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发布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研究成果,沟通证券研究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寒飞论债  ·  胡子总2025年十大展望(系列七) ·  2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新一轮冷空气来了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蛇年升腾 | ... ·  4 天前  
证券时报  ·  破17亿元!《唐探1900》《封神》等冲上热 ... ·  5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蛇年升腾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宏观】“负债成本刚性”与“资产收益钝化”——市场纠结时刻与去杠杆下半场拐点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证券  · 2017-08-17 08:19

正文

黄文涛,S1440510120015

 

当前金融市场正处在纠结时点,“负债成本刚性”和“资产收益钝化”现象并存,金融体系呈弱震荡格局。从金融去杠杆的节奏看,上述现象是金融去杠杆棋至中盘时,金融机构与政策博弈的阶段性反映,随着金融去杠杆的稳步推进,这一僵局将会被打破,金融去杠杆也将步入下半场。

 

“负债成本刚性”是流动性需求增加与资金成本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金融监管强化之下,金融机构通过同业负债等方式融资受到较强约束,资金来源较前期相比明显不足,而在资产端调整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存量资产博弈比较突出,造成流动性需求大幅增加。同时,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一定程度上容忍了市场利率高位运行,并逐步传导至负债端。

 

“资产收益率钝化”是基本面、资金面约束和金融机构资产端调整趋缓叠加的结果。基本面看,经济总体稳定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是构成债券收益率底部和顶部的基础;资金面看,资金供需紧平衡以及资金成本较高限制了债券收益率继续下行空间,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债券收益率的底部约束;政策层面看,监管政策是诱发当前资产收益率变化的最大不确定变量,在4月份强化监管收益率大幅上行后,近期市场普遍认为监管已趋缓,金融机构大规模调整资产结构的动能减弱,进入温和去杠杆时期。

 

目前“负债成本刚性”和“资产收益率钝化”僵持的核心在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调整动力趋缓与存量资金博弈等因素综合影响下,流动性需求增加与资产收益率硬性约束共存。随着监管排查、清理整顿日期的日益临近,有望打破这一僵局,步入金融去杠杆下半场。

 

在金融去杠杆下半场,金融机构按监管要求,可能会主动调整资产结构,收益率将在震荡中回归基本面。同时,考虑到存量资产的逐步消化以及投资者在监管之下的稳健合规经营,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亦会趋向合理,负债成本有望稳步回落,最终恢复正常的利差水平。预计这一过程会持续至明年年中,届时融资成本(如7天回购利率)与资产收益率(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维持相对稳定的利差。期间,需要密切关注监管强度及政策协调、金融机构行为和预期分化以及对实体经济冲击等方面的影响,适时评估和研判金融去杠杆的效果及可能的政策调整。

 

当前,金融市场正处在纠结时点,“负债成本刚性”和“资产收益钝化”现象并存,金融体系呈弱震荡格局。一方面资金成本处在高位,资金需求仍较为旺盛,负债成本刚性问题依然较为明显;另一方面资产收益率窄幅震荡,钝化现象比较突出。2016年底以来,负债成本上升明显快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并于近期处于僵持状态。我们认为,从金融去杠杆的节奏看,“负债成本刚性”和“资产收益钝化”并存是金融去杠杆棋至中盘时,金融机构与政策博弈的阶段性反映,随着金融去杠杆的稳步推进,这一僵局将会逐步被打破,金融去杠杆也将步入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