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关于王煜全关于人工智能革命的见解和主张,包括去硅谷深度探访和挖掘的必要性,对人工智能革命的未来发展阶段和机会的解读,以及对硅谷之行目的的阐述等。同时还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推荐阅读和报名活动。
他认为技术革命的到来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技术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应用,能否进入市场被大众接受。他强调深入研究智能革命的真正规律和未来趋势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深入了解技术革命的规律,才能站在成功者的一边。
▲ 点击图片报名,抓住风口(iOS用户请用电脑端打开小程序)
本期要点:在硅谷能看到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还有一周就要过年了,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才是真正辞旧迎新的日子。常言道,新年要有新气象,而当前最重要的新气象无疑就是汹涌而来的人工智能革命了。前段时间,CES展之后,我顺便去硅谷拜访了一些朋友和创业者。这次走访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硅谷的创业氛围依旧浓厚,甚至比以前更浓了。这里无疑是这轮科技革命—人工智能革命的最重要的焦点,或许没有“之一”。当然,光听我这么说,你可能很难有切身的体会,还需要亲自来实地看一看。国内不少企业家都会来硅谷,参访谷歌、Meta这样的大公司,也听听初创公司的创业演讲,感受硅谷的AI创业氛围,寻找新的合作机会,有些更高级的参访,还会去斯坦福上个课,听专家讲讲大模型的研究进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谷歌、Meta等硅谷的科技巨头无疑是全球科技行业的佼佼者,它们拥有庞大的技术团队、先进的研发设施和丰富的资源,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能去看一看自然不错,但我们认为,千里迢迢来到硅谷考察,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面。走进这些大公司时,大家或许会发现一个现象:科技巨头们都在积极搭建人工智能平台。一方面,搭建平台往往需要很强的实力,只是少数人才能参与的事情。更关键的是,其实这表明这些大公司也不知道下一个最大的机会在哪儿。但它们相信应用是每一轮技术革命的核心,只有技术找到了广泛的应用场景,才能实现最大的红利。所以它们才搭建应用支持平台,希望未来的成功企业能在自己的平台上长出来。因此,对于想要了解未来技术革命方向的人来说,仅仅参观大公司是不够的。那么,去听小公司的创业演讲,或者看看他们的商业计划书怎么样呢?确实能带来一些启发,但大部分时候,只能听到他们表面的业务设计,很难深入了解背后的深度思考。毕竟,创业者们都时间宝贵,他们不可能跟每个人都详细解释自己的商业逻辑。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是听其言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特别是,现在硅谷很多这一阶段的创业公司都集中在性能调优和节能增效这两个方向。性能调优的公司,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提升AI模型的性能,但随着核心平台业务和功能的扩展,这些公司在未来几年可能会被大量淘汰。节能增效的公司,则是通过AI来提升企业的效率,从而获得收入。这个方向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说实话,很多业务都是高度依赖于本地市场的,对于中国创业者来说,直接照搬他们的业务模式,很容易水土不服。所以,我们认为,硅谷真正的机会其实隐藏在那些还没有进入融资状态的小公司里,尤其是那些准备推出AI原生应用的公司。但是,你并不容易找到它们。这些公司往往处于所谓的“Stealth Mode”(隐身模式),正在默默地打磨产品,不想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底牌。如果你对硅谷的系统不熟悉,根本找不到他们。而且,即使这些公司已经开始融资了,但由于中美科技战等原因,它们往往也更倾向于获得硅谷本地风投机构的钱,而不是来自中国的资金,所以他们也不会邀请中国人去听他们的融资演讲。如果你在硅谷没有很强的人脉网络,很难挖到最新的信息。至于听教授讲技术进展,多学习些知识固然没错,但就像当年工业革命之初,蒸汽机造出来了,关键在于应用,在于能否开发出火车轮船来,这时候去听瓦特讲造蒸汽机的技术其实没什么帮助。斯坦福校园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去硅谷。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新一轮的智能革命正在爆发,我们才更应该去硅谷深度探访和挖掘。我们基于对历次技术革命的分析得出结论,这次的人工智能革命将历经四个阶段:性能调优、节能增效、简单服务和复杂服务,并最终实现服务规模化。这样的颠覆性革命,往往伴随着范式转移,也就是说会带来全新的业务模式和商业逻辑。如果我们只是盲目照搬过去的经验,不去主动探索模式创新,表面看是参与了革命,但大概率会被真正的革命者淘汰。所以,关键在于要相信规律的存在,并善于利用规律,在规律的基础上做事。我们去硅谷,看的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背后的门道,要深入研究智能革命的真正规律和未来趋势。掌握这些规律,才能让自己站在成功者的一边。自工业革命以来,有一个规律始终在发挥着关键作用:当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关键就不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应用,能否进入市场,被大众所接受。最终,市场会奖励那些能将技术应用规模化推向市场的企业。就像福特创造了T型车,但UPS的创始人Jim Casey利用了这个机会,把自己的业务改造成了送包裹,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再如SRI(斯坦福研究所)发明了图形界面、鼠标等先进技术,但后来这些技术被乔布斯看到,并被用到了苹果电脑上,才改变了整个电脑界。所以,这次我们带大家去硅谷,就是要深入探寻这些底层的规律。