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当观察家预测今年生物公司IPO情况时认为今年的IPO应该是比较平稳,不会出现惊艳的事件,也不会出现2014年那样繁荣的景象,整体上可以与2016年IPO行情平稳对接,并继续延续2016年的行情。
下图总结了由生物科技市场独立研究员Brad Lonca提供的数据,该组数据总结了最近完成IPO的公司在过去几个月股价表现。通过对比发现,年初的预测大体上是正确的,只是偏保守,一些公司在上市之前已经具有相当有潜力的研发、生产线,这些存量可以持续推动公司成长,或者帮助股东创造更高的价值。
上表总结了22家IPO公司的股价数据,其中16家呈现增长,6家表现下滑,增长超过50%的公司包括万春医药、Akcea、Biohaven、Dova,下滑最严重的企业有Ovid、ObsEva、Zymeworks。
下滑最多的企业:
万春药业以92%的股指增长率位列第1名,万春于今年初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上市。公司表示,本次上市的主要目的是为在研产品Plinabulin(普那布林)募集临床3期经费,普那布林作为二线化疗药物结合多烯紫杉醇用以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普那布林对肿瘤具有双重影响,既可选择性攻击肿瘤血管导致出血性肿瘤坏死而不影响正常的血管,又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中国企业选择在美国上市已经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了,分析原因如下:
从中国企业在美股的IPO情况,包括2016年的百济神州(BeiGene)以及更早的新浪、网易、搜狐等技术型企业的表现可以看出,中国确实存在一大批具有国际实力的技术公司,其技术和运营能力得到了发达资本市场的认可,只是在国内没能找到很好的发育土壤。
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不只依靠技术本身,还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支撑,就如同中国的物流业务世界第一,部分得益于中国遍及全国的发达高速公路和铁路,同理,资本基础设施也很重要,科技类公司依然需要大量的政策、环境、法律基础作为滋养其生长的温床。
参考来源:
1. The best — and worst — biotech IPOs in the class of 2017
2. 药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