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餐饮旅游
【华泰旅游团队】首家实现全覆盖的研究机构,全面但不失深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诸海滨科新先声  ·  【精选专题】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量产元年,北交 ... ·  14 小时前  
钟正生经济分析  ·  春节假期消费数据全景——2025重振消费之路(二) ·  3 天前  
海龟社区  ·  A股这个逻辑,大家明白不? ·  3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中情局买断工龄?这会不会一刀裁在大动脉上?-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餐饮旅游

【华泰社服|专题研究】国内市场渐愈,海外寒冬已至

华泰餐饮旅游  · 公众号  · 股市  · 2020-04-07 10:03

正文


梅昕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6080001;

孙丹阳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9010001;

报告发布时间:2020年4月6日


核心观点


国内餐饮旅游市场逐渐恢复,海外寒冬已至

政府积极出台降税促消费政策,我国餐饮旅游市场逐渐恢复。海外疫情仍在蔓延,餐饮旅游市场正处寒冬期,美股企业大规模回购推高财务杠杆,目前受到基本面和流动性双重打击,企业通过降薪裁员、缩减开支、筹措资金等多种方式积极求变,以期渡过难关。疫情可能加速中小企业出清。阴霾终将散去,曙光总会来临,龙头凭借资金实力/品牌效应/管理优势,抗风险能力相对更优,疫情后市场地位有望巩固。建议两条主线把握优质标的:1)受疫情负面拖累有限,建议关注广州酒家;2)龙头中长期逻辑未变,优势地位稳固,建议关注宋城演艺/中国国旅/锦江酒店/首旅酒店。

国内餐饮旅游市场逐渐恢复

酒店:行业2月下旬以来渐恢复,华住至3月26日入住率已恢复至62%。餐饮:全国复工率已达80%,账单数量约恢复至正常日一半。国内游:各地发放消费券,有望带动旅游消费。出境游:短期仍有较大压力。免税:2020年离岛免税抗压性可能相对较强;复盘新罗酒店,韩国免税放开牌照先影响股价、后传导至基本面,戴维斯双杀;萨德事件催化中小玩家出清,龙头重拾份额,迎来戴维斯双击。国人海外消费回流空间大,中免优势地位显著,将持续享受行业增长红利。在线旅游:携程/同程艺龙预计20Q1收入下滑40%以上,降本开源/加强产业链合作/探索创新营销。

海外餐饮旅游市场正处寒冬期,部分企业濒临流动性危机

UNWTO认为旅游板块是受此次疫情冲击最大的板块之一,其预计2020年国际入境游客数将减少2.9至4.4亿人次,同比下降20%至30%,影响将超过2001年的911、2003年的非典、2009年的金融危机。长年低利率+QE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下,美股企业大规模回购股票成为常态,也推高财务杠杆。在举债回购—注销库存股——EPS增厚的传导机制下,部分企业体现为:EPS增速高于净利润增速、股价增速高于市值增长,同时资不抵债,典型如麦当劳/星巴克/达美乐/万豪/等。餐饮旅游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不低,在海外疫情蔓延后受到基本面和流动性的双重冲击。

各细分领域基本面均受打击,龙头降薪裁员/缩减开支/筹措资金

酒店:全美1/25的工作机会来自酒店,若入住率大幅下滑或影响就业。万豪/希尔顿/洲际等龙头缩减支出、推迟投资以强化资产负债表。免税:主要购买力中国消费者出入境受限,免税商租金压力陡增,或加速中小玩家出清。邮轮:每年资本支出刚性、低流动比率,现金流压力陡增,因注册地及员工国籍限制,获美国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援助存在不确定性。主题公园:广泛闭园,恢复开业时间表未定。在线旅游:携程/booking/Expedia三大业务在全球均受冲击,相关成本支出随疫情程度调整。餐饮:门店收入下滑严重,星巴克/麦当劳/墨式烧烤等促进外卖业务发展缓解部分压力。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风险可能加剧、疫情后行业恢复情况低于预期。



国内 餐饮旅游市场逐渐恢复

政府积极出台降税促消费政策,国内餐饮旅游市场正在逐渐恢复。细分领域看:

酒店: 行业2月下旬以来逐渐恢复,截至3月21日,行业入住率恢复至约25%。华住至3月26日入住率已恢复至62%。龙头Q1业绩可能承压,据华住管理层公开信披露,至3月17日潜在营收38亿元左右,开店亏损约25亿元。

