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图药讯
商图药讯是国内领先的线上生命科学资讯平台,致力于分享最有价值的前瞻研究、法规政策与行业资讯,洞悉产业生态。整合创新资源、倾听技术之声,通过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打造前沿科技、创新产品及服务模式的展示窗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抖音集团回应汪小菲、张兰账号被封 ·  22 小时前  
新闻株洲  ·  加鸡腿!株洲西收费站因这事火爆全网!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图药讯

【IGC2024 9月7日精彩演讲摘要】MSC治疗临床与CMC工艺开发专场

商图药讯  · 公众号  ·  · 2024-09-09 19:30

正文

专场E MSC治疗临床与CMC工艺开发专场
IGC

9月7日, IGC 第八届免疫基因及细胞治疗大会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圆满闭幕!

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CGT活动之一,今年IGC大会特设 12+ 场深度细分论坛, 28大 精彩专题,集结 170+ IO/GCT领域科研学者/KOL、企业领路人等专家讲者,两天活动共计吸引 3000+人次 的专业精英听众出席。


MSC治疗临床与CMC工艺开发专场现场纪要



话题:MS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及面临挑战

嘉宾:姜舒,深圳市茵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












姜博士主要分享了脑卒中的现状、干细胞治疗的原理、临床研究进展以及茵冠生物在该领域的产品和研究。脑卒中是中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然而现有疗法存在局限性,迫切需要解决。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多通路/多靶点的治疗机制,包括免疫调节、神经保护和再生修复,为脑卒中患者带来新希望。既往的研究数据显示MSC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够发挥出多靶点作用机制、较少的用药频次、较高的脑梗死范围抑制率等显著优势。茵冠生物自主研发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产品WG103,并在动物试验中证明了WG103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机制在动物模型中发挥作用,与现有单一作用机制的阳性对照药相比,优势明显。目前WG103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试验中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并且安全性有很高的保障,有望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疾病预后。由于干细胞治疗的作用机制通路和靶点众多,未来对于MSCs的运用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和挑战,比如目标人群的选择、时间窗的选择,注射频次探索以及长期疗效等。



话题:人脂肪MSCs治疗系统性硬化症产品开发

嘉宾:郭雷鸣,北京瑷格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是1/10000,目前没有非常明确的病因,可能涉及到基因或者遗传因素。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是一二三线治疗的药物,目前尚无能完全治愈的方法,治疗手段主要集中在缓解和延缓。使用MSCs治疗,通过临床的数据可以看出患者的功能评分CHFS得到改善,全球也有一些使用该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研究。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是脂肪组织中分离得到的多能干细胞,具有来源丰富,产量高,增殖快,分泌因子等特征。从原料,工艺开发,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监管趋严是MSCs在临床上的发展趋势。根据郭博士展示的研究成果,比起SVF,AG1001在体内体外多种治疗上安全性和疗效都体现出明显优势。



话题:局部用药的干细胞产品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的考量及案例分享

嘉宾:马金玲,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非临床评价事业部首席技术官











马总主要介绍了干细胞产品的发展,不同途径的干细胞产品的治疗特点以及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关注点。


目前干细胞产品适应症越来越广泛,局部用药的精准治疗方式也成为研究热点。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治疗尤为突出。不同来源的干细胞治疗的效果和潜在的风险有较大差异,通过马总提供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常规的MSC细胞(如脐带、骨髓等)治疗的风险较低,抗炎因子的分泌较为突出,ipsc或ESC来源的干细胞的成瘤性/致瘤性风险需要额外关注。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细胞来源,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生产过程,拟用人群,成瘤性风险等。评价思路主要从药效试验,组织分布试验,毒性试验,来阐明产品是否存在安全性风险担忧。此外,马总又介绍了几个相关的案例,包括颅内给药、关节腔给药的毒性反应特征。最后提出了一些问题的思考,如非临床中免疫排斥反应,非临床向临床转化剂量换算等问题,希望合理适度的非临床研究为临床研究提供更充分的依据和证据。