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革命这个转折点上,新技术层出不穷,业务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时候,我们更需要深入探讨规律,而不是简单地对过去的历史进行线性外推。甚至我们可以断言,今天那些热门的AI公司,大多数都活不过明天。此次由我带队的前哨AI硅谷行,旨在解决实战的问题,让大家看到技术革命到来时,真正的机会到底在哪儿,以及如何把握住这些机会,这需要回答以下三个核心问题:首先自然是要看懂技术的趋势,才知道去哪找未来赢家。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在技术完备到一定地步后,催生出新的应用,从而引爆市场。因此,我们需要在新技术到来时,提前锁定未来的赢家。然而,这无疑需要前瞻性的眼光和深入的分析能力。更进一步分析,每一轮革命都是由一个通用技术所引爆的,但通用技术本身并不能直接构成广泛市场的应用,它需要配套技术的支持。就像当年如果没有曲轴连杆等配套技术,瓦特的蒸汽机就无法催生出火车、轮船,更无法带来后续经济的繁荣。如今,AI大模型这个通用技术已经成熟且可用,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它形成具有广泛市场的应用。因此,我们要评估的不只是大模型本身,更是围绕它的一系列配套技术。比如,当我们想为足够多的用户提供服务时,有效的远程覆盖非常关键。但延时问题能否解决?就像自动驾驶往往需要远程人工介入以解决罕见问题,但如果云端操作有延时,那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再如英伟达CEO黄仁勋所说,未来AI就是一种劳动力,这或许也是2025年的主要旋律。但光知道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明白,AI要成为劳动力的话,是否需要有足够的推理能力,是否要能够调用第三方应用,是否需要能够与其他AI衔接,形成工作流,完成完整的任务?我们要深入了解技术的完备性和能力边界,确保它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那么,技术已经看懂了,又该如何找到未来的赢家呢?就需要看哪些企业在市场切入上更有优势,哪些企业具备成功的关键因素。英伟达的GTC大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黄仁勋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对人工智能革命有着深入的思考。但你在家、在网上也能听GTC大会的演讲,为什么非要去现场呢?因为只有到现场,你才能近距离接触到英伟达的那些优秀合作伙伴,也就是那些人工智能领域里最优秀的应用企业,并从中了解到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市场动态。第二个问题在于,智能革命的下一阶段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要看懂未来,往往先要看懂历史,也只有身处第一线,才能真正读懂历史。遗憾的是,拜访企业容易忽略对历史的考察,这是一个很可惜的失误。硅谷,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数字革命史,读懂硅谷,就能发掘出未来的规律。硅谷的重要财富之一,便是计算机博物馆,它见证了硅谷的历史变迁。通过实地考察,以及我们的解读,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字革命的规律,对智能革命的下一阶段有更深的洞察。当然,第三个问题,也是为什么你必须要到硅谷一线的关键原因,那就是最前沿的创业者到底在想什么。这次,我们不是去听那些创业企业的融资路演,而是和那些特别有思想的创业者进行深度交流和分享。我们将深入了解他们认为这个时代的特色是什么,以及为何会如此设计业务。未来,许多真正能爆发的业务模式都是前所未有的,但要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有高度,特别是能够有范式转移的思想,并把它落到具体实处。未来的成功者必然不是那些亦步亦趋学习别人的人,而是敢于大胆突破,走出自己的路,设计出自己独特业务模式的人。跟这些真正有思想、有洞察力的创业者深入交流,从而理解他们对技术、对应用的本质探索和业务的设计,才能够懂谁才有可能是未来的赢家。所以,最后,相信你可以看出,我们的这次前哨AI硅谷行将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洞察和认知,你也可以看出其价值不言而喻。此外,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考察技术产业化的历史,通过投资、产业协调等手段推动产业进步。我们对技术产业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专业的判断,尤其是在技术产业的预测上,我们曾有过众多成功的先例。在前哨大会2024上,我就给大家展示了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脉络,深入分析了历次技术革命背后的逻辑。这次硅谷之行,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数字革命的逻辑,直至触及这次智能革命的本质,并看懂未来的趋势和机会。最后,我想强调的是,AI浪潮已经汹涌而来,大变革时代中,你要么主动掀桌子、要么被他人掀桌子。但盲目的行动会带来更大损失,所以你不仅要看懂趋势,还要能辨识风险和机会,更要能利用新的范式来构建自己的业务。我们的前哨AI硅谷行将造就那些未来赢家,如果你想投身到人工智能革命当中,成为下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或想具有足够的认知去发现那个最可能成功的创业者,那么前哨AI硅谷行都是你不可错过的思想之旅。
推荐阅读:
火了两年了,AI是泡沫还是红利?2025年会好吗?【新年致辞】
他们为何都失败了?底层规律究竟是什么?【新年致辞二】
马斯克也逃不开的成功底层规律究竟是啥?【新年致辞三】
【科技特训营】看懂科技产业,离不开长期观察。线上书院模式,与王老师深度链接!为未来五年做好准备,先人一步,看清未来!
↓¥399,掌握王煜全AI产业预测精华(iOS用户请在电脑端打开)
↓点击加入,学会用AI为你工作(iOS用户请在电脑端打开)
此外,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份清单
“全球AI独角兽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