免税: 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国际游客出行受限,各地机场免税短期仍承压;品牌方全年业绩承压,亦有较强促销动力,有利带动免税销售。2020年离岛免税抗压性可能相对较强;复盘新罗酒店,韩国免税放开牌照先影响股价、后传导至基本面,戴维斯双杀;萨德事件催化中小玩家出清,龙头重拾份额,迎来戴维斯双击。国人海外消费回流空间大,中免优势地位显著,将持续享受行业增长红利。

餐饮: 据哗啦啦跟踪数据,截至4月1日全国已营业餐饮门店达到2020年1月1日的81.36%;当日营业餐饮门店的账单数量已恢复至1月1日的47%。龙头连锁餐饮门店抗压性更强,疫情后有望维持较快拓店速度。

国内游: 各地发放消费券,有望带动旅游消费。

出境游: 海外疫情仍在扩散,短期仍有较大压力。

在线旅游: 携程/同程艺龙预计20Q1收入下滑40%以上,降本开源/加强产业链合作/探索创新营销。

酒店:龙头入住率已恢复至60% 以上

国内酒店行业2月下旬以来逐渐恢复。 据STR,国内酒店业在疫情期间急转直下,2月初降至10%左右的入住率水平。但在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后,在2月下旬开始有显著回暖,截至3月21日,行业入住率恢复至约25%。



龙头酒店的入住率已恢复至60%以上。 复业角度,据华住集团官网披露数据,2020年1月20日至2月17日,集团国内营业酒店占比(营业酒店数量减去被征用酒店后,占所有酒店数量的比率)不断下降,此后逐渐回升,截至3月26日,营业酒店占比达到了93.5%;入住率角度,从1月20日起,集团入住率断崖式下滑并在2月3日达至最低点(约10%左右),此后逐渐回升,截至3月26日已经恢复到了62%。据华住集团预计,2020Q1净收入将同比下降15%至20%,如果不计入今年1月份收购的德意志酒店的收入,则将下降45%至50%。全年计划新开酒店1600-1800家,关店350-400家(其中300-350为计划关店,50-100家受疫情影响关店)。


疫情对锦江酒店的短期冲击较大,多家境内外酒店入住率大幅下滑,针对加盟商推出减免加盟费等支持等政策,随着复工复产的进行,全国酒店入住率逐渐回升。 根据2019年年报交流会,锦江酒店2月份入住率降至20%左右,90%的酒店进行了保护性的闭店和策略性的关店,海外的暂时性闭店达80%左右,为此1月20日起公司组建应对工作小组,为加盟商提供支持政策。根据公司官网,2020年1月下旬起,锦江援助和被征用酒店超过800家,实际控制人锦江国际买断1月23~3月31日被征用酒店服务,现金支付2.66亿元,协议可随征用期延长,这些被征用的酒店政府也会进行补偿。截止2020年4月2日,公司直营酒店全部复工,加盟店超过93%复工;锦江酒店在疫情期间的安全性深受消费者信赖,武汉一家酒店医疗队撤退后,三天内入住率达到20%。

免税:海南政策呵护,离岛免税可能相对有韧性

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国际游客出行受限,各地机场免税短期仍承压。 国际航班取消率仍处于高位,据Wind数据,上海机场2020年2月国际旅客、地区旅客(港澳台)吞吐量分别下滑79%、90%;北京首都机场2020年2月国际旅客客流下滑81%。海外疫情仍在持续扩散,尚未出现明显拐点,国际旅客增速的好转趋势尚不明朗。


离岛免税店2月20日起即恢复营业,2月、3月日均销售额已体现出相对韧性。 海南岛内四家免税店三亚国际免税城、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和博鳌免税店于1月25日至28日间相继闭店;其中三亚店闭店时间为1月26日-2月19日。2月20日起海南免税店开始恢复营业。据海关数据,2020年2月,三亚海棠湾离岛免税销售额3.63亿元,同比下降76%,日均销售额约3630万元,相较2019年同期的日均5526万仅下滑约34%,疫情期间开业后体现出相对较强韧性。

