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晓程序速报
原“通晓程序”,小程序爱好者的聚集地,小程序最新资讯、入门资料、运营攻略、案例分析,在这里都可以轻松获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客户总是“听不懂”?产品经理汇报中的致命误区 ·  2 天前  
知识产权那点事  ·  《哪吒2》票房破百亿,仅是一个开始:超级IP ... ·  3 天前  
知产宝  ·  专利案例 | ... ·  3 天前  
三节课  ·  DeepSeek直播实操课,限量300人免费报名! ·  5 天前  
上海知识产权  ·  【动态】奉贤区知识产权局召开2025年度知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晓程序速报

微信群死了吗?

晓程序速报  · 公众号  ·  · 2019-10-10 08:00

正文




微信群还得做,不过得想清楚再做。




来源丨指数增长实验室
作者 吕雪梅


微信群之困

今年很多在微信生态的人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微信群引流成本越来越高,加到微信群里的用户从热闹到静默的时间越来越短。


微信群是有生命周期的,从流传的微信数据来看,19年微信群的生命周期普遍只有3天了。


这意味着我们辛辛苦苦引流得来的用户,在微信群里没几天就死掉了。


微信群当年的风光

除了微信群的活跃度经历着越来越短的生命周期,微信群在微信生态的发展也经历了自己的生命周期。


微信群的最高点应该是2017年的时候,在这一年出现了很多在微信生态中主要基于微信群模式的优秀产品,比如薄荷阅读(在微信群里读书打卡)、宝宝玩英语(宝妈在微信群里教宝宝学英语打卡)。


当年微信群的火热,催生了一些新的玩法:


1.销售性质的微信群


在销售转化方面,比如英语流利说的低价付费微信群转化高价付费课程。

在上海地区我们招社群运营的时候会看到很多英语流利说的简历,为什么呢?

因为英语流利说的社群模式就是招很多的社群运营,用低价课程引流(比如低于99元/月的短期课程),用户购买低价课程后进入微信群,社群运营在微信群里作为班主任进行社群维护,用户在群里上课。 上课结束后,班主任要将这个群的用户转化到更高客单价(比如1999元的半年课程)。


鉴于这种模式,英语流利说的社群运营不是基础的维护用户关系的运营而是偏带销售性质的运营。 这一类运营有KPI要求,销售压力大,人员流动也比较高。


我们当时都会优先查看英语流利说背景的简历,背过销售KPI的运营是比服务性质的运营更符合我们当时的业务需要。


2.引流性质的微信群


在引流方面,微信群火爆的时候,催生了很多裂变的玩法,比如海报裂变。


通过一个带二维码的手机海报,扫二维码加入微信群,在微信群里完成裂变任务。 比如必须将海报转发到朋友圈,你才能获得免费听课的权益。


通过这种方法,快速拉几十、几百个100人的群,裂变来上万的用户是很容易的事情。


最经典的是18年年初的新世相的海报刷屏。 但是18年下半年开始,微信对广告引导做了各种限制之后,这类裂变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3.服务性质的微信群


最典型的是2017年开始出现了很多线上减脂营。 我有认识一位宝妈就是生完孩子之后,通过自己的毅力成功减重30斤,在微信朋友圈中成为了一名KOL,并顺势开了自己的线上减脂营,在微信群里教一群宝妈如何产后减肥。


除了这种基于某个KOL的小众的减脂营,这一年还出来很多机构化的成规模的的减脂营,比如GetFit,Fit time。 主要服务模式是将同一期的用户加到微信群里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并且每天在群里打卡,晒食物,晒运动。


这类减脂营获得了很多90后95后和宝妈的青睐,每个月可以保持盈利状态。



微信群没死,只是转移了战场

虽然现在9012年了,要想拥有像2017年那时候的微信群活跃度和快速积攒用户的效果已经不能复现了。


薄荷阅读的热度早就过去,新世相的刷屏事件也不再复现。 甚至说,微信群运营已经是一件成本越来越高的事情。


但是,2018年下半年,我们看到了社区团购的崛起。


微信群不再是纯线上的商业模式,微信群成为线下走向线上的连接点。


2018年上半年之前我举的例子大多数都是纯线上的服务,直到社区团购被投资人发现,2018年开启疯狂的投融资之路,20亿美金进入这个战场,整个市场关注到了微信群的另一种价值。


微信群除了像2017年那样用来引流、做服务、还有一个更好的用处: 卖货!


虽然微商一直走在我们前面,卖货是他们玩剩下的。 但是被主流商业看重微信群的价值,就是从卖货开始的。

社区团购 基于团长将团购订单集合起来,用现金到供应链以更高的议价权进行采购,微信群里的人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

团长作为社区邻里的核心节点,线上订单中转站,线下商品配送中转站,解决了O2O烧了这么多年一直高成本无法解决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社区团购火了。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传统电商也看到了微信群的价值。


今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玩法,叫 社群团购 ,并且已经开始火爆起来了。


社群团购突破了社区团购基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又回到了纯线上的团购中。


社群团购的高级在于借鉴了拼多多的成功经验,使用了拼团的方式; 并且汲取了社区团购的团长这个核心角色,即卖货群群主,并且能反向向供应链进行议价。


卖货群群主只要能有办法获取流量,将对某些产品有兴趣的用户加到一个微信群里,就可以在这个微信群里产生销售额和收益。


除了卖货,微信群还有一个价值,用来储存你的潜在用户!


比如保险品类,这个我很多次演讲的时候会提到的品类。 当前做的很好的蜗牛保险医院、小帮规划,他们就是在疯狂投放微信公众号引流,用免费的群课吸引对保险感兴趣的人,加到微信群里给他们免费上课。


在这个微信群里上完课之后,这个群不会解散。


因为保险品类是高毛利高客单价的品类,用户今天不需要,不代表明天不需要。 等他需要的时候,他会想起你来,会主动来找你。


就这样,我感觉这几家保险经纪平台应该已经疯狂的攒了不少免费群课的群。


这些用户虽然今天没有买保险,但是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和人们在网上买保险的意识的增强,总有一天,他会主动点开这个群里的保险广告,主动花几十块钱来找这个平台咨询,成为将来可以转化的高客单价用户。


这种高LTV的用户,养在群里,值!



什么算“好”的微信群

通过上面提到的一些微信群的玩法,做得好的微信群运营可以有2类:


第一类: 用户自治的微信群


最典型的是宝宝玩英语,宝宝玩英语的微信群里有明确的角色和分工,并且执行的角色都是从用户中选拔的。 比如一个学英语的微信群里,班主任是宝玩的忠实用户某宝妈。 班主任宝妈们带领自己的班级,并且形成PK和互相鼓励的氛围。 不需要官方自己运营大量微信群,形成了很好的用户氛围和节省了大量的运营成本。


第二类: 有核心角色的群,比如社区团购群


18年底开始最火爆的算是社区团购群了。 我们实地调研和潜伏了一些社区团购群,真的是可以一直活跃。 因为社区团购是基于小区的,以团长为核心。 一个社区团购群是否活跃跟团长密切相关,有的团长能搞好邻里关系,在群里不仅是一个卖货的角色,更是一个知心邻居的角色。 大家在微信群里除了买东西也会聊家常。


微信群不等于社群

上面聊了那么多这几年在微信生态里看到的微信群变迁,有几个观点想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