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根
省略号有六个点,我们是六根不清净的六个媒体人。略有点文化,略有点情趣,略有点思想。每日送上略有点意思的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案包邮  ·  大话视频号。 ·  5 天前  
文案包邮  ·  大话视频号。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六根

李辉 | 周有光张允和:同看这棵大树

六根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1-23 07:27

正文

周有光张允和:同看这棵大树


文 | 李辉


最早知道周有光,是从刘尊棋那里听说的。


刘尊棋先生是新闻界老前辈,抗战期间,曾任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中文部主任。1955年“肃反”期间,他受到审查,“文革”中被捕入狱,关押在位于湖南汨罗的监狱。平反之后,刘尊棋创办英文《中国日报》,与此同时,《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翻译引进中国,刘尊棋被任命为中方主席。 1987年前后,我采访刘尊棋,后来为他撰写一本传记《监狱阴影下的人生》。从他那里我知道了周有光的大名,他们一起参与这套百科全书的工作。


周有光《文化畅想曲》。


周有光题赠《文化畅想曲》。


“周百科”——我第一次从黄永玉先生那里听到这个称呼。这个称呼,与一个有趣的故事相关。


早在1949年7月,躲过生命一劫的沈从文,给远在香港的黄永玉北京写去一封长信,谈到自己融进新时代的感触。黄永玉将信发表于《大公报》,题目为《我们这里的人只想做事》。受沈从文来信影响,1952年新年伊始,黄永玉梅溪夫妇,带着刚刚出生的黑蛮离开香港,来到北京。在北京的张允和、张兆和两家与黄永玉一家喜相逢,合影留念。照相时,梅溪阿姨抱着黑蛮,正好站在周有光后面。谁知,黑蛮兄尿急,拍照过程中,竟然一泡尿撒在周有光头顶上,顿时成为大家的笑谈。


后来,每当听黄先生说到这件轶事,大家总是开怀一笑:“谁能在‘周百科’头上撒尿?黑蛮!”


周有光的确称得上“周百科”这个大名。八十年代开始,三联书店出版他的系列作品《语文闲谈》,文章长短不一,从大历史到新词语,知识面之广,笔触之有趣,大开眼界。 


一天,忽然收到张允和老人来信。原来是张兆和给姐姐张允和打电话,请她寄我几册她们新复刊的家庭杂志《水》:



1997年2月张允和来信。


李辉先生:


兆妹来电话,嘱寄《水》,前一号信及1-3期手边已无多余,容我复印后寄上。今寄给从文孙女红的第4期《水》转送。



春来多福!


张允和


1997.02.20


第四册《水》,本来周有光张允和两人已经签名,准备寄沈从文孙女沈红,妹妹一个电话,她改寄于我,真让人颇有些受宠若惊。收到来信与杂志,我当即回信,并附寄一册刚刚新出的拙著《秋白茫茫》。十天后,张允和再来一信,告知其他几册《水》杂志已经寄出:



张允和1997年3月来信信封。


1997年3月张允和来信。


李辉先生:


前天(97-02-26)收到您寄来的《秋白茫茫》,谢谢!昨天请三联书店寄上《水》的第一号信和四期《水》,想能在不日收到。


您在《火凤凰》《书边草》都是有精彩的书,我很欣赏你的大作。


我们的《水》,是地地道道的家庭刊的,是我们少年时代的玩意儿。年纪大了,生活无聊,才又想起复刊,作为十家姐弟的通讯,真正写的是家庭琐事,没有多大价值。不过正如我的侄女以韵来信说:“‘水’的各种文、字、画、蜡染、五线谱等表现的是个‘真’字。”


巴老处,在前次寄您第四期《水》,已寄他一份第四期《水》。昨日又寄全份,还寄巴老我的两篇所谓伤痕文学《小丑》和《小白兔》。



文安!