品牌方全年业绩承压,亦有较强促销动力,有利带动免税销售。 据海南海关数据,2019年1-11月化妆品/箱包/手表销售额分别为71/13/11亿,占比分别在55%/10%/9%,化妆品为免税销售最重要品类,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外资品牌集团旗下中高端品牌占绝对主导地位。据公司年报,雅诗兰黛2019财年免税销售额34.18亿美元/+39%,占集团收入比重23%。欧莱雅2019财年免税销售额超过25亿欧元/+25%,占集团收入比重约8%。全球疫情蔓延趋势下,品牌方业绩压力亦较大,促销动力较强,有利带动免税销售;据韩国海关数据,2019H1韩国线上免税销售额已达29%,有助免税运营商提高效率、消费者提升购物体验;相较之下我国线上免税占比仍低;据中免集团官网,受疫情影响,三亚国际免税城自1月26日下午4时起闭店,离岛免税线下销售暂停,但线上购物照常进行。1月27日至2月6日,三亚国际免税城网上销售商品16.48万件,销售额8471.70万元,疫情或成线上预定加速推广契机。


海南旅游政策呵护,2020全年离岛免税抗压性可能相对较强。 3月11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南省将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制定好海南旅游业疫后恢复重振计划,出台《海南省旅游产业振兴计划(2020-2023)》、《海南省旅游市场推广促销实施方案》。3月22日,海南再次发布《海南省旅游业疫后重振计划——振兴旅游业三十条行动措施(2020—2021年)》,提出要加大推广营销力度,刺激旅游消费,全力以赴促进旅游经济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近期海南四家免税店通过在“海南省健康一码通”系统上推送现金消费券、提供丰富的组合优惠套餐产品等方式不断开展促销活动。



政策预期可能扰动股价,业绩方为试金石。 据中新社,3月25日海南财政厅在解读《海南省旅游业疫后重振计划——振兴旅游业三十条行动措施(2020-2021年)》时表示,进一步开放离岛免税政策,包括增加免税经营主体、扩大离岛免税购物消费限额、增加免税商品品种等。市场可能担忧中免集团免税龙头地位有所削弱。对此我们以韩国免税龙头之一新罗酒店为研究对象,复盘了韩国免税业政策变化对于公司股价的影响,我们认为政策预期可能短期带来股价波动,但业绩能否持续较快增长决定股价中长期走势。国人海外消费回流空间广阔,中免已积累成熟运营管理经验,具备较强供应商议价能力,已占据北上广等核心机场以及三亚海棠湾、海口国际免税城,区位优势巩固,仍有望持续享受行业红利。

韩国免税经历寡头竞争—市场化竞争——龙头份额再提升,从新罗酒店股价及基本面数据表现来看,14年9月以来,公司经历 牌照放开预期影响股价——预期尚未传导至基本面,业务持续扩张支撑股价新高——市场化竞争开始影响利润表,戴维斯双杀下股价下行——萨德事件催化中小运营商出清,龙头重拾份额,报表修复,股价回升,迎来戴维斯双击——中国电商法、疫情等海外因素影响业绩、股价。

1)2014年9月之前,伴随赴韩游快速增长、韩国免税业持续繁荣,新罗稳步进行国内外扩张,根据年报,2009-2014年收入复合增速19%。

2)2014年9月-2014年12月,不利因素集中显现,公司股价回调了30%以上:据Moodie Report,9月市场传言免税运营商要支付15%的运营利润给韩国旅游发展基金,同月竞标悉尼机场失利,10月韩国政府宣布将颁发更多市内店牌照,11月仁川机场招标,中小运营商获得4张牌照,市场担忧公司经营面积可能缩小。

3)2015年1月-2015年8月,市场担忧并未完全消解,公司股价在震荡中上行,并达到历史高点,累计涨幅超50%。主要因市场竞争可能加剧的担忧尚未传导至基本面,且公司持续进行国内外整合。比如据MoodieReport 15年2月公司竞得仁川机场3个分区,缓解了市场对于租金压力的担忧。3月收购了美国机上免税运营商DFASS44%股权。4月宣布与现代合资开设免税店。7月HDC免税店获得新颁发免税牌照。

4)2015年9月-2017年3月,伴随财报发布,市场竞争加剧对利润表的影响开始逐步显现,公司股价开启较长时间的探底,叠加萨德事件初步爆发、韩国市内免税店数量增加,累计跌幅接近70%。

5)2017年4月-2018年6月,恶化的商业环境中龙头优势开始不断彰显,公司股价修复,累计涨幅接近170%。萨德事件导致入韩游受影响,免税运营商为争取销售额大幅提高代购返点,中小玩家返点支出高昂、租金压力刚性、店铺区位不佳,运营压力陡增。17年9月免税商要求仁川机场降低租金,亦有利龙头利润表修复。18年1月市场预期乐天可能退出仁川机场经营(18年7月实际退出)。18年3月赴韩游回暖,也提振了市场情绪。

