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鹅吃喝指南
客观独立,亲身实测,专业严选,找遍来自全世界的好东西,和你分享吃得到、喝得出的快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oodaily每日食品  ·  从地方小摊到行业Top1,他们靠一块豆腐年营 ... ·  3 天前  
广西市场监管  ·  【八桂美食】崇左烤猪——炭火吟唱的风味史诗 ·  2 天前  
Foodaily每日食品  ·  一片面包卖出1600亿!麦当劳、肯德基背后的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企鹅吃喝指南

藏在市郊的全能高手广东菜,一般人真的找不到……

企鹅吃喝指南  · 公众号  · 美食  · 2024-11-22 12:33

正文

起初是刷点评时,无意看到这家店: ‍‍‍
黄澄澄的葱油鸡、亮晶晶的玻璃皮烧鹅、粒粒分明的黄鳝煲仔饭 ,第一时间以为系统又给我推了哪家远在珠三角的小店。 ‍‍‍‍‍
定睛一看, 好消息: 店在上海 ;“坏”消息:在距离市区二十多公里的青浦……
但,馋我美食编辑者,虽远必吃,于是风风火火立马冲了过去。 ‍‍‍
这一去不要紧,四个人点了9道菜,全部光盘,还忍不住去了第二次、第三次。 ‍‍‍‍‍
不敢说是上海最好的粤菜(毕竟平价小店),但如此一家小小店铺,全能到难以置信: ‍‍‍
店门口就是 明档烧腊铺 ,挂着的烧鹅、肥叉、烧肉, 都是用 碳炉每日现烤 ,标致不输广东本地,且鹅和鸡还是从 老家速运 ,闻着香气都觉得感人。
‍‍‍‍‍‍‍‍
不只是烧腊惊艳,整整两面没有重复的菜单,出品几乎都是可圈可点:
台山 黄鳝饭 香气馥郁,能揭下整块金黄酥脆的锅巴;脆生生的 铁板脆肠 焗得焦香四溢;简简单单一盘 姜蓉芥蓝 ,都让我吃得心满意足…… ‍‍‍‍‍‍
更别说还有焗鱼头、砂锅粥、打边炉……怎么技能点如此之多?!
‍‍
这究竟是怎样神奇的一家店啊,且听我仔细分享👇。


