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赵民微分享
“赵民微分享”是赵民的自媒体频道。以长期的读书阅世经验,为您分析行业动向,判断经济大势,点评最新时事,指点心中迷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赵民微分享

马勇:九一八,中华民族危险关头(二) | 正略名家

赵民微分享  · 公众号  ·  · 2017-10-17 12:25

正文

赵民按:

马勇先生认为,清末最后十几年政治改革滞后、迟缓,使中国内部发生极为严重的分裂,反满革命发展迅猛,“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成为那个时代最强劲的声音。尽管在“大革命时期”将“驱逐鞑虏”转化为“五族共和”,但在这之中,中国社会内部的裂痕并没有真正消解,特别是革命党人执意废黜满洲皇帝,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今天继续分 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学者、 正略书院荣誉院长马勇先生的一篇文章,来共同探讨历史上满洲问题的由来。

作者 | 马勇

来源 |爱思想网

满洲问题由来


“二十一条”是中日关系的转折点,先前二十年好不容易积累的那点战略互信被这个提案彻底摧毁,中国朝野从此很难再相信日本的外交说辞,但凡对日外交表示友善沟通的,无不被扣上汉奸卖国贼的大帽子。此后百年的中日关系,除了一个短暂的特殊时段,基本上笼罩在战略互不相信的阴影里。

“二十一条”共分五个文件。第一号文件关于山东,大要要求中国转让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给日本;第二号文件关于南满及内蒙古东部,要求中国承认日本在这里的优越、独占地位;第三号文件关于汉冶萍公司,要求中日合办;第四号文件要求中国不得将沿海岛屿港湾租与让与他国,实际上要求日本对中国的独占权;第五号文件要求中国聘请日人充当政治、经济、军事顾问;要求日本享有在中国内地开办医院、寺院、学校等土地所有权;要求中日合办中国警察;要求中国军需采购应有不少于一半的来自日本,或中日合办军械所;要求福建省内日本享有铁路、矿山开采优先贷款权;要求日本享有中国内地布教权。从中国人的观点看,“二十一条”就是要将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经袁世凯及属下外交官艰难谈判,“二十一条”在最后定案时有很大修正,但日本在亚洲的扩张战略并没有放弃。而亚洲扩张的关键处,不仅在于对中国的独占、利权独享,而且对于日本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否控制、占有满洲。这是日本来源很久的一个战略思想,幕府晚期思想家佐藤信渊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为日本所易于攻取之地,舍支那之满洲外无他,故日本之征服满洲,迟早虽不可知,但其为日本所有,“则属无疑。满洲一得,支那全国之衰微必由此而始。”(转引自汪向荣《中国的近代化与日本》,171页)

基于这样一种战略考量,中日经过谈判达成的“民四条约”,尽管废除了一些中国实在无法接受的条款,但依然强调并维持了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所要求的满洲权益。

满洲在日本战略中具有非同寻常的地位,是日本北进欧洲,南下亚洲不可或缺的一个跳板,尤其是在日本经甲午战争已充分控制了朝鲜半岛的形势下,谁掌控了满洲,谁就拥有战略上的主动权。

日本人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此后的日本政府不遗余力推行“分离满洲”的运动,寻找一切理由将满洲视为中国的一个特殊区域,利用一切机会试图将满洲从中国本土分离出来。据重光葵说,关于满洲,日本政府很长时期以来的基本方针是:“将满洲看做中国的特殊地域,从中国本土分离出来”(重光葵:《日本侵华内幕》,21页),然后再与满洲地方政府进行交涉。中国后来的民族危机之所以从东北开始,绝非偶然。

中国人当然不清楚日本政府的战略细节,但由于清末最后十几年政治改革滞后、迟缓,极不情愿,使中国内部发生极为严重的分裂,反满革命发展迅猛,“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成为那个时代最强劲的声音。历史发展为这个口号落到实处提供了绝妙契机,“1911年中国大革命”,尽管在最后时刻将“驱逐鞑虏”转化为“五族共和”,但中国社会内部的裂痕并没有真正消解,特别是革命党人执意废黜满洲皇帝,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其实,当大革命发生时,严复就对废黜清帝的思路给予严重警告。他认为,如果南方革命党人轻举妄动并且做得过分的话,中国从此将进入一个糟糕时期,并成为整个世界动乱的起因。


“根据文明进化论的规则,最好的情况是建立一个比目前高一等的政府,即保留帝制,但受适当的宪法约束。应尽量使这种结构比过去更灵活,使之能适应环境,发展进步。可以废黜摄政王;如果有利的话,可以迫使幼帝逊位,而遴选一个成年的皇室成员接替他的位置。”


严复不赞成终结帝制,更不赞成“驱逐鞑虏”,“如果听任一些革命党人的种族敌对情绪走向极端的话,现在满洲人确实毫无防卫能力了,可是蒙古、准格尔等等又将以何处为归宿呢?他们会同纯粹的汉人一道组成一个广袤的、难以驾驭的共和国吗?还是他们会从今宣布独立?两者似乎都不像!前者不可能,因为有种族仇视问题以及感情、习俗、法律、宗教的完全的差异;后者不可能,因为他们的政治力量不足。于是这些广袤的地域连同它的人民势必要归附附近的某个强国。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分裂中国’的老问题就来了。”(严复致莫理循函,《清末民初政情内幕》,786页)后来的历史被严复老先生不幸而言中。


相关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