6)2018年7月-今,外部风险对股价影响占主导。2018年7月-2019年1月,因中国电子商务法可能影响韩国代购,公司股价再次下行,累计跌幅超40%。2020年1月-2020年4月,疫情的爆发导致公司股价跌幅超30%。


餐饮:全国复工率已达80%

全国餐饮门店受疫情冲击显著。 据Wind数据,2020年1-2月受疫情影响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滑43%,明显高于同期社零整体21%的降幅。据中国烹饪协会,相比去年春节,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在100%;9%的企业营收损失达到九成以上;7%的企业营收损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间;营收损失在七成以下的仅为5%,餐饮门店业绩疫情期间受广泛冲击。据全国餐饮SaaS系统服务商哗啦啦跟踪数据,截至4月1日,餐饮市场损失已达到5654.95亿元,而2019年1-3月餐饮市场整体收入为7251亿元,损失占比78%。

餐饮消费正在快速回暖,日门店账单数量已恢复至正常日的47%。 据商务部数据,2月26日重点联系的20家大型餐饮企业复工率已达到57%;截至3月26日,餐饮复工率则达到80%左右;餐饮等服务消费恢复的速度也在加快,其中商务部重点联系的3000家餐饮门店营业收入占去年同期的比重一周内回升10个百分点左右,比2月份最低点回升30个百分点以上。据哗啦啦跟踪数据,截至4月1日全国已营业餐饮门店达到2020年1月1日的81.36%;当日营业餐饮门店的账单数量已恢复至1月1日的47%。

龙头连锁餐饮门店抗压性更强,疫情后有望维持较快拓店速度。 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1月受访餐饮企业平均成本费用为632万元,预计2020年一季度合计为1810万元。低收入和高费用使企业面临现金流短缺的危机,作为一个较强依赖现金流的行业,大多餐饮企业三个月之内就可能会出现资金链紧张的局面(中国烹饪协会数据),企业经营难以为继。据海底捞财报会议交流内容,自3月12日开始逐渐恢复营业以来,现已经恢复了621家门店的营业;目前公司后备干部储备有1362名,位于大陆地区1264位,2020年签约待开业门店已有303家,其中93家已经进场装修,全年门店数量有望超过1000家,维持较快扩张。我们认为餐饮龙头有着更强的供应链优势、资金优势、品牌优势、运营管理优势,应对此次疫情整体抗压性更强。疫情冲击加速中小餐企洗牌出清,龙头有望受益于疫情后的格局优化、加速扩张。


国内游:各地发放消费券,有望带动旅游加速复苏

为促进消费回暖,一些地方相继出台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直接发放消费券成重要举措。 3月2日,济南市便开展惠民消费活动,面向景区、旅行社、影院、演艺场所、书店等推出2000万元消费券,拉动文旅消费。浙江省推出总价达10亿元的文旅消费券,河北省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实施体育消费券补贴政策。江苏南京宣布向南京市民发放总额达3.18亿元的餐饮、体育、图书、乡村旅游券等7大类消费券,其中餐饮、体育、图书、信息等4类共5000万元的电子消费券采用多批次网上摇号方式公开发放。

消费券的刺激效果已有明显显现。 据杭州市商务局数据,截至3月29日下午4点,已兑付政府补贴2983万元,已带动杭州市场消费4.53亿元,拉动效应达到15倍。据南京商务局,3月21日至22日,全市累计使用餐饮消费券23014张,总消费金额599.23万元;据南京市商务局监测的19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3月20日至22日的营业数据,16家企业的营业额环比前一个周末出现增长,平均涨幅为61.84%;其中,中央商场环比涨幅最高,达180.86%。另据南京乡村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数据显示,3月21日全天,全市52个乡村旅游观测点共计迎来游客8.21万人次,已达到去年同期的70%。

国内旅游业逐渐复苏,今年五一假期或出现出游高峰。 据文化与旅游部3月16日数据,全国已有超过3700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营业,复工率超过30%。近期四川、上海、陕西、新 疆、海南 、甘肃等多地恢复旅游企业部分经营活动。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的首批产品开始恢复上线接受预订,但多地暂不允许开展跨省和出入境的团队业务。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的《国人疫情后旅游意愿调查报告》,在全国100多个城市的近15000份样本中,有近一半(43%)被调查者表示,如果疫情结束,会选择在2020年3到6月上半年旅游。同时,城市周边游、国内中短程游、国内长线游三项是主要选择,分别占比24%、43%、23%。