张允和


97-03-01

 


张允和寄来的前四本《水》,后来又寄来多种,一直留存。


收到四期《水》,细细翻阅,才知道,张家姐妹早在少年时代就编辑过这本《水》。常说书香门第,常说文化氛围,一本家庭杂志,将之体现得如此完美。半个多世纪过去,1996年,张允和兴致勃勃,重新回归,将文化余脉以家庭杂志形式再度延续,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吗?八十多岁的她自己写,妹妹弟弟写,第二代沈龙朱、沈虎雏等人写,第三代沈红等人写。点点滴滴,溪流成河,一本小小的《水》,好文章迭出,一种风生水起的感觉。


第一次前去朝阳门南小街后拐棒胡同周家,就是在1997年春天。


张允和与周有光坐在一起,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八十多岁的老人,说起昆曲,眉飞色舞。她对昆曲,可谓情有独钟。2000年新年伊始,她寄来一纸曲谜,有的设计,也颇为有趣:却惭脂粉无颜色(曲牌)——爱好是天然;兜圈儿跑全个世界(曲牌)——绕地游;放眼看,故园何处也(曲牌)——望乡……


1999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张允和口述、叶稚珊编写的《张家旧事》。


《张家旧事》座谈会上请作者和几位前辈签名。


与张允和一家来往多的是叶稚珊大姐。1999年6月,由张允和口述、叶稚珊编写的《张家旧事》,由汪家明主政的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张允和讲得精彩,读此书,才第一次如此详尽地知道张家那些有趣的故事。


当年7月,在三联韬奋中心举办这本书的发布会,来了不少人,听那些前辈谈张家故事,实在不可复制。遗憾的是,在这本《张家旧事》上面,只请作者和张中行范用黄宗江姜德明签名。后来,去后拐棒胡同时,竟然忘记带上书,请张允和周有光夫妇签名。


重读《张家旧事》,张允和与周有光的恋爱往事,被老太太说得绘声绘色,忍俊不禁。


张允和认识周有光的妹妹在前,她们是乐益中学的同学,两家兄弟姊妹常有来往。后来,张允和考上上海中国公学,周有光考上上海光华大学。周有光到杭州工作后,他借问姐姐的情况给张允和写了第一封信。张允和说,拿到这封信她吓坏了,请一位年长女同学看。这位女同学看过之后对她说:“嘿,这有什么稀奇,人家规规矩矩写信给你,你不写回信反而不好。”从此,两人鸿雁传信。


两人的恋爱季节,是张允和到杭州之江大学借读期间开始。张允和讲述在灵隐他们两人漫步时,一位老和尚偷听的有趣故事:


一个冬日的周末,我们相约在灵隐,天相当冷,我穿了一件式样比较考究的皮领大衣,上山的途中,我们低声交谈,但始终不敢手搀着手。一个老和尚一直跟在我们后边,我们走他也走,我们停他也停,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小,他和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多么不识相!走累了,我们在一棵大树下找到了一块能容下两个人坐的树根休息,老和尚竟也侧身坐了下来,凑近有光低声问:“这个外国人来了几年了?”有光笑答“来了三年了”。“难怪中国话讲得那么好。”他的好奇心终于得到了满足。


原来我们的悄悄话全被他听去了。


(《张家旧事》)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对晚辈叶稚珊漫谈她与周有光的浪漫,诸多细节呈现他们一生的相濡以沫。无论风风雨雨,无论人在何处,他们心总是相通,情感融为一体。一动一静,相互补充,他们从恋爱一直走到生命的最后。没有听说过有争吵,没有听说过有分歧,总是互相帮衬,或许这就是彼此长寿的另外一个因素。


我去后拐棒胡同并不多,每次去,都有事情要办。2001年春天,我为大象出版社策划一套《大象人物日记文丛》时,专门前往看望张允和老人,她不止一次与我谈过,曾经有一套关于昆曲的日记。那天,她拿出来,让我翻阅,里面出现的昆曲票友,如俞平伯等,无一不让人神往。我想,如果整理予以出版,多有意思。老人当场答应,准备进行。



1935年萧乾在苏州为沈从文、张兆和、张充和三人拍摄的合影。



萧乾在赠送的照片后面题字。


1980年,元和饰柳梦梅,充和饰杜丽娘。俞平伯品说这是“最蕴藉的一张”照片。


张允和的这张照片被赵家璧先生用作杂志的封面女郎。


张家四姐妹,只见过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三位。张兆和性格与这两位姐妹性格颇为不同。张兆和说话细声细语,颇为矜持,如果来信,也是一板一眼,有事说事。张允和性情活泼,这一点上张充和可与之媲美。一次张充和来到北京,正好在黄苗子郁风家中相遇,她坐在沙发上说了几句,然后,干脆坐在地上聊天。后悔的是,当时怎么没有想到请她赐一幅墨宝?



