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拥军,北京贝来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姜舒,茵冠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
郭雷鸣,北京瑷格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龚伟,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段海峰,北京再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原北京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沈于阗:
和干细胞相关的研究很多,国内也有企业拿到药监局的生产许可,请在座的各位结合自身情况简述干细胞治疗和适应症的选
择思考?
刘拥军:
目前临床有上千个例子,通过干细胞输入可以去重建免疫耐受机制,存在颠覆性的疗效,产品的深度是否能和疾病的机制进行吻合很重要。人类对于疾病的了解就像是冰山一角,具体的情况都需要临床数
据进行验证。
姜舒:
在新药筛选适应症的时候,基于两点:疾病的危重程度和确定性,因为细胞治疗对于医生和患者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当已经存在固定的方法时,选用新的治疗方法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危重疾病的紧迫性可能会使得更容易选择去尝试新方法。至于确定性方面,新药的成功是一个九死一生地过程,高确定性对于临床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
喻。
郭雷鸣:
在新药研发这个大的领域,细胞疗法的获批成功率要更高,相应的成本也更高。MSC研究时间比较长,回归药品本身,需要说明药物作用的机制。未来适应症的选择应该从临床角
度出发。
龚伟:
最早适应症的选择是根据创始人或者科学家的倾向,当前对适应症的选择是针对市场回报,选择成功可能性大的需要多的适应症,进行
综合选择。
段海峰:
从细胞本身分析,各组织器官主要含间质细胞和实质细胞两大类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是间质细胞的母细胞,在体外主要分化为骨、软骨和脂肪细胞。所以间充质干细胞临床适应症的选择以骨、软骨修复(如类风关)和乳腺重建比较好。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也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如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代谢病治疗和美容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制药方面主要是看重不可复制性,要有特殊性。做产品要做有专利的产品,干细胞是自然界存在的东西,本身不受专利保护。因此基因改造干细胞是干细胞产品开发是一个重要方向,类似于基因改造T细胞(如CART)产品的
开发。
沈于阗:
从临床试验的角度如何应对干细胞治疗制药
的挑战?
段海峰:
临床研究要找到权威的专家,要解决疗效的
问题
龚伟:
干细胞制药成本较大,需要准备较
多的资金
郭雷鸣:
很赞同需要找一个权威的团队,因为到临床阶段就是一个实操的环节,非常关
键
姜舒:
在临床实验中,PI及其所在的单位所有的经验非常重要,要把握住一期的宝贵机
会
刘拥军:
企业在临床阶段需要不断学习,要让大规模运用的时候也有疗效。
(嘉宾未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