出境游:海外疫情未明朗,仍有较大压力

全球疫情的扩散使得出境游仍处基本停滞状态。 截至4月5日,据Wind数据,全球累计确诊新冠病毒1275118例,累计死亡69539例。全球多个国家/地区仍处入境管制状态。多家航司陆续停飞,而目前各国边境封锁管制何时能解除尚存不确定性。据航旅纵横数据,截至3月28日国际航班进出港取消率均在70%以上,维持高位,尚未有明显好转趋势。



国际体育赛事密集取消,全年出境游或难有较大提振,国人出游需求可能转向国内。 NBA、欧洲五大联赛、FI赛事、世界体育大会等陆续取消或延迟。另据国际奥委会官网3月24日宣布,鉴于当前疫情形势,东京第32届奥运会需要改期至2020年后,但不迟于2021年夏季举行。与此同时国内疫情局势相对明朗,旅游市场正在持续推进复工,我们预期中短期受抑制的出游需求可能转向国内。

出境游长期空间仍可期,龙头积极布局免税、延伸上游产业链。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9年我国出境/出国人次1.68/0.94亿,出境/出国渗透率12%/7%;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19H1中国境外旅行支出1275亿美元。居民消费水平提升、航线低线渗透有望驱动出境游长期持续较快增长;国人海外消费金额庞大,免税龙头积极拓展国内外业务版图有助消费回流。出境游旅行社龙头众信旅游、凯撒旅游年服务人次分别为200万/117万(2018年年报数据),客群优势显著、海外目的地资源积累丰富,2019年11月凯撒旅游购买江苏中服免税20%股权/设立海南免税业务;2020年2月众信旅游与中免集团战略合作、3月与海南旅游文化广电体育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均彰显免税业务发展决心。


在线旅游:龙头降本开源、加强产业链合作、探索创新营销

携程:公司预计2020Q1收入下滑45%-50%,积极与各地政府开展旅游复兴计划、试水直播创新营销。

携程国际业务高增、低线持续下沉。 国际业务层面,19Q4国际业务收入(不包括大中华区)同比收入增速达51%(此前19Q3为50%);在低线渗透层面,低星酒店间夜在19Q4同比增速达到50%(其中Q2高峰期日GMV达1.2亿元人民币),截至19年年末线下店达到近8000家。

携程预计2020Q1受疫情影响收入大幅下滑,可能产生运营亏损。 据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披露,取消订单累计GMV达到了400亿人民币;公司同时与供应商紧密合作,也在试图减少免费退款政策产生的损失,认为消费者取消订单产生的一次性费用可控。1月携程经历两位数增长,其中1月下旬受疫情影响下降至19年同期的10%-20%。据公司财报中给出的业绩指引,Q1净营业收入同比可能下跌45%至50%;剔除春节期间公司因为消费者保护计划所产生的一次性支出,Q1的Non-GAAP的经营支出同比会下降13-20%。若不计股权报酬费用,公司预计2020年第1季度运营亏损为17.5亿到18.5亿元。其中,公司预计2020Q1酒店预订营收同比下降60%-65%,交通票务服务营收同比下降30-35%,跟团游营收下降50-60%。据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估计,截至3月19日,国内交通业务已恢复至19年同期的30%。



发布旅游复兴计划,助推行业快速回暖。 据公司官网,3月5日,携程发布“旅游复兴V计划”,根据疫情进展分为三个阶段,从3月启动,将持续全年。该计划分别为回暖期、复苏期和反弹期。回暖期,携程主要锁定内容软启动、沉淀目标人群,包括云游世界等内容、进行旅拍话题的UGC互动和旅行心愿;复苏期,携程将启动预售项目,布局复苏赛道。该项目包括超350家景区、500条航线、1000个旅游线路和10000家酒店。在反弹期,携程将通过打造自有IP、全产业链合作,多种资源组合形式等协助行业全面迎接复苏。在发布会上携程同时宣布,将对100+目的地政府和携程生态全流量平台投入10亿复苏基金。

试水抖音直播,创新营销方式,有望形成平台本身、合作伙伴、消费者以及地方政府的多方合力。 据公司官网,3月23日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在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进行抖音直播,1小时直播卖掉价值1000万元的酒店套餐。同日集团与海南省文旅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打造海南国际品牌形象、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共享涉海南旅游企业信用信息、海南智慧旅游岛服务提升工程等方面展开合作。3月25日,携程创始人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开始第二场直播,推荐自己体验过的“心水”酒店,并与贵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贵州正式宣布25日起全面开放餐饮、夜市、商场、景区等场所。



