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又上热搜了。
这次无关“集美貌与才华”的搞笑视频,而是因为正确到可怕的婚恋观。
在昨天的一档综艺中,papi酱透露,和“老胡”结婚5年,双方过年都是各回各家,双方父母也从没见过面,两人更没有计划婚礼、酒席和蜜月。
南方都市报公号总结了Papi的婚恋金句,在刷屏APP上获得众多刷友推荐,如图:
这种 “佛系婚姻”引来诸多女性的实力羡慕,她们跪求来一打“老胡同款丈夫”,便可满足地了此残生。
她们羡慕的并不仅是papi酱可以超然于“婆媳关系”的泥潭,还有她和“老胡”不办婚礼的勇气。
一直以来,“办不办婚礼”和“妈妻落水难题”一样,是年轻人婚姻中的两座并立高峰,无数人试图将其征服,却大多失足山下。
囿于传统习俗、父母意志、经济回报等原因,年轻人在婚礼面前并没有反抗的余力。于是,“办不办婚礼”就从选择题变成了判断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但是,我们仍然想尝试一下把这道判断题变成论述题,努力地给那些不想办婚礼人,找出一些最能打的理由。
一年前,英国哈里王子和美国女星梅根举办了一场全球瞩目的世纪婚礼,总开支高达
32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74亿元)
。上一个达到这种水准的,还是晓明哥和baby。
对很多婚礼而言,可以没有这样的排场,但必须有一颗敢于高仿的心。于是,华美婚纱、梦幻写真、结婚钻戒、隆重婚宴、蜜月旅行都成了“名牌婚礼”的复刻,而几乎每一项都价格不菲。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
每对新人婚礼的平均开销是 7.6 万
。更重要的是,这不菲的花销却没有买到等价的服务。
婚庆行业作为一个尚未规范的行业,门槛低、鱼龙混杂、收费混乱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当前我国婚庆市场的现状与思考》中,作者发现:租金不菲的加长版林肯、凯迪拉克轿车,多半是用二手旧车改装的。
让你买单的是婚礼的“仪式感”,据统计,2016年,婚嫁市场规模约为8610亿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9408亿元。这8000多亿,堪比同年韩国GDP1/10。
所以,如果不是恰好家里有矿的话,就应该停止这种无意义的烧钱行为,更不应该迫不及待地充当韭菜,奔跑在被收割的最前线。
中国特色的婚礼,是一场最拧巴的“中西结合”大秀。
婚车要求进口,但数量必须是双数;穿着龙、凤秀禾,却在礼堂里交换戒指;说完“YES ,I do”,转过身还要给父母敬茶。
在山东德州,这样一场“正规的中式婚礼”走下来,迈火盆、跨马鞍、拜门神、撒金银这四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习俗都需要新人花时间学习,所以筹划“西式”婚礼最多需要7天,而“中式”的至少两个月。
这种割裂的古典现实主义风格,让中国式婚礼变得像一场表演。新郎、新娘为了让表演更加热烈,还要在台上献唱、热舞,甚至讲相声,“这年头没点才艺真的不敢结婚。”
其实在儒家文化传统中,婚礼本应该严肃、庄重,不举乐、不祝贺。唐代就有规定:“婚娶家音乐、并公私局会花烛,并宜禁断。”今天的婚庆公司们喜欢抬着花轿吹吹打打,没意识到坏了传统规矩。甚至出现了一部
《婚姻庆典服务》
的行业标准。只是这些标准把东方的忌讳和西方婚礼概念全都混在一起,把婚礼变成了两边不靠的尴尬存在。
2018年春节,杭州的一场“中式婚礼”上,新人们播放的婚礼进行曲是杨臣刚唱的《嫁狗》——
“只要对我忠诚,我就别无所求,愿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他们说这是“中式婚礼”。
“婚礼不是为你办的。”
当家长说出这句话时,往往意味着接下来会有一场激烈的争吵。
但也的确说出了现实。在中国,婚礼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婚礼前,俩家人要坐下来探讨彩礼、流程、时间等各种细节。很多父母还会比较亲戚朋友邻居的孩子结婚时摆了多少桌、喝了什么酒,以便选择一个更高的规格。
对于夫妻来自两地的情况,婚礼还要在新郎家乡和新娘家乡,按照各自的仪式,分别举办一次。
而婚礼上,远道而来的亲戚朋友你却几乎不认识,但你必须打起精神,微笑着接受她们的寒暄和上下打量的目光。
多年前,名主持窦文涛曾给“哥们儿”充过一回场子。一个与他不相识的小伙子辗转了几层关系,找到他去帮自己主持婚礼。婚礼场面相当壮观,当地有头有脸的人都到场了。窦文涛也“做足了戏”,没露出一丝马脚。
酒席之后,新郎对窦文涛吐露真言:
“这个婚礼是假的,是办给父母的。”
婚礼除了烧钱,还会衍生出很多成本。
首当其冲的是房子,2009年,顾云昌教授一语惊人,
“丈母娘需求推高了中国房价”
,在有的地方,没有房子很难有婚礼。魔幻电视剧《蜗居》中的桥段,最终成为现实。
另外就是彩礼。
彩礼本是古代定情之证,是一件有美好寓意的礼仪,如今却演变成了物化婚姻的“罪证”。
很多新人就是因为彩礼谈崩了而分手。冷战和争执带着双方家长的意愿,你来我往互不退让。爱的结合变成了议价的名利场,有的错过了婚礼,晾凉了感情。
2018年,美团点评与知萌咨询联合发布了
《90后95后结婚行为报告》
,《报告》显示, 90后并不会觉得父辈那样标准化的形式具有创意,他们希望张扬个性。
相反的,只有个性style的婚礼,才能满足90后们“完美主义”情结。90后才不会过分期待取悦每一个人,他们自己才是需要被取悦的第一人。
然而,90后、95后的婚姻观念与60后、70后的父母显著不同,在尚未具备独立操办婚礼能力的时候,他们只能勉强接受父母的安排。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闹婚”,相关新闻不在少数。
李安拍摄的《喜宴》里,就记录了闹婚的仪式:吃苹果喝交杯、男性来客扒新娘的裙子、众人在新婚之夜破门、强迫新人在被窝里脱光衣服......
