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极度疼痛
但痛的不是失去一个人
而是自己被否定
成了不够好的那一个
……
熊爷今天想分享的就是一个关于失恋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来源于一本法国艺术小说《痛》。
这本书在欧洲极富盛名,被法国年轻人当成文艺圣典。小说的作者,也是故事的主角。
她叫苏菲•卡尔,一个法国的艺术家。在书里她记录了自己失恋前的92天和失恋后的99天。
她说,这段时间,她尝到了人间最极致的疼痛。
这是一个痛苦的故事,却引发了巨大的共鸣。因为在她的故事里,人们找到自己曾经悲伤、脆弱的爱情。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在痛苦中找到那个更好的自己。
- 1 -
十岁那年,苏菲就被他迷得神魂颠倒。
他是她父亲的朋友,也是她的魔咒。她在衣橱里挑最美的裙,头发也要梳得服帖,只为他来见父亲时看到的她,能够让他难忘。
可是再怎么美,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姑娘。
她恨不得变成一颗苹果,把自己埋进米缸,马上把自己催熟得亭亭玉立,熟到可以为他披头纱、化红妆,可以成为他新娘。
可是她只能慢慢长大。
长到她初潮来,长到这个老男人从她视线中离开,长到她遇到生命中的其它男孩。
她像是个练习爱情的人,和爱情临演们排演烛光晚餐的戏码、摸索接吻的技巧,练习分手时的措辞和争吵时的音量,而心中的男主角始终还是他。
她30岁那年,正式演出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第一次约会,她的演出服,正是一件新娘的裙装。
她觉得,自己已经好到足够让他来爱她。
- 2 -
是的,她终于得到了他。她那么美,他无法拒绝。
她也自信,一个漂亮而又有才华的艺术女孩,哪有男人会不爱?
何况她那么爱他,还爱了那么久。
在一起的第一个夜晚,她穿得像个新娘,倚偎在她怀想了二十年的,他的臂弯。
她还以为,她真的可以成为她的新娘;她还以为,她会为他系领带,做早餐,对他说晚安;她还以为,错过这么多年的吻,可以换来一辈子的日升月落,慢慢还。
可是,和所有电影情节一样,当画面无比幸福的时候,不幸就将降临。
在一起快一年的时候,她获得了一项奖学金,需要赴日本进修三个月。
她是需要这次旅行的。
她有自己事业的野心,有自己艺术的追求,她在现实的藩篱中懒散太久了,需要一段不平凡的经历破开她生命。
可他不答应。他警告她,如果弃他而去,他会把她遗忘。
可她不相信。她赌他会站在原地等,她赌他不舍得离开。
“我相信他不过是吓唬吓唬我,治治我的桀骜不驯,他会等我的。”
但其实他和她说过,“他时不时提醒我,他并非真心爱我”,但恋爱中的她不会当真,如果不爱又为什么和我同居呢?
更何况我这么好,这么优秀,他又有什么理由不等呢?
- 3 -
后来,她还是动身去了日本。
可是这旅程,比起不平凡,更多的是惶惶不安。
因为想念一个人的时光,真的太难捱了。而她,每分每秒都在想他。
她得让自己忙起来。于是她选择了火车,这个最杀时间的交通工具。从巴黎到香港,她的想念曾穿过横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曾经逗留于北京的候车室,曾经在上海、广州的封闭车厢里躁动、发酵。
这样,当香港飞往东京的飞机一起飞,她已经度过了三个星期的时光。
他走的第一天,想他。
他走的第二天,想他,想他。
他走的第三天,想他,想他,想他。
可笑的不是琼瑶剧的狗血台词,而是当你身临想念之境,那个对狗血台词竟然感同身受的自己。
爱情让她变得神神叨叨:惶恐于自己参观了离婚寺庙,是否会沾染不妙的气息;三番五次在街头算命,却又因为语言不通只能靠想象,想象算命师的语言中,“有没有说过你要离我而去”。
想念最可怕的一点,就是它强大的吞噬能力。它吞噬你对事物的热情,吞噬你的行动力,让你过的每一天,只是为了过掉每一天。
不管过得好不好,能过掉就好,能快进最好。
她也一样,在东京的两个多月里,每一天都如同游魂。跟踪陌生人,花好几个钟头试穿衣服,没事找事,百无聊赖,风景不过眼,经历不过心。
心口堵塞。呼吸浑浊。害怕夜晚。这是想念症候群。
是不是当人们陷入爱情里,都会变成一个丧失理智的笨蛋?