同程艺龙:公司预计2020Q1仍有望盈利,打造“旅游+直播”。

实施低成本运营模式,同程艺龙预计2020Q1有望盈利。 同程艺龙CFO范磊在3月26日在财报会议纪要交流中表示:疫情发生后公司快速暂停绝大多数的市场投放和促销活动,节省市场费用;同时大幅缩减行政成本和日常运营成本。公司预计2020年一季度收入净额将同比减少42%~47%,但经调整净利润或仍保持盈利。 公司景区预定量环比快速提升。 据同程艺龙公布数据,截至3月18日全国景区开园率已接近50%。3月1日至3月22日,同程艺龙的景区预定量连续三周周环比增长超过100%,其中3月第三周订单量较3月第一周增长近400%。

加大目的地推广、打造“旅游+直播”。 同程艺龙通过“方舟联盟”拿出免费流量帮助旅游目的地推广旅游资源和品牌,目前全球已有100余家旅游目的地加入;发起文旅公益在线论坛并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发布“2020目的地复苏计划”,联合全球目的地共克疫情难关;联合快手商家号陆续启动“山河无恙直播节”“山河无恙好物节”等活动,打造“旅游+直播”新业态。


海外餐饮旅游板块正处寒冬期,部分企业濒临流动性危机

世界旅游组织预计疫情可能导致2020年国际入境游客同比下降20%-30%人次,影响将超过2001年的911以及2003年的非典、2009年的金融危机。 世界旅游组织(United Nations World TourismOrganization,下面简称UNWTO)认为旅游板块是受此次疫情冲击最大的板块之一,预计2020年国际入境游客数将减少2.9至4.4亿人次,同比下降20%至30%(此前预期为202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同比下降1%至3%,其中亚太地区同比下降9%-12%)。相比于2001年的911事件,2003年的非典事件以及2009年的金融危机,今年疫情的冲击要更为严重。另据OxfordEconomics,全球旅游人数大幅下滑将导致20年旅游业收入同比下降31%。

据华泰固收团队,在长年低利率+QE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下,美股企业大规模回购股票成为常态,一方面推升盈利指标、有利于管理层考核、通过股价上涨回馈股东与期权激励持有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企业杠杆率提升,弱化企业应对不利波动的能力。在举债回购—注销库存股——EPS增厚的传导机制下,部分企业体现为:EPS增速高于净利润增速、股价增速高于市值增长,同时资不抵债(净资产小于零)。典型如麦当劳(2009-2019年净利润GAGR3% 市值涨幅113%)、达美乐(2009-209年净利润GAGR18%< EPS GAGR 21%,股价累计涨幅7175%>市值涨幅4162%)。美国的餐饮旅游企业在海外疫情蔓延后受到基本面和流动性的双重冲击,股价跌幅远甚于A股。


酒店:缩减开支应对疫情冲击

美国酒店协会(American Hotel & Lodging Association,下面简称AHLA)预计疫情对行业及经济的冲击超过2001年的911以及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 据Oxford Economics基于酒店行业数据的研究,酒店业带来百万级别的工作机会,在美国,酒店业每年收入规模在12240亿美元,贡献约6600亿美元的GDP,全美1/25的工作机会来自于酒店行业。若酒店行业整体入住率从当前的66%下降20%,收入损失在3700亿美元,工作岗位损失260万个;若下降50%,收入损失在9250亿美元,工作岗位损失在650万个,占全美非农就业人口的比例为4%(据美国劳工部数据,截至2020年2月,全美非农就业人口在1.56亿)。据AHLA报告,2月中旬以来,美国酒店业每天损失超2亿美元客房收入,且损失额在加速增长;多数酒店经营者报告今年上半年收入损失将超过50%。个别酒店预计未来几个月酒店入住率将低于20%。AHLA预计疫情对酒店业及就业的冲击可能超过2001年的911以及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



万豪酒店:近期北美、欧洲的酒店入住率大幅下滑,将缩减行政支出、推迟投资计划、推行临时业务应急计划。 据酒店集团官网3月18日发布的公开声明,2020年1-2月开局良好。但因为中国地区疫情的爆发,截至2月,亚太地区的Revpar下降了24.7%,其中大中华区下降了52.1%,大中华区外的Revpar下降了8.4%。截至3月18日,伴随大中华区复工,集团停业的酒店数量已经从一个月前的90多家下降到了30多家,虽目前入住率仍低于15%,但趋势向好。大中华区外的趋势则在恶化。北美和欧洲海外疫情爆发以来入住率低于25%(去年同期为70%),集团判断接下来几周入住率仍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应对疫情冲击,集团的具体措施包括:

1)  进行各类缩减开支计划,高级管理团队将降薪50%,2020年企业的日常和行政支出至少减少1.4亿美元。

2)  重新评估投资支出计划,目前预计取消或推迟其早前预估的2020年7亿至8亿美元的支出中的至少三分之一,而基本上仅就公司之前的既有义务进行资金支出。

3)  推行临时业务应急计划,包括关闭部分餐厅,减少当班员工,关闭部分客房楼层甚至可能暂时关闭酒店、推迟多数品牌标准的推行,以缓解酒店业主和特许经营商的压力、将2020年到期的装修期限推迟一年,延迟家具、固定装置及设备(FF&E)储备金的缴付以及暂停品牌标准审计等内容。

4)  保持财务灵活性。公司拥有45亿美元、2024年6月到期的的循环信用额度可以提供流动性,截至3月17日,已经提取了25亿美元。同时公司计划减少股票回购、缩减现金分红、降低投资开支。除了2020年2月26日公司发布的1.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之外,公司将不再进行新的回购。


希尔顿酒店:加大股票回购。 据集团官网3月3日公告,将计划新增回购20亿美元普通股,目前已授权的股票回购总额达到了23亿美元。据集团财务数据,2019年公司共计回购了1690万股股票,总价值为15亿美元。同时集团在3月10日宣布因疫情影响撤回此前对于2020年的盈利预期。


洲际酒店:2月中国地区酒店入住率显著下降,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入住率开始承压。将进行1.5亿美元的削减开支计划。 据集团官网3月20日发布的公告,2月集团大中华区的Revpar下降了90%,而彼时其他地区表现相对平稳,1-2月整体全球的Revpar仅下滑了6%。公司预测2月中国地区影响可能会带来约500万美元的费用投入。3月以来全球酒店客房收入下滑了约60%,考虑目前的疫情趋势,后续的经营压力可能持续;而大中华区停止营业的酒店数量已从高峰期的178家下降到了目前的60家,入住率也在从低点缓慢修复。针对疫情带来的压力,公司目前的措施包括:

1)  计划大幅缩减高管薪酬及其他运营开支,费用预计可减少约1.5亿美元。

2)  压缩市场营销投入,并在自营、加盟以及管理输出酒店层面进行各种举措控制成本。

3)  控制杠杆率及现金流。公司此前发行的4亿英镑可交换债券2022年方到期,有助提供资金支持;此外公司还有14亿美元的循环信用额度(Revolving Credit Facility,目前已使用12亿美元,还有余2亿美元额度)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同时公司将缩减约1亿美元的资本开支,以及撤回2020年2月18日宣布的约1.5亿美金分红。


免税:主要购买力流失

中国消费者是全球免税业的重要支撑。 据世界免税理事会报告,2017年全球免税行业规模达到693亿美元,其中亚太市场免税规模达到274亿美元,占比从11年的33%提升至2017年的44%,其中主要增量来自于韩国,2018年韩国免税店市场规模约合163亿美元,占全球免税市场比重从11年的9.5%提升至18年的23%,中国人为韩国免税购买主力。


国人出入境受限,疫情对全球机场免税造成较大冲击。 据GlobalData预计,新冠状病毒将导致2020年全球免税市场销售额损失90亿美元,其中中国损失15亿美元,韩国损失55亿美元,欧洲4.22亿美元,美洲1.43亿美元。中国香港地区、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地的机场免税高度依赖中国大陆消费者,可能遭受较大打击。



免税运营商租金压力陡增,或加速中小运营商出清。 据Moodie Davitt,2019年免税零售商租金约占销售额30-40%,今年疫情爆发以来,免税零售商的销售额下降幅度超过50%,Moodie Davitt预计租金占销售额比重将达到70-80%,租金压力陡增。新加坡樟宜机场已为所有零售、食品和饮料以及服务特许经营者提供六个月的每月基本租金折扣50%;据仁川机场数据,2019年仁川机场免税租金收入约8亿美金,其中大型免税运营商贡献90%以上。2月28日,韩国已宣布了针对中小免税运营商的一揽子救助计划(但未提及大型免税运营商),如针对济州、大邱 等地暂停航班运营的机场,向中小免税运营商免收租金,直至航班恢复。但近期已有中小免税运营商因高租金成本、商业环境恶化退出市场,如SM Duty Free计划于9月39日关闭首尔市内店,并撤销仁川机场T1航站楼的招标。据Moodie Davitt,3月以来乐天、新罗、新世界三大免税店正在加大与仁川机场关于降低租金的协商。