魂穿广东的烧腊档
去本地都不一定能吃这么好
第一次去是周五晚上,人声鼎沸,烧鹅已经沽清。没想到差不多空盘之后,老板突然从后厨拎出一只耀眼夺目的烧鹅。
刚出炉的烧鹅还滴着油汁, 表皮像镜面玻璃纸一样亮晶晶闪着光 。把尾部切掉,滚烫的鹅汁一股脑喷涌而出,整个店一瞬间充满馥郁馨香。 ‍‍‍‍‍‍‍‍
‍‍
老板手起刀落,刀法娴熟,很快便将整只烧鹅斩成四份,上庄下庄各两份 (下庄带腿,更嫩更香) ‍‍‍
我们要了一半,顾不上多拍几张图,入口的那一刻就知道,这趟值了。
皮和肉已经分离, 脆中带韧,皮下的油脂随着咀嚼缓缓渗出 ,整个口腔都是香的。 ‍‍‍‍‍‍‍‍‍‍‍‍
‍‍
肉格外紧实,且愈嚼愈清香, 甜中带甘,回味不腻 ‍‍‍‍‍‍‍
可知烤制前已经充分腌渍,腌料中的糖和果皮风味已经浸润进鹅身,只是挂住烧鹅汁已经足够好吃,连酸梅酱都不用蘸。 ‍‍‍‍‍‍‍‍
‍‍
半只要价不过138元,吃得人意犹未尽。同行的广东朋友更是啧啧称奇,赞誉在外地很难找到这么正的烧鹅。
趁老板闲下来聊了几句,才知道原来他是江门人,十几岁开始闯荡餐饮界,最初学的手艺就是烧鹅。
这里的烧鹅,用的是 地道本土黑鬃鹅 ,隔两日便从老家冰鲜运来。 老板讲他 更喜欢公鹅 ,肉质紧实且香气足,母鹅虽然肥嫩,但肉香还是差点意思。
处理之前的鹅,脖子有那么长!
先用秘制腌料填肚,按摩均匀,再在尾部缝针,然后从颈部充气。
充气这一步尤为关键 ,老板说,充气后鹅便会皮肉分离,表皮鼓起,烧鹅的外形就饱满,这样才能考出色泽金褐、皮薄而脆的效果。 ‍‍‍‍‍‍‍‍
‍‍
之后便是封腔、风干,然后烫皮、上糖皮、烤制。 最难得的是,老板坚持用 最传统的碳烤法 ,在市区难觅同款 (市区大多都是电烤,温度不够高,很难烤出极致的脆皮,肉也更大概率发干)
先将木炭烧红,再将烧鹅放入炉中,炉内的温度、烤制时间等,全凭多年经验把控。
这样烤出来的烧鹅,不仅 更加芳香 ,成熟的时间也更快, 汁水更充足 ‍‍‍‍‍‍
‍‍
不仅烧鹅超神,店里的烧肉、叉烧和脆皮肠也是一流水准。 ‍‍‍
最喜欢的是 脆皮烧肉 ,同样每天现烤。虽是小店,但出品神似广东那边的高档餐厅,几乎是冰烧三层肉的质感。
‍‍
你看这 金黄酥脆,气泡密集的表皮 ,可见松针 (在猪皮表皮扎小洞,这样能让皮更脆,肉更化) 和烤制 (不止一次,还要锡纸包起来,烤好还要刮去表层的黑沙) 这两步都很到位。刮起来“擦嚓”作响,还没入口就知道有多脆。 ‍‍‍‍‍
中间的 肥肉一点不油腻,瘦肉也细嫩 ,肉香之余,还有淡淡的五香风味。蘸少许白糖同吃,更觉得香甜可口,一口气吃个四五块不成问题。
‍‍
叉烧 是肥叉,是用五花肉做的肥肥花叉啊!
现在大部分烧腊店的叉烧都在用梅花肉,肉质嫩。但广东老饕的最爱还是花叉——那种 紧实的瘦肉中,夹着一块晶莹浓香的肥肉的美妙口感 ,终究还是无法代替。
‍‍
火候掌握得真是不错,瘦肉部分完全不会干柴,肥肉的部分也恰到好处不会腻到流油。 ‍‍‍‍‍‍‍‍‍‍
调味也平衡,甜中带着咸鲜, 细品有些微蜂蜜和梅酱般的清甜 ,配白饭绝了。 ‍‍‍‍‍‍‍
‍‍
除了这三大经典品种,还有一碟 脆皮大肠, 很容易被忽略,其实这也是很传统的粤菜,这家店的出品,也是上海难找的出色。 ‍‍‍‍‍
只用 饱满厚实的大肠头 ,炸制时还刷了脆皮水,里面的糖焦化后既有红亮的色泽,又添了肠皮的脆度。 ‍‍‍‍‍
‍‍
这种脆和烧肉的脆又不一样,它像是铁炉里极薄的烧饼, 外壳像纸一样酥脆,带着空气感
肠头本身弹牙, 保留了部分脂肪就越嚼越香 ,蘸泰式甜辣酱就是上头的下酒零嘴。 ‍‍‍‍‍
‍‍
到这里你以为结束了?还没有,这家店还有一道王炸—— 葱油鸡 ‍‍‍‍
不是上海的葱油鸡,而是粤西风格的葱油鸡,可以说是本人 在上海吃到最香的鸡之一 ‍‍‍‍‍‍‍‍‍‍‍‍‍‍‍‍‍
‍‍
虽说现在不少广东餐厅,都号称自己用的是空运来的名产地品种鸡,但真正有鸡味的并不多。 ‍‍‍‍
这一只,煮好后皮是 明亮的鸡油黄 ,紧绷绷挂在身上,一看就知道有多脆。 ‍‍‍‍‍‍‍‍
‍‍
老板斩鸡时,鸡身 汁水四溢,骨红带血 ,在老广眼里绝对是满分水准,掌握火候的功力实在深厚。 ‍‍‍‍
然后淋上 喷香的香油——是用葱、姜、小洋葱、沙姜等自己熬制的 ,还加了海量的调味豉油。
‍‍‍
不愧是 老家运来的大阉鸡 (广东人吃鸡分阉/骟鸡和鸡项,前者是阉割过的公鸡,肉紧弹牙香气足,一般白切,但吃不惯的朋友会觉得太硬咬不动;后者指母鸡,肉软嫩些,但较肥,一般炖汤。粤西、海南等地吃白斩鸡,都偏好阉鸡) ,广东朋友说吃出了农家自养的亲切感。 ‍‍
这鸡够“土”够“走地”,鸡龄也恰到好处。 肉紧实弹嫩 ,有油脂的甘香但不会油腻,嚼起来还有汁水。
即便是加了海量豉油 (豉油太多可能影响鸡口感 ),但吃起来依然嫩而弹 ,而且鲜味倍增,美的! 化作鲜味把你的味蕾稳稳拿捏。 ‍‍
‍‍
沾了美美鸡油的豉油,滋味香得很,没吃完的我会打包回去,拿来捞饭捞粉都是一绝~
‍‍
这盘鸡在广东甚至都要好好寻觅一番,如今在上海也能吃上,瞬间觉得青浦也不算远了😂。