2002年9月,与张兆和老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张允和答应整理昆曲日记,谁料想,一年多之后,2002年8月14日,她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九十三岁。


这一年的年底,12月28日,正好是沈从文百年诞辰,我应邀去现代文学馆做一个关于沈从文的演讲。记得在张兆和生日前后,我前去看望,正好遇上她五十年代教过的几位学生也来了。此时的张兆和已经患老年痴呆症,但尚能简单交流。我指着书架上的沈从文的照片,问老太太认识他吗?老人看了半天,说了一句:“我应该认识。”岁月就是如此无情。未曾想,这成了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不到半年,张兆和于2003年2月16日逝世,与姐姐张允和一样,享年也是九十三岁。


熟悉的两位张家姐妹,都走了。


回到1997年的春天。


那天,张允和说话时,周有光并不插嘴。他听力不好,我们聊天也听不见,只是在一旁敲打着夏普电脑文字处理机。我一看,竟然与我几年前用过的一模一样。我说,我也有这样一个文字处理机。老头抬起头,大声告诉我:“是吗?你也用这个。这个处理机的拼音系统,是我设计的。”


真是一个巧合。


1989年春天,以写报告文学见长的贾鲁生,在北京买了一台夏普文字处理机,觉得非常方便,鼓动我也去买一个。这家店位于东四邮局旁边,价格不菲,六千元左右,当年可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自己写不好字,用处理机容易修改,打印下来,清清爽爽,禁不住他的鼓动诱惑。这种处理机,虽然不能算是电脑,但有了电脑的功能。屏幕可写四五行,还根据自己需要,能够储存百十个常用词汇。文章写好后,下载在一个硬盘,打印是用色带而非墨盒。这个处理机,我一直用到1996年,在买了一台奔腾586之后,才依依不舍与它告别。



巴金在用夏普处理机打印的《与巴金谈沈从文》上面校订。


有了这个处理机之后,我与一些老人的访谈整理,就方便了许多。记得与巴金谈沈从文,与汪曾祺谈沈从文,打印出来,请他们校订。《与巴金谈沈从文》的校订原件,一直保留至今。电脑换了一代又一代,重看周有光设计的夏普文字处理机打印的原件,颇有亲切感。


周有光的夏普文字处理机,一直没有更换过。


周有光一直使用的夏普文字处理机。


2009年年初,忽然收到周有光先生来信,寄来几篇新写的文章,一看原件,还是夏普文字处理机打印的。


这个春天,“大地”副刊先后发表周有光两篇文章。一是《“简化”与“今译”之辨》,一是《窗外的大树》。两篇文章,我特别喜欢这篇散文《窗外的大树》,完全可以将之称为美文。


这一年,周有光103岁高龄,距张允和仙逝已有七年。一位百岁老人,心静如水,思绪却驰翔天外,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过去常有人说,相伴一生的夫妇如果有一人先走,另外一人,或许就很快离去。譬如熟悉的作曲家周巍峙老人刚刚去世,很快王昆老师就追随而去。周有光却不会。他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对夫人的思念之情浓烈,新知识的捕捉,现实与历史的思考,足以让他神驰万里,以沉静之心,面对一切。夫人的去世,儿子的去世,都没有改变他的这种心理常态。长寿是基因所致,也是心理所致。两者,周有光兼而有之。


这篇散文中,周有光写到曾与张允和一起悠闲地度过晚年:


两椅一几,我同老伴每天并坐,红茶咖啡,举杯齐眉,如此度过了我们的恬静晚年。小辈戏说我们是两老无猜。老伴去世后,两椅一几换成一个沙发,我每晚在沙发上屈腿过夜,不再回到卧室去。


(《窗外的大树》)


老伴去世之后,不再回到卧室睡觉,周有光才有更多时间,凝望窗外那棵伴随他们夫妇多年的梧桐树。请让我们欣赏一下年过百岁的老人的这篇美文吧!他用朴素而又韵味十足的文字,写眼中的梧桐树,写树上栖息的鸟,写天空,写四季轮转,写孤独之人面对世界的那种洒脱,那种处事不惊,沉浸于思索万物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周有光写道:


周有光散文《窗外的大树》2009年8月24日发表于大地副刊。


我的小室窗户只有一米多见方。窗户向北,“亮光”能进来,“太阳”进不来。


窗外有一棵泡桐树,20多年前只是普通大小,由于不作截枝整修,听其自然生长,年年横向蔓延,长成荫蔽对面楼房十几间宽广的蓬松大树。


我向窗外抬头观望,它不像是一棵大树,倒像是一处平广的林木村落,一棵大树竟然自成天地,独创一个大树世界。


它年年落叶发芽,春华秋实,反映季节变化;摇头晃脑,报告阴晴风信,它是天然气象台。


我室内天地小,室外天地大,仰望窗外,大树世界开辟了我的广阔视野。

……


天天看鸟,我渐渐知道,人类远不如鸟类。鸟能飞,天地宽广无垠。人不能飞,两腿笨拙得可笑,只能局促于斗室之中。

……


我真幸福,天天神游于窗外的大树宇宙、鸟群世界。其乐无穷!


