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头条
上海吃喝玩乐第一榜,提供最鲜活的城市资讯,记录最有温度的城市生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关于上海城市美学的补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本地宝  ·  2025上海赏梅点位推荐(第二波) ·  昨天  
上海本地宝  ·  1200元起!在上海考咖啡师就有机会领补贴! ... ·  3 天前  
上海本地宝  ·  离职了,社保断缴怎么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头条

地图上都搜不到!被电视炒得沸沸扬扬,这个馕有点厉害!

上海头条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7-21 20:03

正文


极限挑战秒变美食节目

带你吃遍魔都大街小巷

在前两季中就打卡了各大地标

南京路、吴江路、古羊路、老码头、崇明岛

就连罗森、全家、kfc都不放过

可以说是 行走的上海犄角旮旯美食指南了



第三季随着热浪回归

除了一如既往的搞笑 接地气

头条菌最关心的是他们 又去哪吃了

果然不负广大吃货的期望

第一期节目里黄渤和帅雷雷就手动点赞



一天卖出五六百个

四年如一日的坚守

实实在在的味道

熨帖了一波又一波人


节目进度还不到三分之一,黄渤就开启了 逛吃模式 ,刚一下车就被街头的新疆打馕给吸引了。


“山东贵妇”渤哥秒变美食节目MC,吃完再来一句短小精悍的点评,手动点个赞, 这个馕绝对要火!


临走前还不忘跟新疆大叔唠嗑两句,一句自然流露的“好辛苦”道出了这份工作实属不易,也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普通民众的故事,这也是节目的能量所在。 最直接的意义当然是刷新了头条菌对馕的认知!


曾无数次路过烤馕的摊头,印象里是又硬又干,一定很不好吃。但最 渤哥和颜王都为它齐齐点赞了,让头条菌也对 这种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来到了片中所拍摄的烤馕现场。


位置还算好找, 8号线成山路地铁站3号出口 一出来就是了。红色的伞棚很是显眼,隔着老远就看到了出镜的标志性的新疆大叔。


早上八点半,正好赶上早高峰,人来人往,这是他们驻守在这里的 第四个年头 了,日复一日,不知 熨帖了多少人的胃,填补了多少的饥肠辘辘


早上六点做到晚上七点 ,一天要做 五六百个 ,可能要 重复相同的动作成千上万次 ,小伙负责压饼,阿姨负责塑形,大叔负责烘烤,三人配合默契,节奏把握得刚刚好,既能让来买馕的人不用花太长时间等待,吃到嘴里又还是热乎乎的。


一进一出,烤制一个馕至少需要 两次出入火炉 ,在这三伏天的高温天气里,连靠近都觉得无所适从,更别说是这样全天候的贴炉工作。即使有空档的时候,也 只能到地铁口歇歇脚,不能走得太远,担心招呼不到客人。


高温的炙烤下,面粉里的糖份发生脱水与降解,在表面染上 诱人的焦糖色 ,此时 浓郁的麦香 随之弥漫,加之椒盐、芝麻的迷人香味让人驻足。


新鲜出炉,热乎着呢,天气凉快可以 放上两个月 ,现在天气热,但是 储存十天半个月 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一共就 简简单单的两种口味 ,原味的铺满了白芝麻, 吃起来嘛嘛香 ~还有一种则用葱花替代了芝麻,有一种葱油大饼脱掉油的感觉。“有加糖的吗?”有人过来问道。 “那个,不做了,原味的,好吃” 大叔用不熟练的普通话说着最质朴又无可辩驳的道理,美味无需过多的修饰, 最本真的味道往往更能令人印象深刻


拎在手里沉甸甸,拿起来比脸整整大了好几圈,却只卖三元一个。在寸土寸金的大上海,怕是 再也找不出第二种3块钱就能管饱的食物了


四周厚,中间薄,跟披萨的形状有些类似,还可以看到隐隐约约的压花,上面镶满了芝麻,吃到的 每一口都是满满的芝麻香, 回味起来还要一股 淡淡的奶香 ,那是因为在烤制的过程中洒上了少许的牛奶盐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