话题: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前研究

嘉宾:武栋成,武汉汉密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武教授首先分享了化疗药物引起的POF的病理进程和特征,通过对小鼠的实验发现化疗药物会引起卵泡的萎缩,FSH雌激素的差异不大,颗粒细胞凋亡是化疗药物引起病症的重要因素。接着阐述了干细胞疗法对POF的治疗,选用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通过具体实验展示UC-MSCs在三个时间节点对于小鼠卵巢功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凋亡,恢复卵巢功能。对于人脐带间干细胞的作用方式,具体的实验表明UC-MSCs衍生的EVs有对细胞凋亡的抑制和促增殖作用而有效治疗POF。当前武教授团队正在做的工作是申请干细胞新药临床试验(IND)。



话题:山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细胞治疗科研与应用

嘉宾:刘诗泽,山东省脐血库研发负责人











刘博士首先阐述了当前脐血库的发展,脐带血库已经成为细胞治疗行业的实体种子库,使用脐血的原因之一是脐血的安全性高,免疫源性较低。而脐血含有多种免疫细胞和干细胞,脐血库团队也对脐血进行了分析,发现使用脐血移植治疗有更好的效果。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里高表达的基因是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联系的,CB-MNCs对神经修复有明显效果,也对免疫调节有明显效果,对脐血里的NK分析也支持脐血与生物医药下游环节进行连接。


刘博士还分享了关于年轻血浆对于衰老是否有改善作用的问题,有证据使用脐带血浓缩血浆输入对生理年龄进行改善,在动物和分子水平上,能够看到脐带血血浆的外泌体对衰老存在改善作用。



圆桌讨论:临门一脚,MSC细胞治疗迈向BLA和上市还需要哪些准备?

主持人:沈于阗,广州赛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











刘拥军,北京贝来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姜舒,茵冠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

郭雷鸣,北京瑷格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龚伟,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段海峰,北京再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原北京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沈于阗: 和干细胞相关的研究很多,国内也有企业拿到药监局的生产许可,请在座的各位结合自身情况简述干细胞治疗和适应症的选 择思考?


刘拥军: 目前临床有上千个例子,通过干细胞输入可以去重建免疫耐受机制,存在颠覆性的疗效,产品的深度是否能和疾病的机制进行吻合很重要。人类对于疾病的了解就像是冰山一角,具体的情况都需要临床数 据进行验证。


姜舒: 在新药筛选适应症的时候,基于两点:疾病的危重程度和确定性,因为细胞治疗对于医生和患者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当已经存在固定的方法时,选用新的治疗方法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危重疾病的紧迫性可能会使得更容易选择去尝试新方法。至于确定性方面,新药的成功是一个九死一生地过程,高确定性对于临床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 喻。


郭雷鸣: 在新药研发这个大的领域,细胞疗法的获批成功率要更高,相应的成本也更高。MSC研究时间比较长,回归药品本身,需要说明药物作用的机制。未来适应症的选择应该从临床角 度出发。


龚伟: 最早适应症的选择是根据创始人或者科学家的倾向,当前对适应症的选择是针对市场回报,选择成功可能性大的需要多的适应症,进行 综合选择。


段海峰: 从细胞本身分析,各组织器官主要含间质细胞和实质细胞两大类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是间质细胞的母细胞,在体外主要分化为骨、软骨和脂肪细胞。所以间充质干细胞临床适应症的选择以骨、软骨修复(如类风关)和乳腺重建比较好。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也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如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代谢病治疗和美容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制药方面主要是看重不可复制性,要有特殊性。做产品要做有专利的产品,干细胞是自然界存在的东西,本身不受专利保护。因此基因改造干细胞是干细胞产品开发是一个重要方向,类似于基因改造T细胞(如CART)产品的 开发。


沈于阗: 从临床试验的角度如何应对干细胞治疗制药 的挑战?