Dufry:裁员、协商租金应对疫情危机。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400多家免税店,为全球最大的免税运营商。受疫情影响公司2月有机销售额同比下滑7.3%;据官网,公司计划进行裁员及重新协商租金等措施,公司预计节省约6000万法郎(约合6418万美元),预计2020年有机增速下降中个位数。


邮轮:流动性危机迫在眉睫

全球邮轮行业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据CLIA数据(Cruise Line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全球邮轮协会),2019年全球共计有2686万乘客乘坐邮轮出游,2009年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4%。需求端,邮轮行业根本增长驱动来自于乘客人数提升以及消费金额提升;供给端,邮轮数量以及泊位容量的稳步提升奠定行业增长基础。据Cruise Industry数据,2018-2021年,全球邮轮数量将从124只提升至145只,日座位数将从735.13万提升至1000.89万,年复合增速达10%。目前全球邮轮乘客主要来自于北美和欧洲(2019年数量占比分别在54%/26%),亚洲乘客占比相对较少。据CLIA,2018年仅有240万中国人乘坐过邮轮,对比北美的1420万人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




邮轮企业需每年投入大额资本开支引入新船,龙头公司更具资金优势、品牌优势以及运营优势。目前全球邮轮行业为多寡头竞争格局,2018年前三大龙头嘉年华、皇家加勒比、挪威邮轮分别占据46%/26%/10%份额。



疫情冲击将导致邮轮企业现金流压力陡增。 疫情导致各公司旗下多条航线中止运营,公司承担乘客全部退票损失;且随着疫情的扩散,中止运营时间仍有可能延长。三大邮轮龙头每年需投入资本开支、偿还利息支出,而经营性现金流与投资现金流出基本持平,速动比率较低,在经营现金流匮乏的情况下,普遍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3月27日,特朗普签署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但计划将援助范围限制在以美国为基地或大多数工人都在美国的美国注册公司,邮轮公司并不在此范围之内。




嘉年华:多艘邮轮中止运营,计划筹资60亿美元渡过难关。 2月1日,嘉年华旗下的钻石公主号一名在香港下船的乘客被诊断为感染新冠病毒;此后感染人数不断扩大,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截至目前,“钻石公主”号邮轮累计确诊705例。2月12日,据公司官网发布声明,若公司暂停在亚洲的运营活动至4月,该事件将会影响2020年EPS0.55-0.65元(2019财年每股EPS为4.32元)。3月12日,公司再次宣布,旗下公主号的18只邮轮将自愿暂停运营60天(3月12日至5月10日),现有正在航行的邮轮将在5天内结束行程,公司将支付乘客因取消行程而产生的所有损失,额外提供权益供后续邮轮消费;同时公司还将承担下游的分销商因取消预订而产生的佣金损失。3月13日,公司的Seabourn号也宣布自3月14日起旗下五只邮轮中止运营30天,3月30日,Seabourn号宣布中止运营天数再多延长30天。3月31日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30亿美元担保票据以及17.5亿美元的可转换票据,此外还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2.5亿美元。

皇家加勒比:公司预测若5月起各航线恢复运营,疫情对EPS影响约在20%以内。 据公司官网,2月4日公司宣布,已取消中国地区的8艘邮轮运营,2020年中国地区产能占比仅6%。公司预计:中国地区疫情对公司EPS的综合影响为0.25元(2019年每股经调整EPS为9.39元),2020Q1公司经调整EPS0.8-0.85元,2020全年为10.4-10.7元。2月13日,公司宣布,已取消18条航线并对一些行程做修改,整体对2020年EPS影响为0.65元,若公司4月底继续取消在亚洲所有航线,则还会对EPS额外造成0.55美元损失。3月10日公司宣布提高其信贷额度5.5亿美元;并计划通过各类节流措施释放17亿美元的流动资金。3月13日宣布取消在美国的航线自愿停止运营30天,3月14日计划暂停全球航线至4月11日。3月30日再次宣布旗下的自信航行号将中止运营至9月1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