吃完烧腊还有销魂碳水
香到失语的台山黄鳝饭
自从有了陶香,上海是不缺好吃的广式煲仔饭了,但这一碗 江门台山的黄鳝饭 ,几乎只有这里能吃到 (除去小粤楼,但风格也不一样) ‍‍‍‍‍‍‍‍‍‍‍‍‍‍‍‍‍‍
能吃到这样整块揭下的、烧到 酥脆的 金色锅巴 ,两种米拼配出 粒粒分明、又不失粘糯 口感的米饭,与饭完全融为一体的 粗嫩鳝丝 ,还有散发着澎湃香气的葱花香菜蚕豆米……
我知道你们要咽口水了,谁看到这个描述能不心动啊! ‍‍
‍‍
老板不愧是江门人,做出了黄鳝饭的精髓。 和一般的煲仔饭不一样,台山黄鳝饭的 食材和米会更融合,调味也更香甜有层次
米是用细长的 丝苗米+圆胖的粳米拼合 而成,前者干爽有嚼劲,后者甜糯米香足。这样煮出来的饭看似粒粒分明,但又团在一起,松松软软,口感十分丰富 (不会像157的鳝丝饭那么湿软) ‍‍‍‍
‍‍‍‍
锅底能拆出一整块 焦度均匀,油润度也刚好的锅巴 ,一问才知: ‍‍‍‍‍‍
原来是瓦煲特意装了全自动的翻转机器,哪怕在很忙的时候,也能尽量确保每一煲的火候都均匀适中。
而且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老板提要求,可以酥脆也可以更焦。 ‍‍‍
‍‍
黄鳝煮熟过冷撕成鳝丝,没什么过多调味,吃的就是那一口 淡淡的鲜甜
调味除了香葱香菜,还撒了胡椒粉,给香甜的饭带来一抹迷人纤细的微辛,降温天挖一勺实在舒心落胃。
‍‍
要说挑个毛病,那就是饭里少了点灵魂果皮丝和红枣丝,本地煲饭一般都会放,甜咸交错会让黄鳝饭更销魂。 ‍‍‍‍‍‍‍‍‍‍‍‍‍‍‍‍‍‍‍‍‍
注意哦, 人多的时候会忙不过来,有时也会出现饭比较湿 ,或略微糊底的情况。建议错峰,也可以提前电话招呼。