段海峰: 临床研究要找到权威的专家,要解决疗效的 问题


龚伟: 干细胞制药成本较大,需要准备较 多的资金


郭雷鸣: 很赞同需要找一个权威的团队,因为到临床阶段就是一个实操的环节,非常关


姜舒: 在临床实验中,PI及其所在的单位所有的经验非常重要,要把握住一期的宝贵机


刘拥军: 企业在临床阶段需要不断学习,要让大规模运用的时候也有疗效。

(嘉宾未确认)



话题: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规范

嘉宾:刘拥军,北京贝来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总首先介绍了全球MSC临床的研究现状以及登记注册情况,以及国内干细胞药物临床试验进展,从2015年开始国家对于干细胞立项大支持力度加大,乐观来说大约在2025年国内干细胞可以完成上市受理。然后讲到了干细胞药物开发的核心问题,比如多样性,复杂性,稳定性,即时性等,最为核心的就是工艺和质量的控制。


刘总也介绍了《hMSC药品生产质量控制规范》的筹备和撰写工作,详细介绍了《规范》大内容和意义,以及后续的工作规划。



话题:间充质干细胞药物工艺质量研究考虑要点

嘉宾:龚伟,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龚总首先简要介绍了MSC发现及目前发展概况,昂赛公司的干细胞治疗产品开发情况及目前进展。随后讲述MSC工艺质量开发过程中需重点考虑的因素,包括异质性、可塑性和生物学效力开发策略。最后建议工艺开发应用质量源于设计QbD方法,分析方法开发参照ICH Q14,并建立合规的制药质量体系,运用好质量风险管理和知识管理两个工具。



话题:标准化细胞资源平台支撑细胞药物研发和转化

嘉宾:王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致一研究员,国家干细胞资源库细胞资源中心负责人











王教授第一部分强调了干细胞资源是治疗复杂疾病的新型细胞药物研究的物质基础,提到干细胞药物开发的瓶颈及挑战,如活细胞药物本身的挑战、监管和合规性的要求、种子细胞的选择以及研发路径中各类关键核心技术的把控等等。从物质基础的角度看,需要有合规来源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化的、高质量的细胞资源对药物研发进行支撑。


第二部分阐述了国家干细胞资源库在支撑细胞药物研发方面的一些进展,分析了人胚干细胞的优势和特点,并以人胚干细胞分化来源的间充质样细胞为例讲述了该类细胞药物的研发过程。此外,讲述了GMP体系下进行合规的、标准化的细胞资源和细胞库建立,以及目前已支撑开展了6项I/II期临床试验和十多项备案临床研究,以及多项重大的基础研究突破。最后展示了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取得的成果,面对领域标准研制的需要,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标准研制的队伍中来,最终惠及整个领域。


第三部分分享了国家干细胞资源库未来将继续面向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和产业转化的需求,在种子细胞、功能细胞、工具细胞、类器官、数据信息等方面发力,提升整合能力,促进资源利用效率。



话题:干细胞产品全生命周期CMC的关注点和挑战

嘉宾:冯晶,上海爱萨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量总监











冯总在介绍间充质干细胞MSC产品制造工艺表征的潜在解决方案时,建议重点关注传代稳定性和外源因子控制。随后分享了检测方法的生命周期开发策略,同时阐述了细胞治疗生产管理法规要求,强调贯穿生产过程的是污染防控和微生物控制。细胞药物质量总体控制策略围绕定义质量目标产品概要(QTPP)和识别潜在的关键质量属性(CQAs)展开。随后分享了药品开发从早期阶段到商业化控制的路径,并从细胞药物生产过程关键环节做了案例分享。在会议最后,从质量、产量和成本等方面分享了细胞治疗产品生产制造面临的挑战。



话题:MSC细胞治疗产品CMC工艺开发研究

嘉宾:齐奇,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C负责人











齐博士从MSC基本信息和相关治疗产品概述,MSC治疗产品开发常规策略和流程以及MSC治疗产品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首先MSC的生物学功能方面,它具有分化功能,而MSC药物研究的适应症,在我国范围内与世界存在一些区别,增加了消化系统包括肝硬化等的研究。而细胞治疗产品不同阶段的MSC的研究均有不同,齐博士也就此介绍了MSC治疗产品常规的工艺流程。


另外就是关于当前MSC治疗面对的挑战 应对策略,CQA对于质量属性研究的要求更加全面,需要从众多QA里找到CQA,这是很关键的一点。不同的适应症,有不同的机制,也有不同的CQA。




现场盛况 精彩纷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