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银证券研究
发送最新研究成果、沟通研究意见、交流研究心得。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中银证券研究

【策略研究】2024年A股深度复盘—峰回路转

中银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5-01-06 11:13

正文

王君 徐亚

回首 2024 年, A 股表现峰回路转,政策关注焦点从 有无 转向 强弱 ,先决大势,再决行业仍是 2025 年首要任务。

2024 A 股市场表现良好,全球排名靠前,节奏上峰回路转。全 A 指数年度涨幅 10.0% ,显示出良好的运行状态和赚钱效应。但从全年节奏与过程来看,转折速度与幅度的变化则十分明显,主要呈现跌速快、跌幅大、涨速快、涨幅大的特点。

2024 年大势分段回顾。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阶段 1 :流通性问题的曝露与修复( 24 1 1 —3 8 日)。阶段 2 国九条 “517 新政 促成震荡等待( 24 3 11 —5 20 日)。阶段 3 :方向选择:漫长的下跌( 24 5 21 —9 13 日)。阶段 4 :政策发力:峰回路转( 24 9 18 —12 31 日)。整体而言,相较于 2023 A 股整体呈现的 三下台阶 特征, 2024 A 股整体呈现的特征为 双底反转

2025 年启示。基于复盘视角,对于 2025 年我们有如下思考: 1 、不同于 2019-2021 年,行业比较是 A 股超额收益的主导项, 2023-2024 年, A 股大势方向的判断对于超额收益的影响比表观所见更大,即先决大势,方能选择对应的风格及行业(下则红利,上则成长)。 2 、投资者需要珍惜每一次的 A 股横盘震荡机会,回顾 2023 2024 年, A 股每年都至少出现了两次横盘震荡后的 决断 时刻,第一次是传统的 春季决断 ,第二次是政策预期交易结束或基本面数据更为清晰后的 二次决断 3 2025 年相较于 2023-2024 年的不同点在于预判假设基准的变化, 2023-2024 年投资者对于逆周期政策的判断前置条件是有或无,而 2025 年则变成了强或弱?前者形成的是单一占优风格,在全部时间范围内的趋势性、持续性、自我强化性。而 2025 年前置假设条件的变化,将会使得 2023-2024 年的单一风格趋势性再出现的概率大幅降低,或更多将依据强与弱的边际变化,进行更快速的大势、风格、行业轮动。 4 、在过去一轮的盈利下行周期内,投资者逐步意识到 收缩型 的经济政策具备 负螺旋性 ,因此过去几年对逆周期政策给予正反馈的阈值一直在不断提高,这对应的是投资者的前置预期持续下修至 的过程。而 2024 9 A 股指数的快速及大幅度的上涨修复,这对应的是对 的反馈。 5 、进入四季度后,指数转为震荡,我们认为这是对 强弱 的计价不明,正确的做法或是进行情景假设,背后是部分投资者或忽视了一个关键变量,即对于政策组合拳的认知仍是线性的,未形成对 扩张型 经济政策同样具备 正螺旋性 的共识,这种忽视一方面使得 2024Q4 指数进入宽幅震荡状态,另一方面对 2025 年展望而言,仍会使得在未来政策或经济数据的真空期, 熊市思维 的情况或仍将频繁出现。 6 2009 年迄今,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趋势保持不变,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曾多次出现转型期的波折阶段。经济结构转型的波折期一方面对应着资本市场的整体低谷,另一方面也映射出波折期的特殊结构性行情。站在 1998/2009/2015/2020 年,即期近端看都存在一定不同类型的困难,解决方案是将视角拉长,长周期视角下,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从未停滞,政策引导和企业家精神是新时代实体经济转型的重要部分。 7 、结构上,一方面,较大的波折期对应着中周期的切换,如 2008 年金融危机后,切换至第二个中周期, 2020 年新冠疫情和中美竞争(地产调整)后,切换至第三个中周期。另一方面,以通缩指标衡量的波折阶段,中周期主导产业也会短暂让渡于短周期穿插行业,如 2010 年智能手机元年,电子行业的短周期穿插, 2013 2015 TMT 行业的短周期穿插, 2016-2017 年供给侧改革下周期资源行业的短周期穿插。在本轮经济承压波折期中,红利成为短周期穿插行业,随着通缩预期的逐步消弭,中周期主导产业也同步开启回归进程。

风险提示: 1 )逆周期政策力度或发力效果不及预期:经济的有效复苏仍待逆周期政策的进一步发力,逆周期政策力度或发力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对复苏进程形成拖累。 2 )科技产业新周期推进速度不达预期。 3 )部分数据处理统计方式可能存在误差,部分统计归纳数据基于历史数据,不能代表未来表现。 4 )依据历史数据归纳的结论参考意义有限或失效。

欢迎关注中银证券研究


特别声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