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国家统计局公布楼市重磅数据,楼市出现转折信号。数据显示:
在纳入统计范围的70大中城市中,有35个城市的二手房环比下跌,占总数一半
;其中4个城市价格持平,上涨城市仅31个,不足半数。
再回头看今年,历月下跌城市、上涨城市数量一个增加,一个减少。
楼市格局,再明显不过。而剩下的唯一悬念,就是接下来,楼市何去何从?
01
国家数据:一半城市二手房价跌了
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经济运行数据,楼市出现新的情况。楼市低迷情绪依然加深,下行压力继续加大,整体看似运行平稳,但却出现罕见的35城二手房价下跌。
国家统计局数据
11月15日公布的70城二手房价格指数显示,10月一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指数
:
4个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31个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0.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35个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从公布数据看,70城一二三线城市楼市格局总体有这几点特性:
1、一线房价企稳但承压,深圳是例外,深圳房价10月单月上涨1%,排在前列
2、三线城市房价涨幅下滑最大,二线城市次之,其次是一线城市
3、房价下跌城市数量创新高,达35城,超过重点监控大中城市一半
很明显,楼市涨幅在进一步收窄,更能表现房地产市场真实情况的二手房价格上涨规模收缩、下滑规模扩大。楼市走势没什么悬念。
表现在数据上:
房企投资增速、新开工增速和到位资金增速
连续6个月保持回落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楼市
作为国家既定的托底经济的重要一环,
在趋势深化的同时,依旧保持一定热度
。
表现在数据上:
全国商品房
销售面积跌幅收窄,销售额增速有所抬升
。全国
房地产投资增速
虽有小跌,依然维持
高位
,
达到了
10.5%
的增速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不过,楼市里的统计数据,向来存在争议。
众所周知,新房价格由于受到政策影响更大,往往难以代表城市主流价格,因此
二手房更具参考
。
但,
官方公布的二手房数据
,也非全面调查数据,而是基于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而来,
与真实市场同样存在一定背离
。
但,在市面上所有发布楼市数据的机构中,
统计局的数据仍旧是最权威的
。
在缺乏权威数据的情况下,这个数据作为判断市场走向的依据,绰绰有余。
那,哪些城市跌了,跌幅如何?现在进场,是否合适?涨了的城市会跌吗?
02
哪些城市跌了?未来还会不会跌?
下跌城市不少,一、二、三线均有,但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中。
一线城市里,北上广深,只有深圳例外。
深圳房价10月单月上涨1%
,排在前列。
二线城市里,济南、西安下跌0.7%,青岛下跌0.6%,天津下跌0.5%,厦门、贵阳下跌0.4%,石家庄、太原、南昌、武汉下跌0.3%,郑州、长沙、重庆下跌0.2%,杭州下跌0.1%。
其中,青岛、安庆、郑州、广州、宜昌、湛江、北京、岳阳、海口、长沙、常德、济南、遵义等城市,
房价基本跌回一年前
。
圈起来的是下跌的
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创下今年新高。楼市房价下跌,不再是传说。
要是大家对这个数据疑惑,我们还可以引入市场机构统计的10月成交量对比下:
一线城市不说,二三线城市总成交 2041 万平方米,环比下跌9%。25个城市仅5个环比正增长,仅武汉、青岛、南京等 9城成交好于去年同期。
这一数据,说明楼市热度是真的降下来了。
03
为什么感觉房价还在涨?
为什么数据显示,很多地方房价不热了,但印象里房价还在继续涨?
原因主要有这几方面:
其一、热点城市、热点楼盘效应
。比如之前的苏州、西安等网红热城,比如此前被热炒的深圳某盘,5000万也只能蹲门口角落排队。
但这许多均是个例,比如深圳,实在是国家政策太给力,定位太好,利好多
。
其二、楼市存在板块轮动效应
。一二三线可能存在涨跌时间空间分化。
一二线城市最先上涨,自然也最先受到调控;要知道一二线大涨之时,三四线正饱受库存折磨;此后,有了去库存,三四线城市才开始了...
棚改货币化的支撑下,三四线迎来了高光时刻,但到了现在的终端,三四线同样步入一二线的调控、下滑中,甚至由于缺乏动力,更不被看好。
楼市规律所在,谁也逃不脱。
其三、三四线城市预期不佳
。
2020年被普遍认为是棚改收官之年。
今年的棚改计划量已从去年580万套腰斩285万套,而明年的棚改空间同样所剩无几。
这样的情况下,三四线城市将出现房多人少的情形,难以找到接盘的。没有了大量人口的支撑,三四线城市的未来,可能就是鹤岗。
04
接下来,房价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