但这些仪式,在现在的许多闹婚手段面前,已经很文明了。捆绑、泼墨、浇水、游街、抽打…...这些婚闹的整蛊手段无所不包。
闹婚者“动刑”的对象也不挑,新郎、新娘、公公、伴娘,都成为了他们借“习俗”之名凌辱、揩油、猥亵的对象。
有人认为,闹婚只是活跃气氛的手段,是中国式婚礼的其中一道程序罢了;但更多的人则认为,这就是针对女性的赤裸裸的暴力。
疯狂的婚闹们这些过火的行为,看起来是给新人添热闹,实际上却是在道德的边缘疯狂试探,有些甚至已经突破了法律的底线。
婚礼有危险,一定要谨慎。
婚姻一个小时,生活是一辈子。一个小时不能代表一辈子,不管这个表演多么绚烂和逼真。
相反,如果入戏太深,很容易在生活中形成心理落差。比如李敖大师就因为受不了胡因梦“打嗝”“上厕所”和“踩上灰尘的脚底板”而离婚。
普通人并没有大师这么矫情,但也会在吵架的时候拿出“婚礼誓词”数落对方。本质来说,如果有婚礼,也应该只是当作新生活的序章,千万不要把它当成主旋律来唱。
套用丘吉尔的名言:
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
“请你们原地结婚!”
对年轻人而言,这句话并不是什么美好的祝福,反而带着些戏谑的含义。
在很多文章讨论90后没有性生活的时候,90后已经更进一步了。
“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子”
成为当代青年的新三不主义。
据《经济学人》,从1990年到2017年,中国女性的初婚年龄从21.4岁提升到了25.7岁。在韩国 20-39岁的中青年人群中,有 40% 的人几乎完全放弃约会;20-29岁的韩国人,未婚率达到91.3%。
社会老龄化、经济缺乏活力、消费增长缓慢等等利空因素,让成家立业成了这代人的“奢侈”。至于婚礼,呵呵。
年轻人拒绝被安排的爱,但不代表没有真实的需求,只是可遇不可求罢了。
其实在昨天的综艺里,papi酱还强调了伴侣的重要性:一切发生的前提取决于未来陪伴你走一生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你要找什么样的人。当那个人来了的时候,千万就不要惧怕,
但是那个人还没有来的话,就不要凑合。
所以,当何炅问她“遇到老胡是不是很幸运”的时候,papi酱很肯定地地点了头。
刷屏APP的内容推荐官们,还安利了《人物》杂志的报道,曾经记录过两个人的生活细节:
老胡跟papi酱是同学,毕业后,papi酱在4年里始终没有正式工作,全靠老胡在养。她形容当时的自己是没有追求的人,做的最有追求的事情就是“定期买彩票”。直到网络叫停彩票销售,才击碎了她“不劳而获的美梦”。
在走红之后,papi酱的收入已经是老胡的10倍不止。但她却依然很坦诚:“他赚钱多他养你,他不会看轻你;他赚钱少你养着他,他也不会看轻自己。”
这不是一打“papi酱”或者一打“老胡”就能解决问题,关键还是TA的想法。
所以,如果两个人都坚持婚礼,当然应该祝他们幸福;
但那些不想办婚礼的人,也希望你们找到合适的人。
关于Papi酱恋爱故事,以及中国婚礼问题,
还有更多好文章
《papi酱小姐, 一个敏感的知识分子网红》
推荐理由:来自“人物”的专访,内含papi酱和老胡的恋爱细节。
《中式婚礼:一场大型土味庙会?》
推荐理由:一文说清中式婚礼演变史,是不可错过的知识文献。
《8000亿婚庆暴利背后,死要面子的中国式爱情》
推荐理由:
槽值的十万加爆文,深扒婚庆产业链,帮你算清婚礼的经济账。
《我在自己的婚礼上,走神了》
推荐理由:来自网易看客,一部现实版的农村婚礼实录。
《个性、仪式感、自我取悦,90后95后的婚礼关键词都在这里了》
推荐理由:为数不多的婚礼调查,数据证明新时代的婚礼需求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