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樱桃小财女
这个是以前的【樱桃小房子】,现在的【樱桃大房子】的备用号,资讯都发在“樱桃大房子(ID:ytdfz8)”上了,如果樱桃大房子又找不到了,到这能找到樱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聊一类「马上就更新」的笔记本 ·  16 小时前  
参考消息  ·  中国载人登月服、月球车命名发布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机械革命推出新款极光 X 游戏本:酷睿 ... ·  昨天  
参考消息  ·  美媒:另一重要领域,中国也迎来“DeepSe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樱桃小财女

魏杰:中国即将发生第3次造富运动

樱桃小财女  · 公众号  ·  · 2019-07-08 21:51

正文

2019年已过一半。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应对? 又该如何把脉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6月29日,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魏杰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中国企业家课程班&企业家金融投资 班上, 做了题为《2019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金融政策解读》的闭门分享,内容干货满满。 以下是演讲精编。


口 述:魏杰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编 辑: 鲁一

来 源: 正和岛(ID: zhenghedao)


美国一直变卦,目的究竟是什么?


目前,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到中国的经济运行,也影响了经济政策的调整。


中美贸易摩擦的真正起点是2017年。 当时美国提出中美之间的贸易严重不公平,美国的逆差很大,要开始给中国加关税。


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也很积极,可以 通过增加对美国农产品、能源产品的购买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当然如果美国愿意卖工业集成品,我们也会买。


从2017年后半年到现在,两国不断地谈判。 今年的4月27日、28日这几天,即将可以签协议,结果美国又变卦了。


如果只是简单的贸易逆差问题,中国已经拿出诚意,可以增加对美国产品的购买, 那么为什么美国还一直变卦,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美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最近我把特朗普等美国当政者的文章和讲话做了一个全面的整理,体会到中美之间不是贸易摩擦问题,美国的真实目的是要遏制中国的崛起。


近期特朗普和前总统卡特通了个电话。 卡特在一个公众演讲中讲了这件事,他说特朗普总统的意思是中国现在许多方面都想超过美国,我们不应该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主体,要遏制中国才行。


卡特回复他说: 中美建交以来,美国花了三万多亿美金打仗,而中国一直在搞民生,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是遏制不住的。


这个通话说明 美国的总体目标是要遏制中国的崛起 ,这也可能是最主要目标。 这个总体目标又分为具体的目标,主要有4个。

中美摩擦,不要幻想一两年结束

第一个真实目的是修改二战以后,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秩序 二战之后的基本经济秩序是以国际贸易为核心的全球化。


人类社会经历过两次全球化。 第一次是1750年到1950年,这次全球化的特征是以殖民方式推动的,主导方是欧洲列强(英法德意美),再加上两个牙(葡萄牙、西班牙)。 这次全球化,随着二战而结束。


美国是二战的主要战胜国,启动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全球化—— 以国际贸易为特征 ,从1950年到现在。 世贸组织、世界银行都产生于这个历史时期。 中国自1978年才改革开放,后半场进来的,往往有后发优势。

1999年,我们GDP总量不到10万亿,现在到了90万亿,差不多翻了9倍; 1999年,我们外汇储备量1300亿美金,现在到了3万亿以上,最高的时候曾经到了4万亿; 1999年我们人均月收入几百块钱,现在到了几千块钱; 1999年中国的基础设施非常陈旧落后,高速公路都没有几条,而现在中国基础设施引领世界。

美国不只是特朗普一个人,许多人都认为这次全球化成就了中国,损害了美国,所以美国要修改现在全球化的规则,反对以国际贸易为特征的全球化。 中国坚持全球化,坚持多边主义。 这种冲突是必然的。


第二个真实目是美国担心中国挑战他的金融话语权 二战之后美国拥有了金融话语权,现在可以随便制裁一个国家。


美国之所以有金融话语权,是因为美元和石油挂钩,产生了美元石油体系。 去年4月份中国上海石油交易所正式宣布,用人民币结算,要塑造人民币石油体系。


美国认为中国想挑战他的金融话语权。 美国要阻止!


