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乡金融报
全国性金融行业媒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记录者、传播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化学  ·  印尼首个纯碱项目落地!Pupuk ... ·  2 天前  
新闻在线  ·  警惕!春节剩菜,吃它比吃剩肉风险更大! ·  3 天前  
笛扬新闻  ·  今天起,柯桥人请步行1小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城乡金融报

推广个人养老金,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中国城乡金融报  · 公众号  ·  · 2024-12-23 17:26

正文


近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开始在全国推广,受到广泛关注。


自2022年11月试点以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试点城市或者地区取得快速发展,民众关注度不断提升,开户人数增长显著。

截至2024年11月末,个人养老金制度已吸引7279万人开户参与,其中30岁至40岁人群居多,也有一些客户临近退休年龄来办理开户缴费,与此同时,已有数万人达到退休年龄开始领取待遇。更多年轻人也开始注重长期养老规划,将个人养老金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和养老储备方式。


此外,个人养老金 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创新持续推进。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可供参加人选择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已超900只。


一些 银行 推出了灵活性高的养老储蓄产品,期限和利率的设定更加符合长期养老需求。


基金公司 也加大研发力度,推出中低波动型或绝对收益策略基金产品等,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证监会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行业目前已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超6万亿元。







存在哪些“痛点”?


从过去两年试点情况看,“开局良好、痛点不少”是普遍问题,“开户热、缴存冷”的现象一直备受关注。


平安证券通过对截至2023年末的数据测算得出,约5280万的开户数中,实际缴费人数占22%,实际投资人数仅占13.6%,缴存金额共约280亿元,户均缴费水平约2410元,远低于个人养老金账户每人每年1.2万元的缴存上限。对比来看,虽然企业年金截至今年上半年参与职工仅3209万人,但积累基金约3.4万亿元。


究其原因


一是 用户的获得感不足。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个人养老金产品投资回报率整体水平不高,竞争力相对较弱。


二是 个人养老金产品在收益模式、风险特征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现象。 例如,部分储蓄存款和理财产品的收益差异不大,难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和个性化的风险偏好。据平安证券测算,从金额上看,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中储蓄类规模占比接近70%,可谓“一家独大”。而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以养老目标基金为代表的弹性更高的产品拉长周期来看有更好的市场表现,也会逐步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三是 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部分用户对1.2万元的税收优惠上限感觉“不解渴”、不够用,也有用户心存疑虑,认为领取条件过于苛刻,资金流动性较差,遇到突发情况担心无法提前支取。







如何提高产品吸引力?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提高个人养老金产品吸引力,让用户更加积极参与、更有获得感?


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从政策层面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范围、产品供给和领取条件等方面都作了最新完善, 在此基础上,以下两方面也应得到关注




一方面,在降低参与成本方面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提高个人养老金缴费阶段的税前扣除额度,从目前的每年1.2万元适当提高到更高水平,降低用户税负成本,或者根据领取金额的不同实行阶梯式税率,鼓励用户长期积累和领取更多的养老金。


对于 中低收入群体 ,政府可以考虑对其参与个人养老金给予财政补贴。例如,对首次参加个人养老金的低收入人群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鼓励他们提前规划养老生活;对于 长期坚持缴纳个人养老金的用户 ,给予一定的奖励性补贴,增强用户的获得感和忠诚度。


另一方面,要让产品相较于普通金融产品更具差异化。 逐步从单一的养老产品导向模式过渡到综合性的养老计划管理模式,在帮助个人养老金参与者更科学地配置和管理资产的同时,壮大和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力量,以获得更可观、更稳健、更长期的投资回报。



文字:庞世之

图片:VCG



编辑 :胡蓉

编审:刘科材
责审:李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