(《窗外的大树》)


周有光为何要写这篇散文,是多年与之相伴的这棵大树被砍掉搬走。“天空更加大了,可是无树无鸟,声息全无!我的窗外天地,大树宇宙,鸟群世界,乃至春华秋实、阴晴风雨,从此消失!”文章以“从此消失”四个字戛然而止,留下令人回味无穷的空间。


文章发出,我当即寄给老人,他先后两次来信,并附寄文章。



2009年8月周有光来信信封。



周有光2009年8月26日来信。



周有光用夏普处理机打印的《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

 

周有光致李辉之一


李辉同志:


来信和所附人民日报副刊都收到,十分感谢!


我的杂文是老年涂鸦,定多不合时宜。


这里再附上一篇:《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请考虑,是否可用。


如不合用,请即弃之。


敬祝


工作快乐!


周有光


2009年8月26日



周有光2009年9月2日来信。


周有光致李辉之二


李辉同志:


附上稿件一篇:《双文化论》。


这种枯燥稿件,当然不合副刊风格。


我的希望是,请您看了之后,给我提点批评意见。


谢谢!谢谢!


敬祝


工作快乐!


周有光


2009年9月2日



周有光用夏普处理机打印的《双文化论》。


2009年年底周有光出版《朝闻道集》。



周有光在《朝闻道集》上题赠,称兄称姐,真是开心之极。


遗憾的是,这两篇文章后来未能发表。他让我对《双文化论》提意见,哪里有这水平?真是愧对老人厚爱。


三个月后,周有光于12月2日寄来他的新作《朝闻道集》,汇集这位103岁老人的忧思之作。有意思的是,老人在扉页上幽默地写上“李辉兄、应红姐指正。周有光,时年104岁”。中国文人有习惯称比自己小的为“兄”,可是,一位百岁老人如此写,还是让人觉得有趣,且受之有愧。记得收到书,我拿给同事们看,大家都乐了。


张家四姐妹1936年在苏州。左起:充和、兆和、允和、元和。


苏州九如巷3号张家故居。李辉摄。


张家弟弟在苏州九如巷。李辉摄。


北京张家两姐妹:张允和、张兆和。


当年听张兆和聊天,谈苏州九如巷三号小院她们四姐妹度过的快乐日子。一次,我去苏州, 专门去寻访,张家弟弟张寰和在此居住。与几位姐姐不一样,他是在这个小院出生,一直在此生活。我去时,他还很健康,大约十年之后,2014年,张寰和先生去世,享年九十六岁。张家人都高寿,与杨宪益一家、黄宗英一家一样。九如巷小院,南北两排厢房,白墙黑瓦屋顶,门前各有长长一排走廊,廊柱已显灰暗。院子中央一口老井,四周拾掇得干干净净,井水,映一片天空。井沿为青石板,高出地面约半尺,上面已磨出十多道或深或浅的绳沟。看旧物,遥想当年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们。


叶圣陶先生当年曾说过:“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周有光张允和婚纱照。


晚年周有光与张允和。


111岁生日刚过,周有光第二天就走了。岁月很快,夫人去世已有十五年,现在,他前去与张允和重逢。随着他的离去,张家四姐妹和娶她们的四位连襟,都走了。曾经幸福的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再相遇,另一种幸福重新开始。

周有光的学识、思想,我无能力叙说解读,我也不想把他作为一个符号或者象征来看待。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可爱的老人,是与张允和结伴同行一生恩爱的夫妻。


拉拉杂杂,写一些琐事,仅此而已。


完稿于2017年1月19日,北京看云斋


-END-


 六根为一点号签约作者。


六根者谁?

李辉 叶匡政  绿茶 韩浩月 潘采夫 武云溥

醉能同其乐,醒能著以文


微信号:liugenren

长按二维码关注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