选材火候皆精细的小炒靓汤
吃出广式大排档的烟火气
毕竟是这么远的店,如果只是烧鹅和黄鳝饭优秀,是否值得回访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
但让我们心甘情愿跑了几次的,还有几道小炒。
看似家常,但 食材的选择,火候的掌握都很精当 更有外地极难得 的广式烟火气 ‍‍‍‍‍‍ ‍‍‍‍
‍‍
素菜我们从来不会放在前面讲,但这一盘 姜蓉芥蓝 ,实在是炒到我的心尖尖上了,次次都要点两盘才尽兴。 ‍‍‍‍‍
这芥蓝用的是广东品种大芥蓝,由老板 特意去专卖南方菜的市场采购 ,粗壮但毫无纤维,脆嫩水灵。 ‍‍‍‍‍
切作大滚刀段,猛火快速爆熟,加大手笔的姜蓉。上桌时白烟四散,盘底不见油, 但芥蓝像是抛光了般发着晶莹油光 ,太见功夫了。 ‍‍‍‍‍‍‍‍‍‍‍‍‍‍‍‍‍‍‍‍‍‍‍‍‍‍‍‍‍
‍‍
姜蓉切得碎,被逼出姜汁挂在芥蓝上。入口清甜酥脆, 暖而不辣的姜香放大了芥蓝的清甜 ,一抹微苦后又有回甘,沁人心脾。 ‍‍‍‍‍‍
广东人炒微苦的蔬菜,喜欢用姜,不爱吃姜的朋友可以点蒜蓉或白灼滋味更甜。
上汤西洋菜 也是标准的粤式风格。
用皮蛋和瘦肉,吊出浓郁汤头,放当季的西洋菜,烫到刚断生,入口还水灵灵的,鲜得自然。 ‍‍‍‍‍‍
‍‍
豆豉鲮鱼油麦菜 ,最常见的搭配。 ‍‍‍
老板炒得锅气够足,入口酥脆、清甜,咸鲜酱香牢牢挂在微苦清香的麦菜上,有吃肉的幸福感。 ‍‍‍
内脏这种考验食材和火候水平的菜式,也是这家店的拿手好戏。 ‍‍‍‍
脆肠不好处理,过生过熟都会嚼不动,处理不好也容易有腥味。 ‍‍‍‍‍‍‍‍‍‍
但这道 铁板脆肠 是有点厉害的,切成大块,打漂亮的花刀,也没有剔除到一干二净,可见对食材足够自信。 ‍‍‍
‍‍
铁板把生肠啫到 微焦打卷 ,火候恰到好处, 嚼起来 爽脆弹牙,断得利落 ‍‍‍‍‍‍‍‍‍‍‍‍ ‍‍‍‍‍‍‍‍‍‍
调味没有下重手,但有大量蔫甜的洋葱和青椒,再加 一层咸鲜的酱汁, 十足惹味。 ‍‍‍‍‍‍‍
猪脷 ,也就是猪 舌,选的是靠近舌根部最厚实的那段。
爆炒时火一定非常旺 ,在高温下迅速收缩,上桌时都微微打着卷。
你可以感受到 水分和风味被牢牢锁住 ,脆度近似脆骨,但嚼起来又肉感十足。
美极鹅肠 也要点!
新鲜的鹅肠处理得清清爽爽,汆烫后淋美极汁,清淡中又有蚝油鸡汁交错的鲜甜感。 ‍‍‍‍‍‍‍
脆嫩的鹅肠下垫了爽口的豆芽,两种不同脆感重叠起来,也是蛮搭的。 ‍‍
蒸菜和小炒也是不少花样 ,榨菜蒸鱼腩、豉汁蒸排骨、凉瓜炒牛肉、清炒鱼片,全都是最最地道的粤式风味。吃了几道都是不错。 ‍‍‍‍‍‍‍‍‍‍
豉汁排骨 是不错的,排骨肉裹了薄薄一层粉,锁住了汁水,紧实又嫩滑。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