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师法海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工作信息发布官方平台。法者,平之如水,缘理而行;海者,纳百川,储众水。明世间法理,盛法治情怀,是为法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法海

活动总结|“筑梦未来”未成年专门教育主题座谈会顺利开展

京师法海  · 公众号  ·  · 2024-12-21 21:00

正文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对于未成年健康成长、法治国家建设有深远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 “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 ,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提供 法治与教育 保障。

图1 座谈会领导老师合影


为发挥法学专业优势,推动实践调研工作更好开展,2024年12月12日下午,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六安市振徽专门学校 在后主楼1922教室召开“筑梦未来”未成年专门教育主题座谈会。 六安市振徽专门学校校长蔡书童、副校长常小雷、六安市二级警长汤萌萌、法学院李滨教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郭雅婷、团委书记陈轩禹、学生事务助理王皓月 等领导老师参与座谈会。



六安市振徽专门学校校长 蔡书童

会议伊始,六安市振徽专门学校蔡书童校长全面介绍了六安市振徽专门学校的 基础设施、办学理念、课程安排 等基本概况。蔡校长指出,学校秉承 “改变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和谐整个社会 ”的办学宗旨 ,以高度的 社会责任感 “先成人后成才”的原则 培养热爱祖国、遵守法律、懂得感恩的学生,为六安市的教育事业、就学就业、平安建设等方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六安市 汤萌萌警官

六安市汤萌萌警官随后指出,未成年之所以从事违法犯罪行为,很大程度上来自 家庭环境、成长环境 潜移默化的影响。未成年心智尚未成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 及时的教育引导 至关重要。六安市振徽专门学校在 未成年矫正教育 方面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不仅形成了规范的学习生活制度、具有凝聚力的教学团队,也为形成了 人性化、个性化的矫正教育方案 ,对每个孩子的成长情况进行持续跟进,有效地减少了当地未成年违法犯罪行为。



北师大法学院 李滨教授

法学院李滨教授认为,在讲授常规课程以外,如何对支教在孩子们进行 心理上的辅导 ,并起到一定的 榜样作用 ,让孩子们相信自己在未来也可以走上更好的人生发展阶段,是对 支教工作 提出的一个更高要求。相比于成年人,大学生更为活泼,与孩子们的沟通也更为顺畅。此前的支教工作也证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们具有敬业精神,有热情、有能力达成更高的支教目标。



法学院团委书记 陈轩禹老师

法学院团委书记陈轩禹老师从 理论研究 角度出发,指出当前未成年保护领域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陈老师认为, 开展实地调研工作 对于未成年保护领域的理论研究有较大意义,学院在未成年保护方面有 专业的研究基地、经验丰富的研究团队、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 等各方面优势,可以在形成 特色实践品牌 的同时,有力推动 实地调研与理论创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郭雅婷老师

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郭雅婷老师高度赞扬了六安市振徽专门学校在 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 做出的贡献。郭老师指出,振徽专门学校对于 从事违法犯罪行为或存在类似倾向的未成年 加以 教育引导 ,是一项对未成年成长、法治国家建设有着深远意义的事业,希望 法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也能参与到这项事业中 ;同时,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团队经验丰富,作为牵头单位能够为 支教调研工作 提供有力支撑。

随后,与会领导老师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