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巴拿马共和国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罗德里格斯于11月16日至2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巴雷拉总统夫妇一行于17日游览了北京慕田峪长城。巴拿马副总统兼外交部部长德圣马洛夫妇,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中国驻巴拿马大使魏强等陪同游览。巴雷拉总统此次访华是中巴建交后的一次重要活动,必将开启中巴关系的新篇章。这也是年内长城第二次见证类似的重大旅游外交活动。5月13日,就在同一段长城上,“瑞士联邦主席登长城”成为“中瑞旅游年”的重头戏。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与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长城上合影,充分表达了加强双方旅游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愿望。
“巴拿马总统登长城”,展现出旅游交流在国家关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正如李金早局长所说:“现在的长城是作为我们旅游的一个载体,作为承载中外游客、中外人民互相联系的一个很重要的纽带。”大国外交,旅游合作不可或缺。
一是优化全球旅游治理体系,成为“主场外交”的生力军。继2016年成功举办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后,世界旅游联盟(WTA)正式成立,其会员包括各国全国性旅游协会、有影响力的旅游企业、智库和研究院所等机构,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旅游企业负责人和著名学者等。这是中国发起成立的第一个全球性、综合性、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旅游组织。至此,以WTA为核心,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为骨架的“主场旅游外交”体系初见雏形,体现中国声音的全球旅游治理体系有了更加精彩的表现。在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等重要旅游机制中,通过汇集“旅游促进发展、旅游促进扶贫、旅游促进和平”等共识促成了更公正合理的行动规则,广泛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二是有力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2016年,中国出入境旅游规模达到2.5亿人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旅游消费国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的地位。中美、中俄、中印、中东欧、中国东盟的旅游交流规模迅速扩大,与之相关的双向旅游投资方兴未艾。中免集团将免税业务拓展到柬埔寨,携程旅行网收购印度最大在线旅游运营商MakeMyTrip,众信国旅入股地中海俱乐部……这一切表明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布局正在紧跟中国游客的脚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全球旅游基础与接待设施建设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的旅游利益公约数越来越大。
三是体系化的“旅游年”为大国外交增添亮色。2017年举办了中国—东盟旅游年、中瑞旅游年、中丹旅游年、中哈旅游年和中澳旅游年,数量是2015和2016两年的总和。“旅游年”期间,互为对象的旅游推广活动大大加强,异彩纷呈。中美旅游年期间举办了“千名美国游客游长城”“千名美国游客游江南水乡”“千名中美青年学生交流”“5000名中国游客趣游美国”等100多项旅游交流活动。通过“熊猫走世界”,中国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与国外民众零距离接触;民众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国际舆论对中国游客的态度更加趋于积极。民心相通,情感共振,国家交往有了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旅游年”外交活动事实上已经将时段性的双边旅游交流活动转化为可持续的旅游外交制度建设。
四是成为优化周边外交的关键动力。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图们江地区开发合作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签署了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有力地推动了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通过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的“两区建设”,中国动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获得了周边国家的普遍认同。
五是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丝绸之路是商路,更是游路,游客是主体。千百年来,旅游交流从未缺位。“一带一路”倡议中涉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图实现,同样离不开旅游的深度参与。国家旅游局估算,“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为沿线国家与地区贡献1.5亿人次的游客和2000亿美元的消费。中国巨大的客源与消费规模,有助于将人员、资本和技术与沿线国家地区丰富的劳动力和资源相结合,使其分享我国旅游业发展红利,为“一带一路”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有力地争取到沿线国家的信任和支持。
巴雷拉总统结束北京之行后将访问上海,上海也将举办巴拿马旅游节活动,向中国推介巴拿马的旅游资源。巴雷拉总统的访华行程与中巴两国的旅游交流紧密联系,体现了旅游外交的强大生命力和勃勃生机。可以预见,旅游外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杨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