第三个真实的目的是担心中国挑战他的技术话语权。


中国近些年提出制造2025、千人计划,重视知识产权、技术转让,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资。


二战之前金融话语权掌握在英国人手里,技术话语权掌握在德国人手里;二战之后美国才拥有了这两个话语权,所以 美国很担心中国挑战他的技术话语权,全方位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全面封锁中国的技术


现在美国举国围剿华为、修改留学生计划,今年麻省理工在中国大陆没有招一个本科生,尤其是核心实验室已经拒绝中国学者交流。


最近我们一些学者的签证拒签,都与这事有关。中国没办法,发了三个预警: 留学预警、文化预警、旅游预警。 现在国内的千人计划名单也不敢公布了,公布一个拒签一个。


实际上,经贸战已经发展成了技术战,贸易摩擦已经发展成了全面摩擦,而不仅仅是贸易问题。

第四个真实目的是担心中国模式挑战华盛顿模式。


曾经有一个《华盛顿宣言》,把西方模式和美国模式做了系统的分析,把美国模式称之为华盛顿模式。


美国最很担心中国模式挑战华盛顿模式。 美国一些学者问我: 搞一带一路、上海经合组织、中非论坛等等,中国到底想干什么? 因为是金砖国家体系,他们很担心中国挑战美国,提出两种文明的冲突,也就是中国模式要挑战他们的模式。

我和一个美国朋友说你要正确理解,中国这十几年是很辛苦干起来的,不是你们想象的“ ”的。 我还专门给他送了一个电视连续剧光碟,叫《外来妹》,告诉他当时两代人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就几十块钱、几百块钱,中国干起来了。 他们根本就听不进去


去年8月份,最热闹的时候,来了几个美国朋友,有几个好友请他们吃饭,邀请我当作陪人。饭桌上, 他们都很激动,吵起来了……差点把桌子掀翻,最后他们走了,我买单。

现在跟美国怎么解释都没用,原因是他要遏制中国崛起,可是中国又要崛起,这个冲突是必然的。


有人认为现在出问题的原因是韬光养晦没做好,过早地暴露了自己。 这个判断实际上是错的。 韬光养晦讲得难听点就是装孙子,过去我们就是孙子,不是装的,所以他瞧不起你。 现在长大了,过去不到一米,现在长到两米八了,怎么装都装不出来了。


中美贸易摩擦所引发的中美关系摩擦,我估计不是1-2年能解决的,可能会存在较长时间 ,甚至在整个中国崛起过程中都将伴随着我们,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我们也不希望有些太绝对的人老讲一些狠话,没有多大意义。 现在双方都有这种人,实际上冷静对待就行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一定讲狠话,不一定要对比。 中国要有长期的观念,审慎地对待中美关系,和美国绝不打冷战,这是原则


中国还要崛起,短期内要做好三件事。


中国应继续强化两大优势


美国的优势是技术和军事,中国的优势是制造和市场,中国应继续发挥、强化这两个优势,才能有话语权。


第一个要强化制造优势,从制造业大国变成制造业强国。


中国现在是制造大国,很多是全球第一的生产量,而且是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


制造大国这个优势带中国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让中国在世界产业领域中占据了非常好的地位,发达国家离不开我们。 特朗普一直要求苹果回撤到美国,结果回不去。 美国生产不出手机,毕竟工业中的多个条线都在中国。


美国打贸易战的目的是 要分裂中国的制造,让许多制造(企业)离开中国 我们一定不要上这个当。


当然我们现在是制造大国,还不是强国,要进一步发挥制造的优势,还要把制造大国变成强国才行。


导致我们是制造大国不是强国的,是这五个短板:

第一,航空不行,像大飞机。

第二,材料不行。

第三,数控机床不行。

第四,医药不行。

第五,信息硬件不行,像芯片。



现在国家下大力气要在几年内重点突破这五个短板。 这样的话,我们才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能使美国阻挠中国崛起的可能性成为一种空想。

第二个优势是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市场,市场是我们的重要优势。


中国近年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是全方位开放市场,让中国成为市场大国。 一旦成为市场大国,所有国家都来搭便车的话,美国不可能联合别的国家来遏制中国。


我们要开放三大市场:


一是物质产品市场 中国现在全方位开放物质产品市场,降低市场准入,降低关税,让上海成为永久性的进口博览会,广州是出口博览会。


有人担心如果这样开放,会不会影响中国的供给体系。 不会的! 我们越开放,反而越能推动中国供给体系的提升 因为中国最大的特点是学习能力极强,只要好东西进来,用不了半年,就可以生产出一样好的东西。


第二是服务业市场 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业市场要全方位开放,金融行业最近推出22条; 放开12家金融机构进了中国。 这次我们真是彻底、全面开放金融了。


我估计未来海外医生在中国行医、海外教师在中国支教、海外律师在中国做执业律师,这些都不遥远。


第三是投资市场 投资市场也要全方位开放,我们通过了《外商投资法》,里面有关键的两条:

外商进入中国从审批制变成负面清单制,而且负面清单不断地压缩;


对外商实行和中国企业平等的国民待遇原则,不再要求转让技术产权。



世界看好中国的投资机遇。 东京G20会议上,我国领导人发言再次强调这一条, 要吸引整个世界投资者进入中国,要开放投资市场


我们今年的思路已经很清晰了,就是要充分释放优势,一个是制造,另一个是市场,要加速推进才行。 这就是中美贸易摩擦中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国企业家课程班&企业家金融投资课程班 现场


体制造富、产业造富之后,

技术造富时代即将到来

中美贸易摩擦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劣势和短板。


技术创新不行是中国目前的最大短板 华为是很好的企业,结果美国一搅,供应链就出问题。 为什么? 技术不行。


中国过去的四大发明都是经验,没有人解释问题。 像火药,我们只发现能够燃烧,而西方发现了炸药的化学分子式、物理分子式。 我们知道指南针能把自己领回家,但不知道为什么。 地球万有引力公式,是西方人发现的。


近现代的五大技术(家电、汽车、高铁、飞机、信息)我们都不是原创国。 这可能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系,最主要的是研究人和人的关系,宫廷剧一个比一个精彩, 不太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 我们的科学技术一直不行。


中美贸易摩擦让我们沉痛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尽快补短板,加快技术创新。


未来,怎么能够做好技术创新? 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解决技术创新的资金问题 技术创新是烧钱行为。 美国之所以是技术创新大国,是因为它有大量资金支持。 美国的很多人离开世界后,他们的钱就变成公益性基金,大量投入了创新领域。 公益基金不是慈善基金,他们觉得把钱给穷人,还不如用创造技术来拯救社会。


99%技术创新都是失败的,我们的许多留学生不回国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找不到研究基金。 资金投资是今年要解决的问题 ,最近有两件事已经开始做了:

加大政府的资金投资,今年的技术投资应该在1万多亿,是多年来最大的一年。


6月13号放开科创板,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技术创新领域。


这两件事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社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

第二件事是建成现代化实验室,构造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 没有庞大的实验室经济体系,是不可能搞经济创新的,经济创新都在实验室里完成的。


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实验经济国,从1900年到现在,75%的诺尔贝奖在美国产生,因为它有庞大的物质基础。 现在美国对我们全面封锁、彻底封杀,留学生根本不能进入美国核心实验室。 怎么办? 只有自己干才行。


要注意,一些名词的提法变化很快,过去叫开发区,后来叫产业园,现在是科学城。 科学城的核心是现代化的实验室,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现在,北京搞三大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科技城); 粤港澳大湾区批准文件提出建立世界一流的华南技术创新中心; 杭州成立西湖大学,只招三个专业: 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生命生物工程,从招博士开始,博士做论文就在现代化实验室完成。 还有浙江大学实验室、阿里巴巴实验室等等。


未来几年内一个重要的政策导向是推动科学城体系的形成 ,为企业提供现代化的实验室体系,完成技术创新。

第三件事是调动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做知识产权制度的调整 过去大型知识产权都是国家或者某个机构的。 这次全面修改法律体系,个人可以拥有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收益,他们可以持有股权。


在这个制度的推动下,中国将产生第三次造富行动。


中国的造富分了几个阶段:


阶段一, 体制造富 体制内、体制外差异很大,有些体制内的人胆子大,冲到体制外,获得了财富。


阶段二, 产业造富 ,主要是房地产和信息产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