她在东京给他写长长的信,诉说她在旅途中的见闻;他亦给她回信,在信中唤她“我亲爱的小妻子”,一切看起来没什么不妥,可冰冷的字迹怎能比一个温暖的拥抱来得止渴;
直到后来,他和她约定,要在她旅途的结束后的那天,和她在印度见面。他订好了新德里的酒店,帝国大酒店261房间。
“只剩下一天了。从未如此幸福。你在等我。”
想念纵有万般漫长,不如见他时瞬间流光。
她以为他在等,他也应该等。
我等了你二十年,你等我不过三个月而已。
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 4 -
可是,爱情的世界从来没有“公平”二字。
约定重聚的那一天,帝国大厦261房间里,只有她。还有一台鲜红的电话机。
他没来,一通电话,代替了他来。
“苏菲,我本想过来抱抱你,当面解释一些事。”
——你遇见别的女人了?
——是。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二十天了。
——你是认真的吗?
——希望是。
——我真不走运。”
从分离到正式分手,总共92天。
她却爱了他二十年。
- 5 -
这不公平。这不公平!
她痛啊!她想不通啊!她不甘心啊!她输得一塌糊涂啊!他凭什么不等她!他凭什么就这样轻易得否定了她!否定了那些曾经如此亲密、亲密地像是一个人一般的时光!那些身体交缠、心灵重叠的时光!他以为他是谁啊!
她太痛了。极度的痛。
多年之后,她才知道最痛的是,他否定了她,那个她以为很好很好的自己。
一个被抛弃的人,靠自己,走不出去。可是她想要走出去。
打碎这个被魔怔住的心,然后一片一片,拼出一个新的自己。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苏菲做了一件正常人不会做的事。可这件事情后面,却又让我们看清了失恋之痛的原因。
那时,她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听到更多别人的痛苦。
回到法国,她四处找寻自己的朋友,或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讲述自己的痛苦,再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讨一份“止痛药”,重复问他们一个问题:
“您还记得最痛苦的时刻吗?”
“他在浴室的洗脸池上留了一封分手信。以至于后来的十二年,我一直住着没有浴室的公寓。”
“我面前有一具棺材,里面的她,我的恋人,所剩无几。她从七楼跳下,摔成了碎肉。”
一张字条上写着:“罗兰,超市的头头们指控我偷了一小罐奶油,但我没有做过。我以孙儿们的脑袋发誓。面对死亡,我不会说谎。你的妈妈。”
“那一天,我和我的爱人躺在吊床上。后来她不再要我,再也不能忍受我碰触她。有时,当天空变得阴沉,我又看见这张吊床的时候,总能闻到那一日她身上的香水味,往昔的一切很快浮现出来。”
….
分手后的99天,她搜集了几十个悲惨故事,她在自己讲述的痛苦中死了几十次,又在别人讲述的痛苦里重生。
在书中,她讲述部分的文字慢慢变淡
直到第99天,完全消失不见
在荒诞中,她被救赎了。
但想想又是那么合理,那个被他否定的自己,最怕听到的是安慰,是父母那句“你那么好,他不要你,是他不懂得珍惜你”。
可是,我真的那么好吗?如果我真的那么好,他为什么不要我?一个被抛弃和否定的人,无法相信这样的话。
但听到那些别人的痛苦,我们好像会听到,“不是你一个人遭遇了不幸,不是你的问题,你很好,只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乱糟糟。”
-6-
分手后的99天,她走出了情伤。
但那个自己以为的很好的自己,却不是短短的时间能够找回的。
直到15年后,2000年左右,她确定自己不再有旧病复发的可能性,她才终于敢再次触碰这段经历。因为,快五十岁的她,已经不需要任何人来肯定或否定自己。
她出了《痛》这本书,办了展览,还改编成了戏剧,这成为她生命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她获得素有“摄影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哈苏基金会摄影三十周年摄影奖,成为了法国著名艺术家,被誉为当代最重要的十位艺术家之一。
苏菲·卡尔
在熊爷看来,苏菲的书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其中一个原因是,她告诉我们失恋的痛,除了生活秩序失衡后的不安全感,更可怕的是被最爱的人否定自己的那种深渊。
人有两个生命,一个是对应死亡的存在,一个是作为社会个体的存在。
我们孤独的来到这个世上,直到遇见一个没有血缘的人,他爱我们,承认我们,用他的一切肯定我们,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多么好的自己。
可是,当他离开的时候,作为被抛弃的一方,我们也很容易就失去了自己。
但,这不是两人的事,而是一个人的轮回。
苏菲·卡尔
我们需要的是,成长,变成更好的自己,好到无论你爱不爱我,我都是那个自己。
最后,熊爷想说的是,我们当然都不完美。
但最好的自我,就是相信未来会有一个更好的自己,在等你。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遇见那些改变你人生的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