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进阶,其中很重要的事情是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定一个方向。没有方向,就不会有目标,也不会有执行,更不会有考评,也不存在着进步。所以如何定一个方向是很重要的。
定方向对于刚入职场的人又往往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这里,有一个套用母校老校长的话的两问:诸位现在是在干什么?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两问不妨常问。
本系列的文章的主旨并非提供这些高高在上的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给大家提供可以实际操作的指导思想。当然本系列的文章也没有接地气到能够给大家一套可以实际操作的程序。毕竟职场发展千人千面。理解核心思想是根本。
有关个人前途的发展问题,我们看三个维度:1.专业技能,2.解决问题的能力,3.领导力。
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来说,掌握专业技能是很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我在这里说的专业技能,一方面是这个技能本身的价值,另外一方面是掌握这个技能的人的功力。
举例来说,现在这个环境下,会软件编程开发的人,肯定比考古的人更受市场欢迎。而两者都有入门级别的和超级高手的存在。又举个例子来说,医生可以说是靠专业技能吃饭的典型。一个医生医术高明到救死扶伤,疑难杂症都靠这个医生的时候,那天下哪里都有一口饭吃。
飞总虽然写公众号,虽然也干这个那个事情,但是本质上来收,主要的收入还是来源于作为专业技能的大数据领域的积累。我在其他方面所有收入加起来,也抵不上靠大数据知识和经验的一个零头。
郎咸平教授是另外一个例子。虽然说大家对其人品颇有微词。但是郎教授白睡小三同时把房产打官司给拿回来的,靠的是极其精湛的专业技能。而郎教授早年成名之作更是展现了其在会计学领域精深的专业技能。
所以你应该问你自己,希望从事什么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面希望做一个什么领域,你掌握多深的专业技能。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发展,都是可以的。
第二个维度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理解成为业务能力。为什么把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开来呢?它们有的时候是密不可分的。比如说搭建一个大型的搜索引擎,显然需要分布式系统,文献检索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技能。但是还需要其他很多的软性能力。
我们今天的世界,有太多的东西,是一个人靠着专业技能所不能解决的。往往需要许多人一起,整合资源才能够把事情做成。而一旦涉及到多个人合作,多个集体合作,多个公司合作等等的时候,这些软性能力就很重要了。
软性能力有的是自身的素质,比如善于沟通,让别人感到舒服愿意和你合作。比如说事情条理清楚,知道先做啥后做啥。也有一些和素质无关了。比如说你就是家里有矿,老爸开工厂,正好卖的就是对付急需的物资。
专业技能会成为其中的一环,但是能够搞定事情的能力涉及到影响力,资源,也涉及到沟通能力,执行能力,逻辑能力,监督能力等等。这是很大的一个范围。
有些人天生就是专业技能一般,但是软性能力很强,能够和一堆人一起把事情给做了。这个人的职业选择就和其他人不一样了。
但是我们最需要避免的问题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有什么好办法呢?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讲过,现在有一些成熟的性格心理测试,有些准确度非常的高。对于从另外一个维度了解自己,是很值得花钱去做一下的。
第三个维度是领导力。很多人会问我,第三个为什么要和第二个分开来。这个问题10年前我刚入职场的时候,没办法回答你。因为我自己也搞不清楚。5年前我换工作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有一点懂了其实也还是不懂。
当然,今天我可以回答你了。领导力在我这里的定义是能够代表组织做决策的能力。做决策这件事情,非常的不简单。有的时候即使你这个人很清楚,各种方案背后的利弊,不代表你可以从里面选择最合适的那个方案,并亲自决策。
所以专业技能也好,搞定事情的能力也罢,都是一个组织长治久安里不可缺乏的东西。而领导力,很多时候,真正体现出来,往往是组织生死存亡的时刻。到底应该往哪里走,怎么去拍。敢并且能够拍下去,这叫领导力。
美国二战时候的总统杜鲁门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情。罗斯福总统在其第四任期上去世,副总统杜鲁门接任。接任的时候他才知道美国有个绝密计划,在造原子弹。
后来美国第一个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后,杜鲁门要决定是不是对敌国使用这个武器,以及怎么使用这个武器。他决定最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两颗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