如何债转股……

作者:刘晓博


每年的“两会”会议季,都会有密集的新闻发布会,重要部委、省市的“一把手”会出来,接受记者的“拷问”。 今天( 3 2 日)上午,轮到了新任银监会主席郭树清。

郭树清, 1956 年出生于内蒙,汉族。他的本科,是在南开大学学的哲学,后来到中国社科院读“科学社会主义”硕士;在中国社科院当助理研究员期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郭树清曾先后担任国家发改委“宏观调控体制司司长”、贵州省副省长、央行副行长兼外汇管理局长、建行董事长。在肖钢之前,他还曾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 500 余天,为史上最短证监会主席。随后,在山东担任省长将近 4 年。他曾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郭树清及其副手(两个副主席和一个主席助理)透露了 2017 年银监会的工作思路,以及对房地产、债转股、去杠杆、银行理财、表外业务等重要问题的看法。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出了 10 条干货,并加以点评:

1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我国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也总体可控。

点评: 有人可能以为这是官话,有人甚至怀疑中国金融体系非常脆弱,其实这都是过虑了。虽然一些小的村镇银行可能有较高比例坏账,但中国的大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仍然是稳健的,国家可以调动的资源很多,风险的确不大。现在全球金融体系有风险的,主要还是在欧洲,比如意大利(委内瑞拉、尼日利亚或许风险更大,但对世界经济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2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与各类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密切联系,坚持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积极探索多种灵活有效的债务处置方式,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去产能。

点评: 商业银行和各类企业、地方政府“同舟共济”的说法,比较有意思。“去产能”将给资本市场继续带来新的题材,比如今天水泥股就有异动。去年活跃的钢铁、煤炭,今年估计会继续活跃。

3 、房地产金融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银行贷款大概 1/4 投向了房地产,去年新增贷款中有 45% 是房地产贷款。 居民部门总体来说,银行贷款不算太多,杠杆率不高,但是这样一个增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点评: “居民部门总体来说,银行贷款不算太多,杠杆率不高”,但需要关注“增速过快”的问题,这是银监会对房贷问题的整体判断。其实如果考察中国“非金融企业”、“政府”和“居民家庭”三大类部门的杠杆率,有增长空间的只有后面两个了,的确尚未触及警戒线。只有企业和“政府”中的“地方政府”达到了警戒线以上。 所以,国家对于房贷增长不会下狠手,只会为了控制房价阶段性限制。

4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对财政税收乃至对中国银行业资产和利润增长都有很大的贡献。所以,从银行角度来说,我们更希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既不能出现巨大的泡沫,也不愿意看到出现巨大波动。 所以,在房地产信贷政策方面,我们还是采取差别化的政策,对带有泡沫和投机性的房地产信贷需求要加以限制;对于一些房地产库存过大的三四线城市,也有一个去库存的问题,在信贷上也要给予考虑

点评: 银行贷款的抵押物,大半是土地和房屋。所以,如果楼市出现大幅波动,必然把风险传递给银行。而银行又控制着流动性,可以影响房价、地价。有了银监会这个表态,楼市平稳就更有保障了。大家看清楚了:银监会的说法是,不希望出现泡沫(大涨),也不愿意看到大跌,还不愿意看到大幅波动。所以,平稳是 2017 年楼市主基调。

5 、债转股强调两句话,一个是市场化,一个是法制化,不搞行政命令、不搞行政谈判,我们没有指标计划,完全是由当事各方自觉自愿协商谈判。目前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金额 4300 多亿元,实施金额 400 多亿元。

点评: 种种迹象显示,管理层对债转股变得更加谨慎了。因为历史上的债转股,往往带来货币上的大放水,最终诱导资产价格上涨,同时产生道德风险,带来行贿受贿。

6 、消除部分银行存在的“干活不弯腰”“坐地收钱”“只收费不服务”等“官商”作风。

点评: 行为监管是银监会的重要职能。不过整体而言,目前大银行的服务还是不错的。

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